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氏文化古迹】中古濮阳杜氏家族的变迁
- 中华濮阳氏网 2013年7月2日 万家姓
提要:濮阳杜氏家族是中古郡姓杜氏的郡望之一。但其族源并非出自汉代的杜威,在北魏以来民族融合与同化的历史进程中,鲜卑族独孤浑氏改杜姓从而演变为濮阳杜氏宗族。北魏时期,杜模任濮阳太守,为杜氏家族在濮阳的繁衍滋盛,开辟了道路。此后,濮阳杜氏数代出任地方官,成为对一方政治、民风均有影响的地方强宗,至唐中后期,开始跻身中枢冠冕之列。濮阳杜氏五代同居,崇重礼法,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时,富有文化传统,其文化传承的特点为经学、礼法、医学和佛学。
在濮之阳,居河之浒。
畇畇原隰,济济榛楛.
别业年深,先茔地古。
丰碑诵德,式是东土。
——唐孙逖《故腾王府谘议杜公神道碑》
一 濮阳杜氏的族源和世系
濮阳位于古濮水之北,即古昆吾国。《水经注·瓠子河》云:“河水旧东决,迳濮阳城东北,故卫也,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秦汉时,濮阳属东郡。西晋以东郡置濮阳国(后改濮阳郡),治所即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滑县、濮阳,山东郓城、鄄城等地1。公元五世纪初至九世纪,即北魏初年至唐中后期,杜氏家族在这里繁衍滋盛,逐渐成长为杜氏十四郡望中较为重要的郡望,其地位仅次于京兆、襄阳、洹水。2 濮阳杜氏人物辈出,在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有关濮阳杜氏的族源和世系,林宝《元和姓纂》6 有如下记载:
"(濮阳杜氏)状称与京兆同承杜赫之子威,世居濮阳。陈留太守杜亮,生保。保生伽。伽生义博、义宽。义博生端人。端人生元揆,天官员外。(元揆)生希彦,右补阕,太子洗马。生华、万,检校郎中。”
这里的“状”即濮阳家族自己提供的世系谱状,是《元和姓纂》濮阳郡望的主要资料来源。参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中有关杜姓的记载,濮阳望先祖的历史踪迹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时的杜伯。杜伯因祸被杀后,子孙分散,杜洩一支逃往鲁国,其后裔为避季平子之乱又迁至楚国,秦大将军杜赫即杜洩曾孙,因食采邑于南阳衍邑,世称为杜衍。杜赫生杜威、杜秉二子。杜威应活动于秦汉之际或汉代,其后裔发展为后来的濮阳望。杜秉生杜札,杜札生杜周,杜周生延年,延年后裔发展为后来的京兆望。可见,依濮阳杜氏家状的说法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濮阳与京兆同系杜赫之后,只是到杜威、杜秉两兄弟时,子孙后代开始沿着不同的轨道发展,并逐渐演化为后来的两大郡望。
然而有关杜威的情况,诸史只称其“世居濮阳”,其它情况阙如,3因此,杜威更像是濮阳杜氏后人虚拟的祖先。有明确记载的濮阳杜氏的先祖,实际上是被称作杜威“裔孙”的北魏濮阳太守杜模。据杨炎《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杜模“后魏为濮阳守,卫人宜之。子孙世居东郡,故今为濮阳人”。4只是由于史料的限制,杜模究竟是杜威几代孙已无从查考。杜模之后,濮阳杜氏的世系始班班可考:模生亮,亮生保,保生伽,伽生义宽,义宽生鹏举,鹏举生鸿渐……。5总之,追溯濮阳杜氏的世系不难看出,杜模对濮阳杜氏家族的发展影响最钜,正是他筚路蓝缕,为杜氏家族在濮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濮阳杜氏世系如下:6
华
义宽 端人 元揆 希彦
模 亮 保 伽 万
义博 俭
兼授 顺休
无忝
兼极 镇
慎行 鹏举 灵瑗
凤举
鸿渐 收 翁庆
威
惟志 暹 孝友 封
孝孙 鼎
昱 孝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杜威至杜模任北魏濮阳太守的数百年间,濮阳杜氏仿佛从历史上消失了,这个家族的人物没有在历史文献中留下任何踪迹,这一点与京兆望等其他杜氏家族的情况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公元四、五世纪开始,中国北方经历了西晋永嘉之乱以及十六国时期的社会动乱,汉魏士族流徙播迁,能保留下一份完整、清晰的家族世系材料固非易事。尽管如此,濮阳世系在汉杜威至北魏杜模之间竟然是一片空白,却也不能不令人生疑。人们不禁要问:濮阳杜氏果真是杜威之后吗?这个家族会不会另有别的来源?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中国战乱频仍。民众迁徙之频繁,籍贯变动之剧烈,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关中郡姓杜氏也经历了辗转流徙之苦,据《晋书》106《石季龙载记》:
"(338年)镇远王擢,表雍、秦二州望族,自东徙以来,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华胄,宜蒙优免。从之。自是皇甫、胡、梁、韦、杜、牛、辛,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铨叙。思欲分还桑梓者听之。其非此等,不得为例。”
这是有关当时京兆杜氏的一支远离桑梓、被强制迁徙,最终沦为石赵的戍卒的记载。此外,京兆的另一支杜骥兄弟的命运也颇坎坷。史称“骥高祖预,晋征南将军,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迁关中”。7按这里的张氏即张轨,据《晋书》14《地理志》:“晋惠帝永宁中,张轨为凉州刺史,镇武威,上表请合秦、雍移人于姑藏西北,置武兴郡。……是时中原沦没,元帝徙居江左,轨乃控据河西,称晋正朔,是为前凉。”由于前凉政治安定,遂成为关中士族的避难之所。估计杜耽、杜骥一支就是在此时来到河西的。但此后宋高祖灭后秦,杜骥与兄杜坦复“从高祖过江”,在南朝受到江东士族的排挤。8总之,关中士族播迁流徙,萍迹南北,线索纷乱。但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北魏濮阳太守杜模与迁来戍边的“秦雍移民”以及杜骥兄弟等京兆杜氏的支胤并无关系。
既然如此,濮阳杜氏的族源则尚有探求的余地。一个最大的可能是,濮阳杜氏系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众所周知,在《元和姓纂》所记杜氏十四望中,已经包括了北魏孝文帝时期由独孤浑氏改姓而来的“河南望”。9但与杜氏其它郡望不同,河南望既无“家状”可依,又无世系可考,这个郡望究竟有何人物,都无从知晓。总之,《元和姓纂》杜氏河南望实际上是有名无实的。那么,濮阳杜氏是否为独孤浑氏杜氏的后人?也就是说,濮阳望是否就是河南望呢?
