广东普宁市官氏源流考(二)
- 中华上官氏网 2009年6月6日 官秀岩
广东普宁市官氏源流考(二)
官秀岩
第二部分:官氏源流辨证录
一、官氏源流的各种说法
关于官氏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的只说一个“官”氏;有的只说一个“上官”氏;还有说“官”氏即“上官”氏也,源流同出于天水,别无二系。等等。如:①《中华万姓溯源》载:“‘官’:周大夫刘定公任官司之职,其后人以其官为氏。官秉忠,明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曾任延安总兵。官献瑶,清安溪(今福建)人,乾隆进士,曾任广西、陕西学政等职,著有《读易偶记》、《尚书讲稿》、《春秋传习录》等书。”②《中华姓氏对联鉴赏》载:“‘官’,官有世代之功,古人以官为族人命名,有官氏。郡望:东阳。”③《百家姓姓氏溯源》载:“春秋时,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任用贤臣叔熬为相,楚国大治,国富民强,成为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76年)五大强国之一。庄王(注:应为怀王)之子子兰公,在朝中任上官大夫,以贤名闻以世,子兰公的子孙就以官名上官为姓,奉子兰公为复姓上官始祖。”④《当代百家姓》载:“上官是当代较常见的复姓之一,姓氏来源相传与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76年)楚国有关。楚国在当时有一个官名是上官大夫,曾有楚国庄王(注:应为怀王)少子兰担任此职,兰的后代在后来便以官名为姓,姓上官。另外,当时还有一个称为上官的地方(今河南滑县东南),曾被赏赐给大夫靳尚(靳尚本是楚国宗室,原来名叫熊尚,因封地在靳,故称靳尚,是靳姓一支人的始祖)作为食邑。靳尚的后代在后来则以食色的名称为姓,姓上官。从而成为又一支姓上官姓的人。”⑤唐朝真宗六年中书令温彦博《上官氏源流总序》云:“官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之后,……为楚国而生,遂因官氏赐姓为官氏者,其殷子兰之后,先王之胄,且能远害避纣之难以不绝其世,其智足以任政,拜楚为大夫,陕州天水受封爵焉。……
子兰之后,系出天水郡,子孙遂成阀阅,历周秦乃汉,玉锄金绳,枝党繁兴,荣荫当世。战国以来,遇秦始皇焚书坑儒,谱第散落。后汉之末,遭董卓迁都长安,封坟籍失去,卓言,官氏门宗强于河北汉主。受卓谮,收宗家七百四十四人同时流窜,昭穆失序。”(江西《西溪官氏族谱》)⑥《辞海》60页载: “上官,复姓。楚怀王次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因邑为氏。”【评点:(一)、关于《中华万姓溯源》一书中谈到的官秉忠、官献瑶两人。据查: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们的祖上都是姓上官。(二)、关于第③④两点中说楚庄王有子名子兰,这就错了,因为楚庄王熊族是楚国1 6世,即位时间在丁未周顷王5年之时,即公元前6 1 4——前59 1年,(并不是公元前770——前476年)。而楚怀王熊槐则是29世,即位时同在壬辰周宣王40年之时,即公元前329——前299年,相差十多世,近三百年之久。子兰公应为楚怀王之子,时间应以公元前61 4一——前591年为准,所以该两书均有错。(三)、第④点谈到大夫靳尚,据查,靳尚是子兰公之子,子承父爵,也合情合理,其子孙姓上官也合情合理。(四)、第⑤点温彦博提到官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之后……子兰之后,系出天水郡。这说明“官”氏与“上官”氏是一样的,如江西西溪的族谱封面刻印《西溪上官族谱》,书中把唐朝上官仪列为始祖,但现在西溪人的身份证都写“官某某”,这说明官氏与上官氏,天水和东阳郡望是有其共源性、互通性和连续性的。】
二、祖先原来是姓“关”吗?—一不!
