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氏网新闻】欧阳族谱》总序:《大禹宗族姓氏源流概述》

    中华欧阳氏网 2013年6月20日 万家姓


姓氏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是家庭、家族、宗族、氏族的血统联系,也是这种血统联系在社会交往、政治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利益体现。姓氏文化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保护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振兴中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中华民族的姓氏源流。据文献记载,我国的一些古老姓氏,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绵延至今。“姓”字本义为“生”。许慎《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金文中“姓”字,即作“生”字。“姓”字本身由“女”和“生”两字组成。我国较为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旁,如相传上古八大姓“姬、姜、妫、姒、嬴、姞、妘、姚”就是如此。“姓”发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同一远祖的血缘集团的名称,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氏”则是同姓的分支,“氏”、“支”同音,借“氏”为支,往往表示其一氏族的图腾崇拜、部族徽号或居住地域等。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汉以后,姓、氏不别。

1、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姓氏最早起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图腾”一词,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族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传说中的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时代,是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在这时代的姓氏名称,几乎全部采用生物的名称:如黄帝的先族有蟜氏,黄帝少典之族有熊氏,神农先族神龙氏,舜之先族穷蝉氏,夏之先族牛蟜氏等,都是图腾名称。在生产进步和人口繁衍的基础上,原来的图腾群团中又分化子图腾,子图腾又分化出孙图腾来。今天中国人的姓氏中如马、牛、羊、乌、凤、梅、荞、山、云、龙、风等等,都是图腾名称的遗留。

2、人文始祖的姓氏演变。相传人文始祖黄帝的25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别为12姓:姬、女吉、酉、祁、已、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据考证,那时的古老姓氏也还只有64个。在奴隶制时代,周王族姓姬,通过分封诸侯和赐大夫采邑及领地,从姬姓又衍分出198氏。这些“氏”与周同为姬姓。为当时贵族的专有标志,属于尊称。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的春秋战国时代,氏族繁衍日众,周王族诸侯公族、大夫之别子,各自为氏,只是当时仍称氏族,不以为姓。秦灭六国后,各国贵族沦为庶民,或以氏为姓,或以国为姓,氏即为众人所有,不再代表特权。姓氏之称,逐渐混而为一。中国人究竟有多少姓氏,至今仍无精确数据。虽然明代已经有了3600多个姓氏的正式记载,但还不到全部姓氏的一半。前几年曾经有人统计,我国历次记载中前前后后出现过的姓氏共5652个。后来有人说我国的姓氏总数是6363个。通过较长时间的搜集资料,近几年又有人认为我国古今姓氏共达8155个,还不包括一些兄弟民族的现行姓氏。我国台湾省在50年代统计,据说有700多个姓氏。据新华社2002年7月2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这是至今有关中国姓氏最多的统计记录。姓氏的丰富多彩,是一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象征之一。

3、历代文献的姓氏研究。姓氏学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它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史、民族文化史和语言文字、历史考古等研究领域密切相关。我国姓氏学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发展于宋明之际。历代朝廷都设置有撰写、考定、收藏氏族图谱的专门机构,有关于姓氏渊源的文献和辑录。姓氏资料浩如烟海,除历史上曾出现不少姓氏专著外,并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以及方志、族谱、笔记、字书、韵书等著述之中。我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当推春秋战国时代史官编撰的《世本·姓氏篇》。春秋时鲁国的众仲、晋国的胥臣、郑国的行人子羽,相传是我国最早最有名气的“善论姓氏”的人。东汉应劭撰《风俗通义·姓氏篇》。六朝时有徐勉的《百官谱》、王僧儒的《百家谱》、何承天的《姓苑》和《魏书·官氏志》。唐代姓氏学大盛,太宗李世民曾命诸儒撰《氏族志》一百卷。景龙中(707—709)柳冲撰《大唐姓系录》二百卷。其后又有韦述的《开元谱》、柳芳的《永泰谱》,而尤以林宝的《元和姓篡》十八卷最为著名。宋代对姓氏学的研究有新的发展,出现了郑樵的《通志·氏族略》、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邵思的《姓解》和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民间流传很广的《百家姓》,也是在北宋初年成书的。明代洪武时,吴沈等人据户部黄册,编了《千家姓》。嘉靖年间有陈士元的《姓希》和凌迪知的《万姓统谱》。清代雍正时熊峻运撰《新篡氏族笺释》,嘉庆时任若海撰《太平图话姓氏》。历代其它关于姓氏研究的还有杨慎的《希姓录》、周春的《代北姓谱》以及傅余頠的《复姓录》。