独孤浑氏之改杜姓,涉及北朝少数民族的姓氏源流及其变动情况,也是历来史学家聚讼纷纭的问题。据《魏书·官氏志》记载:
“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为内姓焉。”
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改姓之前,皇室诸王有七祖(姓),并有由兼并其他部落而组成的“内姓”共九十九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谋求拓跋氏统治者与汉族士族的合作,积极推行汉化政策,改胡姓为汉姓、重定士族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太和二十年(496),魏孝文帝下诏:拓跋氏改姓元氏,皇室“七族”及皇叔、疏属也分别改姓,与拓跋氏共为十姓,享有诸种政治特权。与此同时,在“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即九十九个“内姓”,也均改为汉姓。而排序在上述九十九姓之末的独孤浑氏,此时改为杜氏,10这就是《元和姓纂》中杜氏河南望的由来。
然而除独孤浑氏之外,北朝还有一些胡族曾经改姓杜氏,如:
吐斤。《梁书》56《侯景传》:“又有柔玄镇兵吐斤洛周,率其党复寇幽冀。怀朔镇将葛荣攻杀吐斤洛周,尽有其众。”此事又见《魏书》9《肃宗纪》:“孝昌元年(525)八月,柔玄镇人杜洛周率众反于上谷。”又同书 74《尔朱荣传》亦云:“时杜洛周陷中山。”可见《梁书》“吐斤洛周”即《魏书》“杜洛周”。11吐斤为代北胡姓,12但其何时何地、因何缘故而改姓,却已无从知晓。
赫连。据《周书》卷27《赫连达传》:“达,字朔周,盛乐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达少从贺拔岳征讨,后在迎立周太祖宇文泰时(534)有功,“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因而深受太祖赏识,遂以达为济州刺史,诏复姓赫连氏。赫连为匈奴人。赫连库多汗改杜姓后,三代以来一直是以杜氏为姓,直至赫连达才恢复旧姓。由此看来,代北胡姓中,不光鲜卑独孤浑氏改姓杜氏,还有匈奴人赫连氏也曾改姓杜氏。而以赫连达曾祖的时代推算,其改姓的时间当在孝文帝改姓之前。这说明,孝文帝改姓并非是纯粹基于个人意志的偶发事件,而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的。在此之前,有许多胡姓由于不同原因已经改为汉姓了。
那么,杜模是否也是北魏鲜卑“内姓”独孤浑氏之后呢?濮阳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行政归属变动频繁。北魏统一北方后,“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13因此濮阳太守杜模出自鲜卑是有可能的。做此判断,主要依据以下事实:
首先,北魏外戚杜豹卒于濮阳,杜豹一族似乎也是代北独孤浑氏改姓而来。据《魏书》45《杜铨传》:
"初,密太后父豹丧在濮阳,世祖欲命迎葬于邺,谓司徒崔浩曰:‘天下诸杜,何处望高?’浩对京兆为美。世祖曰:‘朕今方改葬外祖,意欲取京兆中长老一人,以为宗正,命营护凶事。’浩曰:‘中书博士杜铨,其家今在赵郡,是杜预之后,于今为诸杜之最,即可取之。’诏召见。铨器貌瑰雅,世祖感悦,谓浩曰:‘此真吾所欲也。’以为宗正,令与杜超子道生迎豹丧柩,致葬邺南。铨遂与超如亲。超谓铨曰:‘既是宗近,缘何复侨居赵郡?’乃迎引同属魏郡焉。”
这里的“密太后”,即北魏明元皇帝拓跋嗣之妻、拓跋焘母明密皇后杜氏;杜豹即杜氏父,其“丧在濮阳”,恰好说明杜豹曾在濮阳居住或在濮阳为官;杜超则系密皇后兄长、拓跋焘舅父,北魏阳平公、驸马都尉、行征南大将军,深得拓跋焘重用。迎葬外祖杜豹事,应发生在拓跋焘在位期间(424--451)。值得注意的是,拓跋焘母系既为杜氏,却不了解“京兆望高”,而要向崔浩请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密后一支与其他杜氏郡望的疏远关系。而据姚薇元氏研究,在魏孝文帝以前,皇后大多为胡族,因此明密皇后杜氏也应是独孤浑氏出身14。另外,《宋书》95《索虏》还记载了拓跋焘寻“外家”一事:
"太原民颜白鹿私刑入荒,为虏所录,相州刺史欲杀之,白鹿诈云‘青州刺史杜骥使其归诚’。相州刺史送白鹿至桑干,焘喜曰:‘我外家也!’使其司徒崔浩作书与骥,使司徒祭酒王琦赍书随白鹿南归,遣从弟高梁王以重军延骥,入太原界,攻冀州刺史申恬于历城,恬击破之。杜骥遣其宁朔府司马夏侯祖欢、中兵参军吉渊驰往赴援,虏破略太原,得四千余口,牛六千头。寻又寇兖、青、冀三州,遂及清东,杀略甚众。"
这里的“青州刺史杜骥”,即前述京兆杜耽之后裔,移民南朝后,与兄弟杜坦长期担任青、冀二州刺史,为南朝戍守北边。虽然北魏此次叙亲未果,且双方终以兵戎相见,但联系拓跋焘主动与杜骥修好及以杜铨为“宗正”等举动来看,此时的拓跋焘对“我外家”京兆杜氏充满仰慕之情,并设法攀附京兆杜氏。反之,杜骥的敌视态度也反映出拓跋焘母家这一支杜氏,并未得到京兆杜氏的认可。总之,迁葬杜豹及迎杜骥事反映出,拓跋焘母家明密皇后杜氏是游离于京兆杜氏之外的代北胡族,这一支的本宗极有可能是独孤浑氏,只是其改姓杜氏的时间还要早些。