我认为我们的祖先原来不是姓关公的关。理由如下:
(一)、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宁化石壁乡迁来江西、广东的。过去,广东大埔手抄本族谱曾云:我始祖讳膺公,乃蒲州解梁人,关逢龙之后,因黄巢播乱乃携祖母朱氏逃人福建宁化石壁避难,由关氏而改为官氏等句。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石壁东汶官氏族谱》中“官氏总谱图志”记载,“有人云:我始祖膺公乃蒲州解梁人,本姓关,乃大夏关龙逢之后,因逃福建避黄巢乱,故改易姓字。盖避乱非比逃罪,何故改姓为哉?以此推之,似为谬语,故应以东阳为焉。”
从上面的资料来分析,广东大埔是从宁化石壁迁来的,石壁的材料应为原始材料,石壁的材料分析得合乎情理。而广东大埔等地的材料在抄写过程中丢头弃尾,开头丢了“有人云”,中间又把“关龙逢”写成“关逢龙”,结尾丢了“谬语”等句子,结果意思全反了,这不是出于无知,就是有意歪曲历史。
再说膺公避黄巢作乱一事。黄巢是山东荷泽县人,公元875年6月起义,88 1年攻克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884年7月在山东狼虎谷壮烈自杀,这是唐僖宗年间(874——888年)发生的事,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而从我们的膺公至今才廿多代人,一代人以30年计,约为六百多年,时间相差几百年。再说,从唐朝至明朝,其中经过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等朝代,膺公怎么可能是走黄巢起义时的唐朝人呢?在我们普宁市,只有少数明朝古墓,元朝的墓一座也难得一见。总之,距今六百多年之时,根本就不是唐朝,所以说,我们的膺公走黄巢而改姓一事,纯属无稽之谈。
(二)、在我们清朝八世祖官昌祖(号斗仪)公修撰的《官氏族谱))序言中,根本没有说我祖改姓之片言只语,可见改姓之说在几百年前就被他否定了,何况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更无须再废口水了。
(三)、再看福建、江西等地的官氏族谱,均无我们官氏是由关公的“关氏”改姓而来的记载。
(四)、再看《广东省官氏族谱》(1 49页)记载:“我官姓族系出于楚(陕西省)廿九世楚怀王,有子讳子兰,封上官邑大夫,以天水为食邑,上官因氏焉。"
(五)、再从郡望来分析,据典籍介绍,“郡望”为望族的郡属,源于魏晋,存之可备探源存根。《新华词典》载:“魏晋至隋唐时为每郡显贵的家族,称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郡:我国古代划分的行政区域名。秦以前比县小,从秦朝起比县大。”分析某姓原来是姓什么,一般都是从郡望来探源辨证的。如:昌黎韩氏、东阳官氏、平原、晋阳管氏、延陵、渤海吴氏。“关氏”的郡望是“陇西”,而我们官氏的郡望则是“天水、东阳”,陇西与天水东阳的界限是泾渭分明的,“天水”与“陇西”根本上是牛头不对马嘴。如果丢掉“郡望”这一主体来分析姓氏的来源,就像人丢掉了头脑而谈人的存在一样可笑,就会被人嗤之为“白痴”。
据资料介绍,“上官姓尽管来源不同,但在发展中,多以陇西,天水为郡望”,由此可见,“陇西的关姓”与我们天水的官姓可能是同宗,而且“天水郡”比“陇西郡”还早。(见唐贞观六年全国所定的郡望一文)。
综上所述,说我祖是由“关姓”改为“官姓”的讲法是毫无根据的。
三、祖先是姓“上官”吗?——是!
我们的祖先原来就是姓“上官”,后来才简写成“官”, “上官”与“官”有血缘关系,是同宗共祖。理由如下:
(一)、据史载,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宁化县石壁镇迁来广东的。现在请看福建《宁化龙上上里官氏八修族谱世系总图》:
1、世远祖丰公(四七郎公)→2、世贵郎、世富郎(迁广东)→3、世贵郎之后——世长郎、世远郎(迁广东)→4、世长郎之后——世嵩郎(居泉上)、世四郎、世鼎郎(居汀州、宁都) (注:远郎的裔孙居普宁市尖石乡等地)
据福建宁化县曹坊乡官地村、坪上村上官礼厚、丛荣、应年先生来信对我说:“早在几百年前,我们是同根共祖,一脉相承的亲骨肉……我们祖上的富郎、远郎迁居广东。我们的姓氏是在唐代曾为丞相的上官仪之后,武则天对忠臣上官仪家属进行追杀,为避免这一劫难,后来一般都在名字前写成姓“官”,在与外人交往时都说姓“上官”。现在虽然有人写姓官,但在我们家乡中的祠堂名、各箩等使用期较长的家俱上都写“上官”,“官”是从“上官”简化来的。”如现在福建安溪绿缘茶业公司经理是官地金先生,但他的名片则印成是“上官地金”,可见“官”与“上官”可同用,是一家人的。
再说,福建宁化的“远祖丰公——四七郎公”又是谁人之子,其祖先又是姓什么呢?
最近我根据福建安溪县“福春上官氏家谱序言”及《广东省官氏族谱》(第150—152页)记载,得知:“远祖丰公——四七郎公”即是入闽第十四世统公(升公长子)之第七子。“统公名万一郎,宋绍定二年任金陵知府,妣罗氏、李氏、邱氏,诰封大人,生下九子:留、新、豪、寇、虞、修、丰、金、尾。”义云:“十五世祖丰公(统公七子)名千七郎,妣张氏,移居闽省绍安、其后裔有迁永定县、潮州大埔、英德县青塘、嘉应州长乐县(今梅州市五华县)、惠州和平县、龙川县。”由此可见,丰公(千七郎)与丰公(四七郎)是同一个人,他也是我们普宁官氏的祖先。因为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宁化县石壁乡迁到福建绍安,再迁到广东龙川,最后才迁到普宁市梅林镇尖石乡居住的。丰公之父名统公,统公之父名升公,升公之父名潘公,他们都是姓“上官”的。那么,我们的祖先就是姓上官的了。