大禹宗族的姓氏总谱。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曾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后来历经变迁,其姓氏不断发展增多。寓居三峡地区的居民大多由上述姓氏演变而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禹文化。

1、轩辕与嫘祖的后裔大禹。禹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姒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一说名文命。夏后氏部落领袖。鲧之子。鲧因治水无功被杀,他奉舜命继续治水,劳身焦思,十三年中,三过家门不入,终于用疏导的方法治平水患。后因功由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荐,被舜选为继承人,“尽力于沟洫”,发展农业生产。舜死后继位。居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后都阳翟(今河南禹县)。传曾铸造九鼎,用铜作兵器。在位时,四岳推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死,又推举皋陶子伯益为继承人。后在东巡时死于会稽,其子启夺伯益位自立,建立夏朝。

司马迁《史记》曰:“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也。”史载,黄帝有四妃传子25人,而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生高阳,高阳即帝颛顼,高阳生鲧,鲧生禹。可见,大禹是轩辕黄帝和西陵嫘祖嫡系玄孙,黄帝和嫘祖是大禹的高祖父、高祖母。另据有关文献记载,高阳的儿子,白马的父亲曰骡明。

从黄帝至大禹,世系图谱为:轩辕→昌意-→高阳(颛顼)→鲧→禹。这五代人中,大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鲧,这两人不在帝位,为人臣。从黄帝到禹的历代帝王,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到了商氏,姓子氏,周代姓姬氏。

2、大禹宗族的八十九姓氏。据文献记载,我国的一些古老姓氏,世代相传,绵延至今。明代陈士元撰《姓希》和凌迪知撰《万姓统谱》刊印于嘉靖年间(1522—1566),被称为“历代姓书之集大成者”。其中《姓希》收录姓氏3635个,而涉及大禹宗族的姓氏共84个。根据《史记》增加夏后氏,《越绝书》补入梅氏,《新唐书》补入娄氏,侯氏,《辞源》补区氏,共5个姓。在大禹宗族89个姓氏中,一是最早的姓氏4个,崇(父鲧封于崇)、苡(母女嬉食薏苡生禹)、姒(大禹本姓)、虹(尧初禹封于虹)。二是夏朝用国为姓13个,有夏后、有扈、有男、斟寻、彤城、褒、费、杞、曾、辛、冥、斟、戈等姓氏。三是夏后氏衍生的姓氏13个,有观、窦、毒、纶、东楼、楼、偻、杞、夏、把、夏侯、娄、侯等姓氏。四是由大禹葬地会稽衍生的姓氏30个,有会稽、稽、嵇、越、植、坦、戒州、诸、诸稽、余、乌、余不、乌余、欧阳、欧、区、欧羊、欧候、闽、沤、瓯、摇、讴、驺、多、杭、疆、灵姑、梅、畴等姓氏。五是其他衍生的姓氏29个。有扈、户、男、斟戈、灌、彤城、彤、币、弗、莘、弋、成功、功、弓、雍丘、司空、题、禹、雨、鲍、寝、计、沛、郁厘、泊、阳、庐、寻、似等姓氏。