其次,永嘉之乱后,北方大姓纷纷举族南迁,尤其是原在豫、鲁南及苏北,处于后赵、前燕等少数族统治区以南的大族,如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陈郡谢氏、彭城刘氏等家族,都在这个时期南渡。15濮阳地处豫鲁交界处,为南北争战之地。当时汉魏大族背井离乡,像杜耽之后杜坦、杜骥先流落西凉,后刘宋平定关中,又毅然定居南朝。但濮阳杜氏却没有像一般汉魏大族那样选择南迁,反而因缘际会,获得了在濮阳称雄一方的良机。
第三,拓跋焘神 四年(431),曾下诏求贤,大规模征召汉族士人预政。据《魏书》48《高允传》,此次应征者共35人,“皆冠冕之胄,著问州邦”。其中有中书郎新丰侯京兆杜铨、郡功曹长乐杜熙,却没有濮阳杜氏人物。杜铨已见前文,出自京兆;杜熙为长乐郡人,为冀中名士。倘若濮阳杜氏果真是“世居濮阳”的杜威之后,似乎也应该出现在拓跋焘征召士人的名单里。事实上,在35名士人之中,有“濮阳太守、真定子常山许琛”,这说明,至少在此时,濮阳杜氏还不是享有声誉的地方望族,其社会地位还不能与典型的中原士族相比肩。
此外,唐代濮阳杜氏虽然自称濮阳或“东郡”人,但也不免攀附京兆,将自己视为京兆的附庸,如前揭义宽碑、鹏举碑都有依托京兆的内容。然而事实上,北朝以来,濮阳杜氏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状态。本文开头所引孙逖所撰杜公碑铭——“在濮之阳,居河之浒。畇畇原隰,济济榛楛。别业年深,先茔地古”,16即表明濮阳杜氏历代坟茔地都在濮阳或洛阳附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洛阳,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17与京兆杜氏不同,濮阳杜氏死后总要归葬河南,如杜鹏举死后,子孙“遵遗命”,将其葬于位于洛阳西南的“寿安之南原”。杜义宽亦葬在故里“濮阳叠城之旧原"的家族墓地。由此推测,即使到唐代,濮阳杜氏家族仍旧保留着“迁洛之民,死葬河南”的传统 。
在生活习惯等方面,濮阳杜氏还保留了一些胡族传统。例如,唐人颇重礼法,讲究避讳,父与子在名字上绝对不允许同音同义。而在某些少数民族中,父子名字则往往有同音、同字现象,如突厥、吐蕃、南诏等都是。18从杜鹏举三子的名字来看,次子凤举,与鹏举用同一“举”字;三子鸿渐,其名之义正与父名“鹏举”相对,且“鸿”与“鹏”字俱从“鸟”。19这或许是民族习惯使然。另外,羯鼓是出自龟兹的一种打击乐器,自北魏以来在北方流行,20,而杜鸿渐“亦能羯鼓”。代宗永泰中,鸿渐为西川节度使,与从事杨炎、杜亚等登驿楼,望江月。鸿渐“命家僮取鼓与板笛,酣奏数曲。四山猿鸟皆惊,飞鸣嗷嗷”。鸿渐还能“以疾徐高下”的鼓点引导群羊,“及止鼓,羊亦止;复鼓之,亦复然”。21
濮阳杜氏家族的婚姻材料极其有限。但其与少数民族通婚的情况引人注目。如杜鹏举妻、杜鸿渐母即为尉迟敬德孙女、邛州刺史尉迟瑰之女。22另外,杜义宽曾孙杜镇,娶李庭训女为妻,而李家出自陇西成纪,为北朝著姓,亦为西凉王室后裔。但李氏卒后“权安于旧邑,终俟返于故乡”23,后归葬河南府洛阳县“乡原”,似乎也是以洛阳为故里的代北胡人。
综上所述,濮阳杜氏应即代北独孤浑氏的后裔。《元和姓纂》中濮阳望、河南望实际上是同一宗族。至于北朝以来的历史文献,多未能明确记录这个时期胡汉姓变易的详细情况,恐怕有如下原因:首先,西魏恭帝拓跋廓元年(554),宇文泰又曾一度恢复胡姓,“复姓拓跋氏,九十九姓改为单者,皆复其旧”。但由于魏初包括独孤浑氏在内的九十九个“内姓”,在改汉姓后“多绝灭”,不可尽复,因此,“泰乃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姓,所将士卒,亦改从其姓”。24可见,宇文泰这一措施未能完全恢复北魏旧有的“内姓”。但经过这一次反复,使本已错综复杂的北朝胡汉姓氏更难辨别。因此,北朝以来诸史,大多采用孝文帝改姓后的新姓,例如,魏收撰《魏书》,“尽用新姓,后世仍之;于是新旧淆乱,真赝莫辨”。25《资治通鉴》记南北朝史事时,亦尽用新姓而未注明其所从来。26这样一来,更使周隋以后北方士族的姓氏问题错综复杂,以至于究竟孰为由胡姓改造而来,已极难辨别了。
二 从地方强宗到中枢重臣 —— 濮阳杜氏的政治生涯
杨炎《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有云:濮阳杜氏“自魏七代,以方岳登闻;在唐两朝,以台衡致理”,简要勾勒出北朝至唐以来,濮阳杜氏由地方强宗逐渐演化为中枢重臣的政治生涯。所谓“自魏七代”,是指从碑主杜鹏举上溯至北魏濮阳太守杜模,共历七代。从杜模开始,杜氏在濮阳扎下根基。杜模之后,其子杜亮为北魏陈留太守。魏分东西后,杜保为北齐胶州刺史;保子伽,入隋后为雁门太守。由于数代出任地方官,即所谓“以方岳登闻”,濮阳杜氏逐渐具备了地方强宗的社会声望,隋朝时杜伽出任濮阳郡中正一职就是明证。虽然隋朝的中正只是因袭北朝的旧制,不再具有品定人士之权,也不再能垄断地方之辟举,但作为一种荣誉,仍然是地方强宗的身份性标志。总之,从北魏中后期到隋朝,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濮阳杜氏家族开始具有了地方强宗的特点,并拥有了某种意义上的门阀贵族身份,从而确立了其在当地的社会地位,成为对一方政治、民风均有强大影响力的家族。