(二)、从天水堂、东阳堂的堂联上来分析,我们也是姓上官的。如普宁梅林镇尖石乡官氏宗祠“风英堂”的堂联是:“东阳世泽;天水家声。”东阳和天水都是上官氏(官氏)的郡望。广东龙川县最古的官氏家祠“继川堂”的堂联是:“东阳世泽:北宗家声。”据福建邵武禾坪官氏族谱记载,两宋期间,福建邵武有榜眼上官均1人,进十上官升等62人,朝官显臣160人……”。从对联上分析,我们也是姓上官氏(官氏)的。
(三)、再看清代乾隆进士钦点翰林院编撰官献瑶对官氏与上官氏的评论。他在《书户部驹公谱例议后》一文中载:“上官氏得姓最古,其世系亦最真。大都原本陕西而蕃衍于闽中,无二系也。至舍复姓而称单官,为之说者,皆诞妄不经揆厥由来。大抵人情畏繁复而乐简便,称谓亦然。故欧阳之后为欧,司马之后为司,诸葛之后为葛,吾上官之后为官,皆乐从其便,非有他也。即如户部自言因户籍报单官,非循俗为之之故乎。今吾闽中应试,有称官者,有称上官者。就樵州和平而言,有宋科蝉联皆氏上官,今则氏官矣,然其谱牒,则著望天水而参军,以上不谋而同也。推之上下游,皆不谋而同也。盖还本者,人之性,受命乎天者也,今惟于宗祠谱牒,大书上官以自别于中山,其余则姑仍单官,盖户籍仕籍相已久。” (注:以上摘自乾隆38年(1 773)吉旦,钦点翰林院编修,特授浙江主考,历任广西陕西甘肃三省提督学院历升中允洗马修撰加一级记录二次裔联献瑶记。见《天水堂上官氏长汀官坊族谱》),又如复姓仲孙简写为孙,东方简写为方,夏侯简写为夏或侯等等,都是简化而已,人们只写官而没写上官,只是畏繁复而乐简便,称谓亦然,别无他意,跟其它复姓简写为单姓是一样的道理。
再说,官献瑶公曾来普宁梅林镇尖石乡老屋下村祭拜过“本仁堂”六世祖善居官公,进行宗亲访问,并留下“翰苑腾声”的匾额和诗文(1952年土改时祠宇被毁),这匾额我们这代人大家都见过,这是世人皆知之事。
官献瑶是福建安溪还二里福舂乡(今长坑乡福春村)人,生于l703年,卒于l782年享寿80岁。父子进士出身。他曾著有《尚书偶记》、《周官偶记》等三十多卷书籍,是一位曾代天子祭黄河的高官。官献瑶故居在1998年5月1日被安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人保护单位。他的祖宗是姓上官,他来祭拜我们的祖宗,进行宗亲互访,当时普宁姓官者又没有比他更高的大官,这说明我们的祖宗跟他的祖宗都是姓上官的了。从前,我们的祖先也承认这一点,所以我们官氏宗祠的虎头牌都写“翰林院”、“三省文宗”,这“翰林院”、“三省文宗”都是歌颂献瑶公业绩的,这也说明我们与献瑶公是同宗共祖的。
(四)、再从现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省姓官者的老族谱、族志、祠堂名、碑文等文物考古来分析,他们的祖上都是子兰公的后裔,都是来自天水郡上官氏的,那么我们也应和大家一样,不可能另说姓别的,说了也不能令人信服。
例如:1、广东深圳市《龙岗官新合村族谱》记载:“我官氏这族系出自楚怀王,有子讳子兰,封为上官邑大夫,子孙遂以上官为姓,以天水为郡。然自汉至隋唐,因避世乱,逐渐由原籍陕西而南迁,先居南京草田,后移居闽粤两省。”还说明他们是统公第八子金公(又名千八郎)之后,从福建先移居广东长乐下拔梨树下村居住(据我所查,该村现仍有近廿户人姓官),后迁居深圳龙岗的。
2、《清化官姓族志》载:“清化官姓,原籍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胜运里第一图。……于明朝正统七年(1 442年)迁来始兴清化县上水落户。”据查,他们也是上官统的后裔。
3、广东始兴隘子镇满堂村官定智先生(该处官氏族谱的主编)来信说:“我们官姓是上官复姓演变为官姓的。我们的开墓祖祖坟在翁源县城郊,墓碑石雕文有:‘上官千一郎公佳城’等字样。在始兴最早的坟墓中也发现了几处有‘上官氏’的称号。’他还说他家乡官氏家祠的“官”字第一笔点旁加一横,即上字一半,官字一半。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上官子帅先生也对我说他那里的“官氏家祠”的“官”字跟始兴的一样,即“官”字点旁加一横:变成上字和官字各一半。我小时甚感奇异,现在才知道它是一个玄机字,寓意“官氏家祠”也即是“上官氏家祠”也。
4、福建汀州河田镇“官氏家祠”内正中企主的神主牌写“天水堂上官氏一脉宗亲神位”,而角箩、印章、户籍在解放前都写“官某某”。l990年修祠时改为“上官家祠”,以后,16岁以下的人都改回姓“上官”了。
5、据福建省客家学会会员、上官氏理事会副会长上官国理先生来信说:“我唐始祖上官仪第六世孙偕公(元和进士,官至福州户曹参军。),其子丙遒于829年迁邵武,第15世孙潘公于1041年从邵武先迁宁化石壁,再迁泉上——过去人只说石壁,少说泉上;如今石壁隔壁淮土乡彭坑村上官氏,是丰公后裔,他们是从石壁曹坊乡坪上村迁去的,当地人如今身份证多写“官”姓,但神主牌却写‘上官’姓。又如山西电视台台长官怀椿,其弟是长汀镇副镇长官怀祥(长汀县上官周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但其族谱写‘上官氏族谱’。又如福建省物资厅厅长官清,其身份证写‘官’,但其祠堂主牌却大书‘天水堂上官氏考、妣一脉宗亲神位’。又如明朝长汀人官廉(永乐年间任汝州知州)、南平贡生官天眷,他们的祖上都是姓上官的。
