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父子因反对武则天干政而被杀,上官婉儿与母亲被配入宫廷为奴。
上官婉儿是陕州人,祖父上官仪是唐太宗时代的名臣,后来因忤逆武则天而被杀,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一道没入后宫,算是带罪执役的犯官家属,受到无情的冷落及役使。
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儿随着宫中女官读书识字,十四岁的她就受到武则天的亲自召见,对她的下笔千言赞不绝口,将她留在身边,担任一些文书佐理工作,逐渐参予撰拟诏书,参决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牍都由她先行过目,并加拟签,武则天只要在上面批一个字就颁行天下,成了除武则天以外最具权柄的女人,这时她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姑娘。
武则天是她的“仇人”,是一个天威难测的统治者,是在她额头上留下毕生羞辱的人,她注定要恨她;武则天又是她的“教母”,她身边唯一值得效仿的高贵的女皇,是她一生富贵荣华和权柄的赐予者,武则天真正懂她的冰雪聪明,她死心塌地爱她。
从儒家道德评判的角度,婉儿并非好女人。正史和野史把她说得诡诈奸猾、作恶多端、私生活糜烂。但是站在婉儿的角度,“生存或是死去,这是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罪臣孤儿惊弓之鸟,她只能运用她所有的资本,包括肉体和灵魂全方位地保护自己。巨大的“原罪”阴影给了她可贵的清醒,她的头上永远是高悬的利剑,身后是夹紧的尾巴。她不停用智慧和身体同宫里和朝堂上的男人做着娴熟流畅的交换,同时她又知道这些交换的卑鄙与丧尽天良。她比所有的人都明白什么是道德良知,她更清楚她的道德良知就是隐忍地生存。她忍了家族血仇,忍了生而为奴,忍了脸上的墨迹,忍了被白白耗尽的青春。她自我成就了隐忍中真正的英雄气概。
武则天从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奋斗到年逾八十的女皇,一任她不息的灵魂在天命、权力和人性之间苦苦挣扎。上官婉儿从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至为尊贵的昭容娘娘,她的内心挣扎较武则天更加剧烈。
上官婉儿骨子里又是高贵的,这来自上官仪的血脉。她钟情于往来唱和的千古诗篇和文人雅士的风月清谈,这是她的救赎之路。后世爱她的人提及她,总是真诚赞叹她的文学成就,对她的“卑鄙”善意地转过脸去,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上官婉儿她聪明颖悟,“天性韶警,善文章”,成为内廷文学馆宦官老师的得意门生。宦官老师讲武则天当年总是孜孜不倦地读书,她聪明绝顶,拿文学馆的书作阶梯,最终登上皇后的宝座。宦官老师大讲特讲武则天的伟大、非凡,便成为少年上官婉儿心中的一道阳光,她梦想能有一天走出掖庭见到她。她将这个想法讲给母亲听,郑夫人落下泪来。上官婉儿不了解身世,把梦想寄托在敌人的身上。郑夫人不愿破碎女儿的梦想,她深知上官婉儿的成长需要有梦想支撑,不能让女儿怀恨武后,女儿一旦知情而且怀恨,性命便危在旦夕了。
那年武则天五十岁,上官婉儿十四岁。以武则天的气度胸襟,她不会容不下一个十四岁女孩。更重要的是,她喜欢婉儿,婉儿令她想起自己的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