濮阳杜氏的家族经济生活,由于史料的限制,尚无法作具体的描述。据《旧唐书》98《杜暹传》,从杜暹高祖杜保直至暹,濮阳杜氏家族“五代同居”,兄弟和睦,崇重礼法,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既是北朝以来的社会遗风,又是大地主土地占有生产关系下宗族经济生活的特有方式。“尔其乡党之行,闺门之德,孝乃天继,仁为己任。蒸尝尽敬,宴喜无荒。禄利必賙于外姻,谯让不行于私属。故子弟趋教,州里向风。虽有严刑峻法,不如公之潜导也”27。濮阳家族之倡导“仁孝德行”,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禄利”同享、财产共有的家族成员的经济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经济基础。这大概是濮阳杜氏拥有强大的宗族凝聚力的主要原因。隋末战乱后,“时更大乱,室无遗堵”,杜义宽遂在废墟上组织宗族重建家园:
“公因谓所亲曰:‘吾之世业,为郡中正。遗爱不泯,阴德在人。施于子孙,必有兴者。于公高门之事,可不务乎?’用是改卜鲜原,大起层构。垣墉既蔓,栋宇斯飞。轮焉奂焉,爰笑爰语。”28
从“大起层构”来看,濮阳杜氏家族的经济实力相当雄厚。正是由于拥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方面的优势,濮阳杜氏才有可能在隋末群雄逐鹿之际,为李世民助一臂之力。据孙逖《故腾王府谘议杜公神道碑》:
"大业九年,以孝廉高第,授河东郡法曹。已而隋氏弗纲,王充窃命。我太宗文武圣皇帝是以有陕东之师。公转饷如役,赢粮从径。军无后爨,士有余勇。郑是以陨,唐是以兴。帝将策勋,公乃辞赏。既不获命,请从叙迁,因授虞州司仓参军。"
按“河东郡法曹(参军)”是品秩相当低的职务。众所周知,李世民在与王世充激战洛阳时,由关中“三崤之道,千里馈粮”,最终逼迫王世充降唐,“郑是以陨”指的就是王世充政权的覆没。29在这场较量中,杜义宽“转饷如役,赢粮从径”,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杜义宽当时在濮阳组织宗亲重建家园等举动来看,他也极有可能利用自己家族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力量,号召宗族,筹集军需,在粮食补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唐人柳芳在《姓系论》中曾这样谈论魏晋以来门阀士族的几大系统: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卢、崔、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 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于、陆、源、窦首之。"30
濮阳虽为关中郡姓杜氏中的一个郡望,但却很难将其划入“关中集团”的势力范围。前述杜亮、杜保及杜伽为官濮阳、胶州和陈留等地的具体时间史籍虽无明确记载,但就地域而言,均属广义的山东地区。陈寅恪氏在《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一文中指出:“此‘山东豪杰’者,乃一胡汉杂糅,善战斗,务农业,而有组织之集团,常为当时政治上敌对两方争取之对象。”31据陈氏考证,这一集团中的主要领袖人物及智囊成员如窦建德、徐世勣、李密、尉迟敬德、魏征、杜正伦等,大多具有胡族血统,为北魏镇戍屯兵营户的后裔。在隋末唐初之际,这部分力量分散于青、齐、徐、兖以及洛阳周围,李唐所以能戡定内乱,实与此集团之相助密切相关。联系诸多史实,濮阳杜氏无论从民族抑或从地域上看,也应属于隋末唐初的“山东豪杰集团”。
入唐以后,与京兆、洹水相比,濮阳杜氏政治上的发展并不顺利。也许是杜如晦、杜淹、杜正伦等杜氏其它郡望的得势,削弱或排斥了濮阳杜氏人物的升迁。武则天时期,杜惟志先后为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开始进入郎官行列,但不久即为酷吏迫害而辞官,濮阳杜氏的政治地位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此时,杜鹏举曾“与卢藏用隐白鹿山”32,试图由此引起朝廷的注意,邀取时誉,进而通过“终南捷径”平步青云。此后,杜鹏举又两次通过献诗赋接近睿宗、玄宗父子,如开元初,玄宗行幸河堤,酒酣过乐,鹏举“献赋以讽,于是有采章之锡,迁著作左郎、太子赞善大夫”。在唐人笔记小说中,有关杜鹏举仕宦经历的奇闻逸事很多,如称鹏举在韦后当权时,“一夕暴卒”,在“冥司”得到了“相王(即睿宗李旦)当继皇位”的神谕。数日后鹏举复苏,遂将梦中所得谶语宣扬出去。此后相王果然登极,鹏举因此得到玄宗的擢拔。33剔除故事中的神怪成分,不难看出杜鹏举与玄宗政治确实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即在睿宗、玄宗与韦、武势力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杜鹏举态度鲜明地站在睿宗父子一边,并为李唐从韦、武势力手中夺回皇权制造了有利的舆论。
然而玄宗时期濮阳杜氏崛起,还有更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背景。
开元初,由于刚刚结束韦氏干政局面,太平公主等异己势力也被清除,玄宗急于重建政治秩序,重组权力中枢,于是,既有张说、张九龄、李元紘等“词臣”之用,又有杜暹等将材之受擢拔。而杜暹的发迹又与上述几人不同,主要是唐朝西北边疆战略形势的变化,为其提供了施展怀抱的机会。