6、江西金溪县左坊乡官家桥村官兴华先生付来的老族谱《西溪官氏族谱》是以唐朝上官仪为第一世祖的,并印有上官仪父子的木刻像,但他们现在都写“官兴华”、“官某某” 等一个“官”字。
7、福建宁化县“客家公祠”(又称百姓祠、客家故地)内共有125个神主牌,每一个姓一个牌位,其中有“上官氏列祖列妣神位”的主牌,而没有单姓“官氏”的主牌。可见我们的祖上是姓上官的了。
8、广东龙川老隆中山路官其文先生来信、来电,说我们是子兰公之后裔,上官在先,官氏在后,先天水后东阳是不会错的。龙川的官氏家祠“继川堂”的对联是:“东阳世泽,北宋家声”。据我所知,上官氏在两宋期间,地位显赫,‘榜眼有上官均,均之子音公,进士,官至史部尚书;进士有:上官升公等62人。史称上官氏为天下世家,樵城第一家。’从对联中也可证明龙川的老祖宗也是来自“上官氏”的了。
9、近几年来,据我查证,福建的长汀、宁化、连城、永定、上杭、沙县、三明、永安;江西省的赣州、宁都、西溪、遂川;浙江的遂昌柳村、临海市、宁海县、苍民县、仙居县、兰溪市;广西省的贺州市的贺县,还有广东各地、四川、.台湾、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姓“官”者,都承认其祖上都是来自天水郡上官氏的。
注:顺便说一下,上官姓源于芈姓。据史料载:芈姓乃楚人先祖季连之姓。源于芈姓的姓氏有班、包、楚、荆、景、苗、斗、果、上官、伍、叶、查、屈……等。
综合所述,我们的祖上是姓“上官氏”的,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
四、“天水堂”与“东阳堂”堂号的产生和历史作用
(一)“堂号”的产生和历史作用。
随着姓氏的产生,堂号也就出现了,堂号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我们普宁官氏的堂号是天水堂和东阳堂。但产生堂号一定要二个条件,一是封官世袭;二是该地区的望族,才可以定堂号。堂号既表示做官世袭,又表示一个地区的“望族”,也是当时封建王朝选拔各级官吏,从县官、州官、府官,甚至王朝中的官员,从周武王克殷纣起就从望族中挑选。魏晋南北朝时,为维护世族特权的官吏选拔制度,进一步“完善举孝廉”的推选制度,推选各州、郡有“声望”的人担任“中正官”,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每十万人选举一人,由吏部授予官职,即所谓“九品官人法”,选取的原则以世家为主,由豪门世家担任。从此,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的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成了世族豪门操纵政权的工具,隋代开皇年间(589年)才废除这种制度,以后改为科举制度。
(二)关于“天水堂”的产生:根据族谱等史料记载,战国时,楚怀王少子名子兰(公元前318年——前257年)在公元前298年,仕楚顷襄王,官令尹,封上官邑大夫,原居郢都(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裔居天水郡,以天水为食邑,故以居地为郡望曰天水堂,以官衔为氏曰上官氏。
又据福建和平、河田、福春等地上官氏宗谱记载:“我祖乃楚怀王之后,秦灭楚后,我先祖儿孙为避战乱,响应汉高祖刘备‘欲壮关中取天下’,令士族豪杰大姓入关的号召,迁徙至甘肃天水市西南上 (今通谓县)。西汉高祖(前206年——前193年)时,有上官禄封为拣议大夫,并赐天水郡作为其封地,后世子孙繁衍,支派众多,散居全国各地州郡,故天水乃我氏族最早的发祥地。”因此,后人就以“天水堂”为我氏族郡望。
关于“天水堂”郡望的来历,再让我们看看史书的记载:唐太宗贞观六年,太宗敕令知谱事中书令温彦博、史部尚书高士廉、中书合人韩约、徐令言等重定天下氏族旧谱。根据晋、宋、齐、梁、陈、隋等朝代旧谱,敕定四海氏族,题127姓郡望。其中“天水”八门(姓)中就有“上官”姓一门,可见“上官”得姓很早。而郡望为“中山”一门的“官”氏,可能是上官姓中的“中山”一支派,与我们的郡望为“天水”的 “官”氏是不同的,特在此加以说明。
(三)关于“东阳堂”的产生:据《福建省上官氏族源流初探》记载:我十九世祖上官胜,官拜蜀汉(220——265年)太尉,生子茂、光,始分东、西两派。东派:廿世祖上官光,胜公幼子,在蜀汉时迁居“东都洛阳”,史称东祖或东阳祖,生子上官岩。后人以其居地东都洛阳为郡望曰“东阳堂”。[据我考证,这里指的“东阳”,并非浙江的“东阳市”(义乌市左)的东阳,因为浙江省临海市小芝镇、宁海县、三门县、仙居县城、遂昌柳村、苍南县龙港镇、钱库镇等地官姓人近几年,每年三月春分后第一个星期天都有人来参加福建长汀公祭“上官氏宗祠”,可见浙江那些地方姓官者都是从福建繁衍过去的。
“天水堂”是上官氏的郡望:“东阳堂”也是上官氏的郡望。天水在先,东阳在后,天水衍东阳。从前我们普宁梅林尖石乡凤英堂,官氏宗祠的大门的堂联是:“东阳世泽,天水家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承认“天水”和“东阳”都是我们的郡望,跟吴氏把“渤海”和“延陵”看作是他们的郡望一样,所以上官氏就是我们普宁官氏祖先的姓。