此外,佀敬泽先生还总结有《禹裔百家姓》:姒佀似苡  禹夏崇虹  戈弋扈杭  寻褒费曾  计鲍窦毒  辛莘畴冥  谭覃相观  华侯灌邓 杞楼娄偻  顾疆雨寝  余纶尚男  把题户沈  稽嵇坦植  诸越欧闽  区沤讴瓯  驺邹摇斟  阳庐沛泊  币弗鲜彤  丘邱苻梅  多乌弓功  夏后夏侯  有扈彤城  欧阳欧羊  有男斟寻  会稽诸稽  乌余欧候  斟戈灵姑  郁厘雍丘  戒州东楼  余不司空  成功成功  百姓同宗。


3、大禹的后裔越王勾践。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动人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那发奋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我们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努力拼搏的动力。

越王勾践是大禹的正宗传人,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杰出代表,这是有目共睹的。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其世系如下:大禹(居阳城,后都阳翟,河南禹县)→启→太康→王相→少康→无余(按:《史记》曰,禹崩会稽,陵庙在焉,封少康庶子无余,使守禹祀,历二十余世)→夫镡→允常→勾践。然而他的后裔世系,却一直鲜为人知。据史料记载,越王勾践后裔血亲,有越、驺、讴、瓯、区、欧、欧侯、欧阳等各氏族。因姓氏众多,谱牒浩繁,无法一一赘笔。本文后面将要就越王勾践后裔欧阳氏三峡支系中有谱可查的脉络作简要介绍。

寓居三峡的大禹后裔。2001年9月,笔者应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胡银仿先生之约,编制《中国家谱总目》著录项目表及内容提要时,惊奇地发现三峡地区的诸多姓氏,均与大禹有着不可分离的血缘关系。无论是笔者任宜昌县档案馆馆长期间组织收集,还是后来个人集藏的20多种家谱的姓氏,均与大禹有关。

1、唐太宗敕定的《欧阳宗谱叙》。笔者还在《欧阳宗谱》中发现,贞观六年(632)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敕定的《欧阳宗谱叙》中,与欧阳氏同源血亲的氏族就有夏姚22家:夏侯氏、姚(摇)氏、欧阳氏、娄氏、嵇氏、韩氏、区氏、郁氏、畦氏、徐氏、弋氏、寻氏、扈氏、灌氏、针氏、杞氏、储氏、共连氏、鲍氏、左氏、窦氏、顾氏等。据估算,上述姓氏,特别是夏氏、欧阳氏、姚氏、娄氏、韩氏、徐氏、鲍氏、左氏等,居住三峡一带的就达10万之众。关于欧阳氏,欧阳修撰《欧阳氏谱》认为,欧阳氏原来是夏禹王的苗裔。少康时,封庶子无余于会稽,过了若干代,越王勾践五世孙无疆被楚威王所灭,他的儿子蹄再次受楚封,住在乌程欧余山之阳,成了亭候,子孙就以欧阳为姓。除与欧阳有关的血亲氏族外,寓居三峡的大禹苗裔还有费氏、辛氏、曾氏、戈氏、窦氏、侯氏、余氏、梅氏、成氏以及源于徐姓的高氏、源于娄姓的高车氏等。

2、欧阳氏落籍长江三峡东口。欧阳氏如何落籍三峡东口的荆州、宜昌的呢?《欧阳修全集》叙述得十分清楚。大中祥符三年(1010),欧阳修的父亲偃公临终于泰州军事判官,其叔父欧阳晔任隋州推官。年方29岁的欧母郑氏带3岁的欧阳修随叔父生活。郑氏以荻画地,教欧阳修学诗诵文。在随州生活了18年,天圣七年(1029)欧阳修在京师试国子监为第一。他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

另据欧阳修撰《欧阳氏谱》载,欧阳修堂叔欧阳颍(字考叔)咸平三年(1000)进士及第,官至职方郎中,曾任峡州(宜昌)军事判官,真宗时升任知州,享年七十有三,家于荆南(荆州),遂葬焉。可见,荆州一带之欧阳氏,多为欧阳颍之后裔。欧阳修在宋景佑三年(1036)因为范仲淹鸣不平,曾被贬,也任职夷陵,为县令,写有怀念堂叔的文章。