武则天后期,唐朝边疆问题开始突出,尤其是西北边形势因吐蕃的崛起和西突厥势力的壮大而危机重重。自太宗灭高昌后,安西四镇在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朝西北边防等方面,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武则天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692年,唐朝又从吐蕃手中夺回四镇,并派遣 24000 人常驻碛西。玄宗开元初年,西域形势更加复杂。一方面,唐朝刚刚在景龙三年(709)以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吐蕃又乘得到河西九曲之地为汤沐邑的良机,频繁攻扰唐朝陇右地区,并在开元二年向唐朝提出了议定两国疆界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安西四镇,“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不叶,更相执奏”,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出现危机。34在此情况下,玄宗遂以杜暹为监察御史,深入碛西,“按其事实”。杜暹“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等犯状”。也许是杜暹有出身少数族的优势,更易于与西域民族首领沟通的缘故,他成功地在西突厥众首领间斡旋,及时消弥了诸方的矛盾。此次碛西之行,使杜暹声誉鹊起,“蕃人服其清慎,深思慕之”。当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易人之际,玄宗遂以杜暹兼安西副大都护。杜暹于是单骑跋涉,再赴碛西。翌年,于阗王尉迟眺勾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杜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35由于杜暹在西域的突出表现,《新唐书》作者将杜暹列入安西都护中“以政绩称华狄者”之列。36此后杜暹入朝,从开元十四年至十七年,执相权,以清廉闻名朝野。后因与李元紘势不两立而同被罢相。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经受沉重打击,而濮阳杜氏的政治生涯却由此获得了新的转机。天宝末年,杜鸿渐为朔方留后、支度副使,实际上掌握着朔方军的领导权。玄宗时期,朔方节度使主要担负着抵御突厥的任务,其治所在灵州(灵武郡,今宁夏灵武西南),共统辖经略军、丰安军、定远军、东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有兵员 64700 人。由于这支军队的兵员大多具有胡人血统,带有胡人武装性质,37故成为唐朝西北边实力最强的军镇之一。在长安、洛阳沦陷后,肃宗虽坚持留在关中,组织抵抗,但“未知所适”,一时找不到可以信赖的军事力量。在此关乎国家危亡的重要时刻,杜鸿渐勇敢地担负起了拥戴皇室、兴复社稷的重任。由于他对“朔方天下劲兵,灵武用兵之处”的有利条件有清醒认识,并与部下提出了迎立肃宗,在灵武建立以朔方军为核心的战时指挥中枢的战略设想:
"今胡羯乱常,二京陷没,主上南幸于巴蜀,皇太子理兵于平良。然平良散地,非聚兵之处,必欲制胜,非朔方不可。若奉殿下,旬日之间,西收河、陇,回纥方强,与国通好,北征劲骑,南集诸城,大兵一举,可复二京。”38
此后事态的发展,完全依杜鸿渐的设计而行,肃宗在灵武即位,并借助回纥骑兵收复了两京。对杜鸿渐的拥立之功,肃宗予以了高度评价:“灵武我之关中,卿乃吾萧何也”。39
安史之乱后,杜鸿渐先后任河西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后入朝为尚书右丞、太常卿,充礼仪使。代宗广德二年,又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走上了宰相之路。此外,杜鸿渐还热心提携杜氏其他郡望的人物,如在河西节度使职上时,杜鸿渐就将杜亚“辟为从事”;在蜀时,又以杜亚为幕府,为杜亚日后在德宗朝的政治活动铺平了道路。40在荆南时,杜鸿渐幕府中有杜韶、杜颖 、杜观等杜氏子弟。41又如京兆杜黄裳,也为杜鸿渐深所器重,宪宗时期成为宰相。42由于杜鸿渐的提携,一时间形成了杜姓人物声振朝野、凝聚力空前增强的局面,在中唐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定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其他郡望的杜氏人物进入政治舞台。
玄宗、肃、代三朝,随着杜暹、杜鸿渐先后步入权力中枢,濮阳杜氏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濮阳望的社会声望也大大提高。唐朝中后期开始,门阀士族进一步衰落,士族子弟纷纷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濮阳杜氏家族顺应了这种时代潮流,逐渐地从相对封闭的地方强宗演化为位居宰辅的权力核心人物。可以说,只有从杜暹、杜鸿渐开始,在“婚宦”“人物”方面一直缺少影响力的濮阳望,才真正称得上“郡望”。