再看台湾“东阳堂”这座祠堂正殿的大主牌,正殿只有一个大主牌,主牌正中一行大字是:“东阳堂上官氏历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之神位。”主牌大字左右上下两旁分别用油漆或纸条小字写上:“十一世祖维祥官公妣熊氏;十二世祖启青官公妣曹氏;十三世祖达利官公妣温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官氏与上官氏是一脉相承的,官氏也即上官氏也。
又据《马来西亚官氏族谱》(第37页)中《略谈上官与官》一文记载:“我们上官族源发自甘肃省天水县。遥记二千多年前楚国的王子名子兰,被封于天水上邑,当地的子民也跟着国王的儿子姓上官。从此,‘系出芈氏,望出天水’的上官氏族,不论走到哪五湖四海,还是天涯海角,都挂上‘天水堂’的上官。在宋代,福建省的邵武,文武百官,都有我们官氏的份。那时,就有人用单姓‘官’了,即复姓上官在先,单姓官在后。”现在,马来西亚、雪隆的官氏公会的招牌也是这样写的:“马来西亚官氏(上官)公会.”、“雪隆官氏(上官)公会”,由此可见官氏与上官氏是同源共本一家人。
我们的郡望、堂号是“天水堂”和“东阳堂”,堂联是“东阳世泽,天水家声”。堂号,堂联是汉民族各分支的迁徙兴衰史。但当前有些人对堂号、堂联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在当时和社会中的作用,不加研究,一无所知,矢口否定或者曲解,把这一重要历史事实,一概否定,这对研究古代社会,以及先祖的发展史、迁徙史、发展史、文化传统、姓氏学、谱学,是个极大的障碍。所以我们寻根问祖时一定要抓住抓准堂号、堂联这个关键,否则就会走人岐途歪道而不能自拔。堂号不只是反映一个姓氏,如果该地区有几个“望族”,那么他们的堂号也就相同了。如以“天水堂”为堂号的,在唐贞观六年温彦博中书令主持全国各姓修族谱时就有“天水八门:赵、秦、严、姜、庄、皮、耿、上官”八姓,以后就更多了,他们同堂号而不同宗,属同乡关系。他们各有自己血统
源流各有自己的演变和播迁历史。但他们都是“天水郡”的望族,所以其堂号都是“天水堂”。
据族谱载:“上官姓尽管来源不同,但在发展中,多以陇西、天水等郡望。历代名人有西汉丞相、左将军上官杰,车骑将军上官安;唐代宰相、诗人上官仪,才女上官婉儿;宋代龙图阁侍制上官均;明代画家上官伯达;清代画家上官周等。”(注:如果属实,以“陇西”为郡望的“关氏”也是从“上官氏”衍生出来的。)。
从分析上看,上官姓(官姓)人当代多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及澳门、台湾、印尼、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区和国家,他们基本上是以“天水”、“陇西”、“东阳”为郡望的。
五、原姓“上官”为何写成姓“官”?
从姓“上官”到姓“官”,原因很多,主要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逐渐演变而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西汉武帝(前l40——前87年)时,上官桀为左将军、尚书、“安阳侯”,在公元前87年与大司马霍光,车骑将军金日蝉三人同授武帝遗诏托孤辅政汉孝昭皇帝,女汉昭帝皇后。[汉宣帝(前73——前49年)时尊为皇太后]在辅政期间,上官桀与霍光政见不同,被霍光诬为谋反罪,遭灭族。只留下其子上官安之妻霍氏(霍光之女),安的遗腹子上官期一丁。后被霍光斥籍避居城外,期生子无名。以后子孙们怕受株连而改姓官或别姓。[注:至公元前66年,霍光之子霍禹谋反被灭族后,才恢复我姓氏。]
2、到了西汉末年(公元8年后),王莽建立新朝而改制,“令不得有二名”。如在《三国演义》里,所有的人物基本上是单名,如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等,只有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才是双名。因为朝庭崇尚简便,明令禁止双名,由此造成后汉及三国时期长达三百年之久的单名之盛。当时有的人甚至连复姓也写成单姓,如把姓“上官”写成姓“官”了。
3、唐朝上官仪,在唐高宗(650一683)。时为西台御史、都督及宰相。唐高宗德麟元年甲子,即公元664年12月,武则天垂帘听政,作威作福,高宗每受其制,欲废之。令上官仪草诏,武后闻之,亲到高宗处,草诏犹在,高宗羞缩不忍,乃日:“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武后乃使许敬宗诬奏上官仪与废太子忠谋反,上官仪下狱被杀,全家男丁皆杀,女为奴,赐太子忠死,株连被杀和流贬者甚众。当时的凄楚惨像实在非文字所能承载啊!试想: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有时还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何况人啊!应该说此事带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多的还是对封建王朝的反思。【注:直至唐睿宗(710一712)即位时,复思仪之忠,乃图形凌烟阁,追封楚国公。】其后人因此事怕受株连,就改上官氏为官氏,甚至改为别姓了。
4、过去有些人去应试,有的评卷官一见到写“上官”者的试卷就丢开不评,甚至斥其“当官还嫌小,还想当上等官,想当皇上”。举子们只好屈写成“官某某”了。