明成化八年(1472),欧阳修的第20代后裔欧阳应春,再次任夷陵知州。这是欧阳家族第三次任夷陵地方长官。五年之后,应春卒于官,其遗体由儿子欧阳普诚护送回江西安葬。然后普诚偕夫人刘氏将三子性恭、四子性勉带回夷陵。往来间,见陆城地势与夷陵接壤,“且先祖六一公遗迹在焉”,于是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正式落籍枝邑,繁衍至今。

3、勾践后裔三峡支系名录。越王勾践后裔欧阳氏人才辈出,《史记》、《汉书》、《晋书》、《陈书》、《唐书》、《宋史》等诸多史学名著均有记载。汉唐历代宰相有欧阳睦、欧阳歙、欧阳通等;汉代从欧阳钦到欧阳歙,连续九代为国学博士;还有我国书法泰斗欧阳询,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等人,枚不胜举。当然,仅就其三峡支系而言,下列世系图谱也是很不完整的。据统计,三峡一带仅枝江一地欧阳氏就达1500余户。笔者同父姐弟5户,同祖姐弟9户,同高祖兄弟姐妹达20多户。先祖欧阳修有云:“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此人情之常也。”(欧阳修:《欧阳氏谱序》)仅枝江一地的欧阳氏族,就如此枝繁叶茂,可见大禹宗族姓氏之浩繁。这里列出越王勾践后裔欧阳氏的直系图谱,是三峡地区若干支系中的一支:1、勾践→2、鼠与→3、不寿→4、翁→5、翳→6、之侯→7、无疆→8、蹄(欧阳亭侯,受氏始祖)→9、恒→10朝→11完→12、东→13、谟→14、摇(《史记》称越东海王)→15、朱棣,即涿郡太守(夫人乃楚春申君之女)→16、鄅→17、行密→18、冯→19、惠瑕→20、茱颜→21、仲思→22、士→23、蕖→24、翘→25、纲(与复同辈)→26、举→27、迹→28、纯→29、建(哲学家,《晋书》有传)→30、崇文→31、成→32、晋→33、启明(太子洗马)→34、乾(东官校书)→35、焕→36、景达(欧阳修沙溪谱列为长沙始祖)→37、僧宝(荔浦县令)→38、頠(《陈书》有传)→39、纥(《陈书》有传)→40、询(书法家,《唐书》有传)→41、通(武则天之宰相,《唐书》有传)→42、幼明→43、昶(苏州长史)→44、琮(唐吉州刺史,庐陵大族始祖)→45、晤(尚书秘阁修撰)→46、彻——47、弦→48、邈→49、规→50、绪(御史大夫)→51、万(唐安福令)→52、诚→53、雅→54、效(韶阳主簿)→55、託→56、郴(御史大夫)→57、偃(南京街判官)→58、观(崇国公)→59、修(江西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宋史》有传)→60、发(《宋史》有传)→61、宪→62、兴世→63、庆→64、凤→65、文明→66、崇德→67、椿寿→68、礼→69、思之→70、士章→71、建翁→72、天池→73、思尹→74、敏→75、亢→76、瑛(于河南新郑守修公墓)→77、和→78、应春(明夷陵知州)→79、普诚(枝江始祖)→80、性恭→81、仁达→82、宽→83、国珍→84、科→85、宗元→86、柏→87、启龙→88、昆(吏部观政)→89、永泽→90、福→91、希义→92、元极→93、文深→94、治忠→95、开直→96、景财→97、运森→98、正传→99、家瀚→

                                            修公第38代孙 运森 谨撰

——选自湖北省宜昌市社科联2002年第2期《宜昌社会科学》杂志



分享按钮>>【欧阳氏网新闻】台湾澎湖五德欧阳氏
>>【欧阳氏网新闻】湖南欧阳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