随着政治生涯的变迁,濮阳的经济生活中心也转移到了长安。为奖赏杜暹在安西都护期间的功绩,玄宗特在长安赐豪宅一区。在杜氏聚居的樊川,杜鸿渐的别墅风光旖旎,是宗族子弟读书和官僚宴游的绝佳去处。钱起《题樊川杜相公别业》诗,可略现鸿渐别业之面貌:“数亩园林好,人知贤相家。结茅书阁俭,带水槿篱斜。古树生春藓,新荷卷落花。圣恩加玉铉,安得卧青霞。”在长安长兴里,杜鸿渐的宅第为达官贵人社交生活的中心,“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43,“馆宇华靡,宾僚宴集”44。代宗初,濮阳杜氏可谓盛极一时。
三 濮阳杜氏家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生活
濮阳位于今豫东北,古濮水之北。东晋十六国民族政权更迭频繁时期,濮阳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东晋、北魏、东魏、北齐。从地域联系和文化背景来看,濮阳受当时政治文化中心洛阳和邺都的影响较大,也属于文化发达的地区。45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一系列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北方胡族后裔的文化教育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经过漫长的家族文化的积累过程,周、隋以后,濮阳杜氏已成长为富有文化传统的家族,其文化传承的特点为经学、礼法、医学和佛学。
北朝统治者重视儒学,而濮阳所在的豫鲁交界地区又以儒学发达见称。濮阳杜氏中杜义宽“童而典学,冠而好古”,自幼受到很好的教育。在隋末,义宽曾“东涉汶泗,北登邹峄,讲周公之德,观孔子之艺”,对“《易》之变,《诗》之风,《乐》之和,《礼》之节,《书》之政,《春秋》之理”,均有深厚造诣。46大业九年,义宽以孝廉高第。
杜鹏举长于诗赋,曾先后两次献赋丹墀,深得玄宗赏识。此外,杜鹏举青年时期“曾以母疾,与崔沔同授医兰陵萧亮,遂穷其术”。47入唐以后,濮阳杜氏中的主要人物,除杜鹏举以门荫入仕外,大多通过科举考试这一途径进入仕途,杜暹以明经,杜昱以制举48,杜鸿渐以进士。活动于玄宗时期的杜华虽不明是否科举出身,但也负“才子”盛名,与岑参等诗人有唱和。49总之,中唐以来,濮阳杜氏子弟群星灿烂,名噪一时。
濮阳杜氏在礼制方面的成就则当推杜鸿渐。据《旧唐书·杜鸿渐传》,鸿渐“素习帝王陈布之仪,君臣朝见之礼”,在肃宗即位灵武的礼仪设计和肃、代父子泰、建二陵制度创意中,“采摭旧仪,绵蕝其事”,受到朝野上下的好评。
从地理环境上看,濮阳地处北朝以来佛教的两个中心――邺城和洛阳近畿,是佛教社会基础雄厚之地。早在北魏初期,独孤浑杜氏就与佛教发生了密切关系。北魏著名僧人玄高,与拓跋焘舅父杜超是甥舅关系。玄高精佛法,有僧徒百余人。拓拔焘灭凉时(439),玄高随杜超入宫,被尊为太子师。50玄高的宗教地位和身后的影响,或许是濮阳杜氏的佛教信仰的历史渊源。
开元时人物杜昱是佛教徒,自称大智禅师弟子。据其所撰《唐故大智禅师塔铭》、《薛氏故夫人实信优婆夷未曾有功德塔铭并序》,杜昱有深厚的佛学造诣,对佛教源流和学派纷争,都有深刻的认识,且与僧尼交往密切。
杜鸿渐更是虔诚的佛教徒,俨然士大夫中的宗教领袖。鸿渐在蜀时,“至益州,遣使诣白崖山,请无往禅师入城问法,鸿渐由是栖身禅悦”。51入朝为宰相后,杜鸿渐与宰相王缙、元载都虔诚事佛,“由是中外臣民承流相化,皆废人事而奉佛,政刑日紊矣”,52极大地影响了代宗朝政治和社会风气。尤其是杜鸿渐,还将这种宗教信仰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施政思想之中,如永泰初,剑南西川兵马使崔旰为乱,代宗命鸿渐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定叛乱。但鸿渐“酷好浮图道,不喜军戎,既至成都,惧旰雄武,不复问罪”。53入朝为相后,“饭千僧,以使蜀无恙故也”。54《全唐文》364 有鸿渐作《百家岩寺碑》,其中“乐于静退”的思想十分突出。“常愿追禅理,安能挹化源”。55这位昔日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已深深被宗教情感所左右,精神和思想都已完全离开了现实世界。难怪鸿渐临终前“令僧剔顶发”,“遗命其子依胡法塔葬,不为封树,冀类缁流”。56
濮阳杜氏为北魏民族融合大潮所裹挟,于北魏中后期开始在濮阳扎下根基,并逐渐演化为依血缘关系维系的地方强宗。可以说濮阳杜氏是鲜卑贵族汉化而成为中夏士族的典型代表。
与京兆杜氏等汉魏以来的严格意义上的门阀士族相比,濮阳杜氏没有汉末大姓、魏晋势要的历史包袱,而是在周隋以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个以经学礼法持家、富有文化传统的名门望族。隋唐以后,濮阳杜氏凭借文化优势,从东郡一隅走向长安,并逐渐成长为身居政权中枢的冠冕之家。杜暹、杜鸿渐在玄、肃、代三朝的政治活动,对正在开始发生变化的中唐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濮阳杜氏家族的历史变迁说明,经过南北朝、隋唐数百年的民族同化和融合,胡汉文化上的畛域已经逐渐淡化,改姓氏后的鲜卑族贵族不仅已经门阀化,而且已经知识化。正如胡三省所慨叹的:“自隋唐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士族之辨,果何益哉!”57由濮阳杜氏家族的演变,探求北朝以来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步伐,或许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1 《元和郡县图志》11《河南道》7。