5、多数人为了简便。就福建樵州和平而言,在宋代参加应试的生员,皆写上官某某,现在都写官某某了。今日福建,有称官者,有称上官者,皆出祖天水郡上官氏也。至于舍复姓上官而称单官,正如官献瑶公所说:“大抵人情畏繁复而乐简便,称谓亦然。”
水有源,树有根;我们上官氏族是源自甘肃省,天水县。遥记二千年前楚国的王子名为子兰,被封在天水上邑;当地的子民也跟着皇帝的儿子姓上官。从此“系出芈氏,望出天水”的上官氏族,不论是走到那五湖四海,还是天涯海角都挂上‘天水堂’的上官。
从历史上,我们可以发现汉朝的大将上官杰,唐朝的文学家上官仪,都是用上官。近代也有许多人用上官,如:香港的武打明星上官灵凤,马来西亚也有许多人用上官一个姓氏,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站不改姓,坐不改姓”。那么,上官此姓又怎么会改为单姓官呢?在宋朝时,福建省的邵武,文武百官都有我们官氏的份。那时我就发现有人用官的单姓,我想,单姓官应该就是那时开始的。我翻查了许多族谱,里面也有提到上官姓氏改为单姓,只是简化而已,别无他意。所以姓‘官’者,可用复姓‘上官’或者单姓“官”。
简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朝兴朝灭,风云变幻的人生有很多难测的兴衰成败,而我们官氏却能够通过由上官氏改为官氏,趋利避险,足见祖先聪明睿智的过人之处。如果拨杂避冗,洗炼地从汉朝上官桀与上官安父子被杀害,唐朝上官仪与上官庭芝、庭璋父子株连被戳的惨案来看,从前吹捧的“汉唐盛世”,实际是“脏唐臭汉”。改朝换代,其实也是党同伐异互相倾轧、权力分配的过程,其中总是在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挟带着不可告人的隐私和肮脏卑劣的目的。试想,在武则天时代,其政绩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她杀人要搞“连坐”、“株族”,在此大棒下,上官仪的儿子庭芝与案无关,也与父一同被杀;上官仪的旧同事王伏胜与案无关也杀;上官仪的旧上司陈王李忠(唐高宗长子,非武后生),早已流放远地,当然与案无关,亦受株连而“赐死流所”;上官全家男丁皆死,女眷为奴(包括刚满月的上官婉儿)。当时单被武则天先后贬杀的宰相有廿多人,除反对她的上官仪外,还有她的亲信裴炎、刘韦之、格辅元、岑长倩、长孙无忌……,其中有多少含冤的忠臣身首异处,有多少受株连的百姓白骨抛野,有多少温暖的家庭支离破碎啊!《中国名人百传》云:“武则天从才人到昭仪,再到皇后,最后成为君临天下的女王,走的是一条血泪交织、冤魂遍野的不平路。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这条血路上爬出来的啊!
六、与观、宫、管、宦、包、严等姓的关系
汉高祖刘邦九年时,刘邦把楚国贵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和齐国贵族田氏迁徙关中,把我官氏(上官)、丘氏等大姓也迁徙到关中天水郡。 [注:《史记》载,秦始皇时已迁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到咸阳。]据传有些不愿迁徙者改名换姓逃跑,有的本是姓上官,是楚国子兰公的后代,他们就改姓关(陇西)、宫(河东)、管(平原)、宦 (东阳)、包(丹阳)、刘(彭城)、严等姓。直至今天,我们与这些姓的人仍然称兄道弟,血浓于水,正是这个因由。
在公元前87年的汉朝,汉武帝病死了,8岁的汉昭帝即位,左将军上官桀想把6岁的孙女嫁给汉昭帝做皇后,霍光没有同意。后来,上官桀靠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的帮助下让孙女当上了皇后。从此,上官桀与霍光政见不一,最后导致上官氏遭灭门之灾。在公元664的唐朝,唐高宗麟德元年甲子岁十二月,唐高宗命宰相上官仪写废武后诏书,被武后发觉,上官氏又遭灭门之灾,上官仪卒时才62岁,他满腹才华,在这场宫庭政治斗争中成了牺牲品,这是一曲深沉凝重的挽歌,是一场悲剧,充满着历史感,发人深思。
以上两次惨烈的事件,因涉案人众多,为了避祸,有的人就先后改姓为官、关、观、宫、管、宦、李、赵、庄、包、严、郑、温等姓。比如浙江省临海市有一万多人姓“包”的,某年,上官方、上官玉书等人到福建寻根问祖后,在1993年向市政府写报告,现在基本上改回姓“上官氏”了,并在1 994年完成了《浙江临海市小芝镇上官氏族谱》,还建了 “上官氏宗祠”。
后汉之末,汉室迁都长安,董卓专权,“董卓言:官氏门宗强于河北汉主。汉主受卓谮,收宗家七百四十四人同时流窜,昭穆失序。”(见江西《西溪官氏族谱》)历经几次灾祸,有的人改名换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种情况,即是由于当时后代某些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地方语言的差异,人的素质修养欠佳,时代讯息的落后及书写等技术性方面等原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遗漏、错误。如把姓官写成姓关、姓宫或姓管等,把浴堂写成药堂等等,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就变成约定俗成了,其实根源和内涵是一样的。这也是中国姓氏文化的兼容性的表现吧!在历史的长河中,珠贝与泥沙俱下,亦是在所难免的。
七、与刘、关、张三姓的特殊关系
据《史记》等资料介绍,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但汉王刘邦为了容易统治楚国,并不诛杀各支项氏宗族,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景侯、玄武侯都是项氏宗族,并赐姓刘。又传我上官氏乃楚怀王后裔,是豪门大户,有的也被赐姓刘。据此,刘氏与项氏,刘氏与官氏(上官),在某些世系上是有父子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我们官姓人对刘姓人怀有特殊的亲情感。
据我所知,有的人在有意无意中把姓“官”改写姓“关”。至于有人说关公的子孙改姓为“官”,暂时我无法考证,也不清楚是谁在何时何地因何事而改姓“官”。如果有人为了某种目的,把姓“关”改为姓“官”也不足为怪,因为中国的姓氏学是深奥而复杂的。我们知道,关云长是三国名将,有济拔颠危,匡扶社稷之仁;有桃园刘关张结义,待刘备张飞如骨肉,观曹操若仇敌之义;有辞曹归汉,弃印封金之礼;有坐服于禁,水淹七军之智;有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之勇,是仁义礼智勇的化身,是人们崇拜的武圣(孔子为文圣),人们从崇拜伟人的心理出发,视关公为官姓的祖公也是必然的社会现象。人们一谈到歌颂关公的对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力赴鲁肃,江南才子尽低头”时尽皆眉飞色舞,豪气冲天,把它视为自己祖公的荣耀。在姓氏学或
某种意义上说:“关”姓与“官”姓的概念和内涵早已溶为一体,官+关==关+官。很久以来,不论你是天水郡的官氏还是陇西郡的关氏,也不论是何时何地,大家均以兄弟相称呼,以刘关张桃园结义为镜子,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相得益彰。更何况我们八世祖斗仪官公的次妣张氏妈是广东揭西河婆镇人,虽经十多代人,大家仍以亲戚往来,从不间断,这无形中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所以说,刘关张三姓与我们有着兄弟手足之情,谊重如山。又据江西信丰县陈姓、湖北吴姓人说:“陈钟赖官吴五姓是兄弟,祖上姓芈,各姓之间互叫‘老芈’。”
总之,姓氏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由于岁月沧桑,地域广袤,人事变迁,谁也无法说得十分清楚,谁也无法记录得准确无误啊!
八、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吗?
我们是炎帝、黄帝的子孙,中国人多自称是炎黄子孙。从《史记?五帝本纪》中知道,上古的帝王如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的后裔。以后的夏、商、周也是出自黄帝一系,中国的《百家姓》,就是由这些古帝王和他们的后裔中派生出来的。
上古的帝王都是黄帝的后裔,同出一系,而且都是黄帝之妃嫘祖的后代。而我们普宁官氏源于颛顼的后裔,即黄帝的子孙。即皇帝——昌意—一颛顼——老童——吴回——陆终——季连——附叙——熊绎(有熊氏、楚国)……楚怀王之子名子兰,兰被封为上官大夫,其后人以上官为姓。而我们官氏是从上官氏繁衍而来,两者有其共源性、互通性和联续性。
九、我祖迁徙的时间、原因及路线
我们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其时间、原因及路线怎样?在此,我们作一简介如下:
(一)迁徙的时间:
l、根据《清流龙门官坊上官氏族谱》载:《进士联登录序》:“上官仪为唐始祖,为废武(则天)后事,与二子死于狱。仪之六世孙偕公于唐元和四年进士,官福州户曹参军,为人闽始祖。”由此可知,我氏族人闽始祖偕公(32世),字志能,煜公子,于唐元和四年(809年)登已丑科进士及第,入闽任福州户曹参军,当时建宅于福州城内塔巷(今文兴里),卒葬福州闽县鼓山则岌岗。
据族谱载:“上官仪十九世孙潘公于宋徽宗(1125年)年间从邵武迁宁化县石壁峒泉上。虞公裔孙六郎于宋绍熙年间(1190年)迁清流官坊,十世孙于明洪武年间分迁长汀河田上官坊。
2、我祖l 5世丰公(统公第七子,又名千七郎),妣张氏,其后裔约于南宋宁宗嘉泰(1202年)年迁居宁化石壁峒泉上村,后裔又迁往福建绍安县及广东居住。
[注:1 5世金公(统公第八子,又名千八郎)妣刘氏,自大明洪武20年(1 388年),移居广东长乐县上都下拔犁树下居住,公与妣合葬于长乐额目石鸟塘,坐西向东,地形名石下蟹。金公后裔25世文清公在清朝乾隆年间由长乐迁居深圳龙岗安居。15世新公(统公次子,又名千二郎)、妣曾氏、业氏、生子名福星、福宁,父子三人于明朝初年自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胜运里第七图移籍广东南雄始兴县清化上水千家镇,正统7年(1442年)在茶园排窝心里居住。……]
3、在元朝顺帝(元朝最后一位皇帝)至正元年辛已岁(公元134 1年),我祖因遭族内人命飞祸,耀、擢、跃公三兄弟遂弃闽宁化县南奔,耀公到广东大埔居住;擢公与跃公同到闽诏安县土名叫柳乾堡枫子林石壁东汶下坑,与许姓筑舍为邻而居,擢公厌许家。擢公次妣陈氏妈再跟陈氏舅家奔广东龙川,后又迁至广东潮州府龙溪都尖石洞居住。