2 据《元和姓纂》6,唐代杜氏的14郡望为京兆、襄阳、中山、濮阳、洹水、陕郡郿县、安德、扶风、偃师、成都、河东、齐郡、醴泉、河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杜氏郡望虽然不甚明确,但也分京兆、襄阳、洹水、濮阳四部分。宋人陈彭年等所编《广韵》也有杜氏出京兆、濮阳、襄阳三望的说法。可见,杜氏濮阳望在唐代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略同,只是在杜亮之前还有杜模一代,与唐人杨炎所作杜鹏举碑、孙逖所作杜义宽碑同 。
4 《全唐文》422 杨炎《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
5 关于究竟谁是义宽父,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有考,其据《文苑英华辩证》3、杨炎杜鹏举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以杜保为是。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也以模生亮、亮生伽、伽生保。然而《新表》和邓氏的说法均本自杨炎《安州刺史杜公(鹏举)神道碑》。但孙逖《故腾王府谘议杜公(义宽)神道碑》云保生伽,伽生义宽,与《元和姓纂》同。从时代的先后来看,孙逖是唐初人物,且杜伽为碑主之父,所依据的史料应该更直接、更可信。另外,林宝《元和姓纂》成书也早于《新表》、《辩证》。因此杜威后濮阳世系应以杜模、杜亮、杜保、杜伽、义宽……排序为是。
6 濮阳杜氏世系表主要依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有关人物的传记。其中较为重要的人物或史籍记载有歧异的人物有:
杜惟志,武则天时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元和姓纂》为承志,据《义宽碑》改。
杜义宽,大业九年孝廉高第。入唐为县令、王府谘议官。永徽六年卒,年七十二。据《义宽碑》。
杜华,希彦子,见《太平广记》147 引《定命录》。岑仲勉氏认为,据《定命录》所述杜华之官,应与该书作者天宝秘书监赵自勤为同时人(《元和姓纂四校记》)。又据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耀》(见《岑嘉州诗集》卷1,《四部丛刊》本),有“忆昨癸未岁,吾兄向江东”句。按癸未为天宝二年,可见杜华确为天宝时人。另外,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大和 028《强公碑》有“妻杜氏,祖讳不详,皇云麾将军金吾卫大将军;父讳华,成德军驱使官、试太子宾客”。杜氏卒于大和七年。未审与希彦子是否为同一人。
杜万,《全唐文》459 有小传,大历中官员外郎。有《对名田判》一篇。
杜暹,擢明经第补婺州参军,后为安西副大都护、玄宗时宰相。
杜昱,《元和姓纂》6 濮阳望中为承志子,杜鸿渐弟。《旧唐书·杜暹传》云暹“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新表》以杜昱为暹次子,显误。又《唐代墓志汇编》下《唐故大智禅师塔铭》《薛氏故夫人实信优婆夷未曾有功德塔铭并序》,作者杜昱,开元年间历太仆少卿、朝议大夫,守河南少尹。
杜镇,无忝孙。据《唐代墓志汇编》天宝167《唐故济南郡禹城县令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天宝中为朝议郎、行右羽林军胄曹。
杜鹏举,高宗、武则天时期初隐山林,后献诗赋,官至王友、右拾遗。
杜灵瑗,杜鹏举子;杜凤举,杜鹏举次子。出《新表》。傅璇琮《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云:“沈炳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云:‘举字疑讹。’沈氏未言其故。按,据表所载,杜鹏举有子数人,如灵瑗、凤举、鸿渐等。唐人礼法极重,父子名中不应有字相重,此处杜凤举之举字当讹,备考。”
杜鸿渐,开元二十二年举进士,解褐王府参军为太常卿,充礼仪使,秦建二陵制度皆杜鸿渐综正,封卫国公。
杜收,杜鸿渐子,户部郎中;杜威、杜封,杜鸿渐子(《新表》)。又韩愈《顺宗实录》有杜封“故相鸿渐之子,求补宏文生”云云。
7《宋书》65《杜骥传》,《南史》70《循吏·杜骥传》。
8 同上。
9《魏书》113《官氏志》。
10《魏书》113《官氏志》。
11 清万光泰《魏氏补正》,《丛书集成初编》本。
12 关于吐斤究为何族姓氏问题,因载籍不详而众说纷纭。姚薇元认为,吐斤“即独孤浑之省译”( 《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 年)。周一良氏据《魏书》38《王慧龙传附宝兴传》,认为吐斤或许为以地名为姓的塞北高车人(《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之《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另外还有人认为吐斤为匈奴人。此外,北魏拓跋焘部将有吐伐斤,不知是否即吐斤(《宋书》95《索虏传》)。《北史》另外还有吐万、吐突等姓,也是代北胡人。