4、我始祖妣陈氏妈太(孟一郎公次妣)约于明朝宪宗(朱见镇)成化和孝宗(朱佑堂)弘治年间的1487年由福建迁居现在的广东省普宁市梅林镇尖石乡居住(古称潮州府龙溪都尖石洞)。距今五百多年历史。
[注:从陈氏妈太传至今天约19代为多人的中兴代,究竟一代人约有多少年呢?我以30年为一代(世)这个概数来计,也是五百多年。现以有记录的史料来分析,看近代人一世有多少年?八世祖官斗仪公生于1589年的明朝万历十七年乙酉岁八月廿三日亥时,享寿83岁。而十九世我父亲官振乾,卒于2000年庚辰龙年八月初二日,享寿98岁。计算公式:(2000年一1 589年)÷1 2世=411年÷l 2=34.25年。即一代人为三十四年多。再看九世祖官子章公(斗仪公第5子),他生于1 63 8年的明崇祯1 1年戊寅岁七月十七日辰时,1 7岁卒。十九世我父亲官振乾卒于2000年,享寿98岁。一人长寿一人短命。计算公式:(2000年一l 63 8年)÷1 1世=362年÷1 1=32.9年(即平均一代人为32年多)。从陈氏妈1 487年来尖石乡镇居至2004年的今天,以1 9代计,平均每代人约为27年多。如果从战国时期的子兰公为始祖的公元前318年至今为2322年,传承至今以80代计,平均每代人约廿多年。人有长短寿之分,所以每代人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
(二)、迁徙的原因:
(1)、我们的祖上,上官仪的六世孙偕公在公元809年的唐宪宗元和四年到福建福州当官,任户曹参军(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长之职),即为官赴任迁居福建。
(2)、自西晋怀帝“永嘉(307年)之乱”后,中国历史上有五次较大规模的汉人向南迁徙。
宋太祖960年统一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争诸侯割据的局面。然而到了南宋,北宋末年,又遭辽金侵扰。史载:宋高宗南渡,“上昏下佞,只知偷安,不知御侮,始则见辱于辽金,终则见灭于元主。这是继“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之后的中原汉人向南奔的第二次大迁徙。当时因为福建汀州侥幸未受战乱,堪称“乐土”,大家从江西石城经站岭进入宁化石壁较近,蜂拥而至,人口越来越多。至元朝时,元兵攻破汀关,是时宋臣文天祥、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率闽粤赣人民一道勤王抵抗,于是闽粤赣交界处又成了战场,人们纷纷流人广东北部梅州等地,或奋起勤王,随驾战死广东崖山,或逃难到山区居住。其结果,则成为第三次汉人大迁徙。中原汉人五次大迁徙人闽,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据史载,迁来的客家人入长汀的有148姓,入宁化县石壁洞的有128姓,入江西石城的有113姓,入广东梅州的有140姓,他们一是为避战乱,逃差役,谋生存;二是出差当兵或当官的;三是顶军,奉例屯田的新客户;四是被贬流的人。
(3)、我始祖妣陈氏妈太从福建迁来广东,有两个原因:外因是明朝初年,经过永乐大治后,政府采用了比较宽容让步的政策,鼓励人民向农业较落后地区进行开发,发展生产,文化教育也提倡普及教化,因而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内因则是孟一郎公死后,陈氏妈生的儿子与汪氏妈生的先人子中的个别人关系不太好,生活困难,加上陈氏妈的舅家要迁广东。所以她才流浪到广东潮州府梅林尖石乡居住。
总之,我们官氏(上官)的祖先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大迁徙中,筚路蓝缕,艰难困苦地从宁化县石壁镇泉上村迁到闽绍安县,再迁到我们今天的尖石乡的。他们(她们)生活在战祸荒年,风云变幻,世事难料,祸福无常的年代,不但谱牒失去,甚至生命也难保存。一次又一次的大迁徙,既是历史的无奈与凄楚一也是人民趋利避害开拓进取的表现,更是顺应时势促进历史发展的必然。岁月流逝,往事如烟,但往事并不如烟,历史将为他们记上光辉的一页。
(三)、迁徙的路线,简单地说:从甘肃到河南,经福建到广东。
从公元二千年前的始祖子兰公,到唐宪宗李纯(809年)时,上官偕公登已丑科进士后到福建福州赴任(任福州户曹参军),历时1150年,经历了从天水到东都洛阳,从河南洛阳到江苏扬州,从扬州到河南西安,再由西安入闽。以后我祖又从福建迁人广东潮州、台湾、印尼等地。经历了多少战乱和艰苦磨难,尤其是西汉受霍光之难,唐代受武则天之难,其凶险可想而知,幸赖先祖福荫,留得血脉,得以永续繁衍,生生息息,实乃不幸中之大幸也。
迁徙路线图
从湖北:荆州、秭归(子兰公为楚国怀王次子,上官氏始祖。楚国建都秭归)一>到甘肃:天水(汉武帝迁大户至天水上邦——今通谓县)一>河南:西安(汉武帝时上官桀居西安)一>河南:洛阳(东汉末,魏国初时,上官光迁东都洛阳——后人称光为东祖或东阳祖)一>江苏:杨州(隋朝时上官宏居杨州)一>河南:西安(唐朝上官仪居西安)一>福建:福州城内塔巷(唐朝元和四年(809年)上官偕入闽)一>广东:潮州普宁[明朝弘治年问(1487年)陈氏妈居普宁]
分享按钮>>广东普宁市官氏源流考(一)
>>广东普宁市官氏源流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