13 宋刘邠等《旧本魏书目录序》,《魏书》中华书局本附。
14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 年。
15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6月。
16 孙逖《故腾王府谘议杜公(义宽)神道碑》,《全唐文》312。
17《魏书》7《高祖纪下》。
18《新唐书》215《突厥》、216《吐蕃》、222《南蛮》。
19 见注释(5)中杜凤举条。又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云:“杜鸿渐之父名鹏举,父子而似兄弟之名,盖有由也。鹏举父尝有所之,见一大碑云是宰相碑。已作者金填其字,未作者刊名于上。杜问曰:‘有杜家儿否?’曰:‘有。’自看之。记得姓下是鸟偏旁曳脚,而忘其字,乃名鹏举。而谓之曰:‘汝不为相,即世世名鸟旁而曳脚也。’鹏举生鸿渐,而名字亦前定矣,况其官与寿乎!”(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这里,撇开神碑金字等不经之事不论,值得注意的是,唐人也以鹏举、鸿渐父子之名“似兄弟之名”。
20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五《西域传来之画派与乐舞》,三联书店,1990年。
21 唐南卓《羯鼓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22《太平广记》300 杜鹏举条。
23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天宝167《唐故济南郡禹城县令李府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4 《资治通鉴》165 梁元帝承圣三年(554)二月:“魏太师泰(宇文泰)废魏王,置之雍州,立其弟齐王廓,去年号,称元年,复姓拓跋氏,九十九姓改为单者,皆复其旧。”
25 姚薇元云:“以唐世氏姓学之精湛,而姓书于胡姓犹多纰缪。宋代司马光之淹博,而《通鉴》于胡姓亦鲜考证。下迨有清乾嘉诸儒,考据鼎盛,而于姓氏之学,独称衰微。”见《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
26《资治通鉴》119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五月:“是时,魏之群臣出于代北者,姓多重复,及高祖迁洛,始皆改之。旧史恶其烦躁杂难知,故皆从后姓以就简易,今从之。”
27《全唐文》312 孙逖《故腾王府谘议杜公(义宽)神道碑》。
28 同上。
29《旧唐书》54《王世充传》。
30《新唐书》199《儒林传·柳冲传》。
31《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2《新唐书》126《杜鸿渐传》。
33《太平广记》300 杜鹏举条有如下的记载:景龙末,鹏举为济源县尉,一夕暴卒。在冥司,为人“引入一院,题云户部。房廊四周,簿帐山积”,有皇籍、宰相籍。“因引诣杜氏籍。书签云濮阳房。有紫函四,发开卷,鹏举三男,时未生者,籍名已具……"。此事又见《太平广记》135“唐相王条”,出自《纪闻》。
34《旧唐书》98《杜暹传》。
35 同上。
36《新唐书》221《西域上》。
37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8《旧唐书》108《杜鸿渐传》。
39《新唐书》126《杜鸿渐传》。
40《旧唐书》146《杜亚传》。
41 杜甫《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远怀舍弟颍、观等 》,《全唐诗》231,中华书局1974年。
42《旧唐书》147《杜黄裳传》。
43《刘随州诗集》卷1《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四部丛刊》本。
44《新唐书》126《杜鸿渐传》。
45《隋书·地理志》。
46 孙逖《故腾王府谘议杜公(义宽)神道碑》,《全唐文》312。
47《新唐书》126《杜鸿渐传》。
48《唐会要》76《制科举》:“先天二年,手笔峻拔、超越流辈科杜昱等七人及第。”
49 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耀》,《岑嘉州诗集》卷1,《四部丛刊》本。
50《高僧传》12。
51《历代法宝记》,转引自范文澜《唐代佛教》附《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
52《资治通鉴》224 代宗大历二年。
53《旧唐书》108《杜鸿渐传》。
54《资治通鉴》224 代宗大历二年。
55《旧唐书》108《杜鸿渐传》。
56《旧唐书》108《杜鸿渐传》。
57《资治通鉴》108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七月胡注。
分享按钮>>【濮阳氏家谱源流】曹洲濮阳西河靳氏分布
>>【濮阳氏家谱源流】濮阳姓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