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氏家谱源流】公孙源流考
- 中华公孙氏网 2013年7月23日 公孙氏
公孙源流考
赵 振 作
(会宁二中 历史组,甘肃 会宁 730700)
摘要:笔者通过阅读先秦古籍,发现西周春秋时期被称为公孙某的“公孙”并不是姓,而是表示与国君有血缘联系的贵族的等级身份的名号。到战国时期,典籍中虽有公孙某的名称,没有明确说是姓。战国以后,由于血缘宗法社会的解体,人们已经搞不清公孙的本来意义,公孙开始被认为是姓,并普及开来。
关键词:公孙 血缘等级 身份名号
公孙是中国比较常见的一个复姓,其实最初在先秦时期公孙并不是姓,而是一种表示血缘等级身份的名号。
史籍中关于最早姓公孙的记载见于《史记》。①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史记·商君列传》开篇说道:“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仔细推敲,这句话的叙述是有矛盾的,说商鞅有两个姓,一姓为姬,同时又姓公孙。
关于姓,小徐本说文作: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从生,生亦声。
大徐本说文作: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纵观文献,有关“赐姓说”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而且多是周人的追述之辞,应该是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形成的制度。《国语·周语下》:“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左传》隐公七年:“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鲁人尊周礼,深受西周文化的影响。所以直到春秋时期还恪守着周礼,由国君为卿大夫命谥。所以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载:“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亦深受赐姓说的影响。
其实,赐姓说在西周王朝建立以前是不存在的。《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可见上古时代,炎黄的姓并非是受上天之赐,而是因为长期居于某地而来的。各个大氏族、部落之间为了相互区别,均有自己的姓。如夏人姒姓,商人子姓,周人姬姓,秦人嬴姓,齐人姜姓,陈人妫姓等等。另外,在目前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尚未发现有如《左传》中所说的有周天子为大臣“命之氏”的制度。而且,与赐姓说有关的文献都是春秋战国时成书的。诚如朱凤瀚所说,“姓原本是因生而得,本无所谓‘赐’,此所以有皇天赐姓之说,当与西周以后兴起的天命观有直接关系。”[1](p20)
其次,自春秋以上,除了《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此外无有以公孙为姓者。司马迁的说法与《国语·晋语四》“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的记载不同。
在《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中,称公孙某的情况很多,但此公孙并不是姓,所以被称作公孙某的后代并不以公孙作为自己的姓氏。根据《左传》记载列出被称作公孙某的家谱,如下:
宋桓公-------公子荡---------------公孙寿------------------荡虺------------荡泽
宋平公-------公子御戎(子边)--------?-------------------边卬
郑穆公-------公子喜(子罕)-------公孙舍之(子展)--------罕虎(子皮)-----?-------罕达
郑穆公-------公子去疾(子良)-----公孙辄(子耳)----------良宵(伯有)-----良止
郑穆公-------公子发(子国)-------公孙侨(子产)----------国参(子思)
郑穆公-------公子騑(子驷)-------公孙夏(子西)----------驷偃(子游)
郑穆公-------公子平(子丰)-------公孙段(伯石)----------丰施(子旗)
由上边所列春秋时期被称为公孙某的谱系来看,“公孙”并不是公子之子的姓,他的姓与他的祖先是一致的。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浑罕(杜注,即子宽)曰:“国氏其先亡乎!……”
郑国的子产又称公孙侨,因为其父为郑穆公之子----公子国。按照常例,“国氏”,这只有到子产之子时才可以称子产的后代为国氏,而此时子产在世时却被当时的人称为“国氏”,时人并不称其为公孙氏。
又如,《左传》昭公七年: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杨伯峻注,子良,公子去疾。子耳,公孙辄,又称伯有。因其祖字子良,故称良霄为良氏,不以公孙为氏。
再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曰:“郑七穆,罕氏其后亡者也。子展俭而壹。”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郑穆公生公子喜,字子罕,子罕生子展,即公孙舍之。叔向称之为罕氏,亦不以公孙为氏,而是以其祖父的字“罕”作为氏,也不称为公孙某。
由此可见,《公羊传》所说的“孙以王父字为氏”的制度,在当时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
鲁国的仲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也属于这种情况,只不过他们在表示其家族与国君行辈血缘关系前加上了排行。
经过考察,不难发现,只有诸侯之子孙,才可称公子某、公孙某,但是公孙之子却不再称公孙某,基本上都是以其祖父之字作为氏,即《公羊传》所说的“孙以王父字为氏”,姓与祖先相同。实行这种制度的以宋、郑、鲁最多,齐国、秦国也有称为公孙某的,不过由于资料缺失,其世系难以搞清。
按照《公羊传》载春秋时贵族之间实行着“孙以王父字为氏”的传统惯例,到子产的儿子辈才能被称之为国氏。如上举例,与子产同时代的人直接称子产为国氏,这也恰恰说明公孙与公子一样,最初只是用来表示诸侯子孙与诸侯国君辈血缘辈分关系的,并不是氏,更不是姓,而且之中称呼只能中其一生,不能世代如此称呼。因为不管是姓还是氏,都有相对的固定性。制度规定,贵族的氏是以“王父字为氏”的制度的产物,姓与祖先同。在春秋这个看重血统的世袭社会中,贵族的姓与氏,个人是不能随便改动的。如果要改氏,必须经过政府的批准。如《国语·晋语》九载,知宣子将以瑶为后,同族人知果不同意,说如果立知瑶的话,肯定会给知氏宗族带来灭顶之灾,知宣子不听劝告,知果就“别族于大史为辅氏”。可见,个人要改家族的氏号,必须经过官方的批准备案,不能私自随意改动。
那么,春秋时期为什么产生“孙以王父字为氏”制度呢?
笔者以为,这与当时的宗法制度有关。
《仪礼·丧服传》载: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
清儒陈瑶田《宗法小记》说:“诸侯之子曰公子,自卑别于尊,曰别子。”
可见,西周春秋时的公子公孙只是按照其与各国国君的血缘行辈关系所给与的一种表明其贵族身份的称呼,只能用于特定的那一代人,也就是说公子只能用来称呼国君的儿子辈,公孙只能用来称呼国君的孙子辈。公孙的儿子再以他的祖父公子某的字为其氏名,他的姓并没有发生变化,与他的祖父同姓。那么,为什么要用氏名呢?因为西周春秋时期是一个贵族世袭社会,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其余的庶子要分封出去做诸侯。同样,只有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之位,其他的庶子只能做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王子、王孙或公子、公孙就是用来表明他们(庶子)与周天子或与诸侯国君的血缘关系的,目的在 于标明他们的贵族等级身份地位。结合西周的铭文来看,“西周大宗始祖以下第三代(包括始祖)开始分族的制度,至春秋时代开始演变为‘孙以王父字为氏’的分族制度。”[2](p208)因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为了防止统治阶级内部对最高统治权的继承矛盾,所以嫡长子以外的庶子们分封出去,建立自己的宗族。同时,周天子或诸侯承认他们的地位,给与他们一定的特权,他们必须维护周天子或各国诸侯的统治。只不过周天子的儿子孙子被称为王子、王孙,只是与公子、公孙的等级、特权不同,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周春秋时期的公孙并不是姓。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所说商鞅,名鞅,姓公孙氏,又说其祖本姬姓。依照大小徐的解释,姓是表示他出自哪个祖先的固有符号,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商鞅不会有两个姓,自相矛盾。笔者以为司马迁对先秦的姓氏制度搞不清楚了,所以才会出现商鞅两姓这样的情况。实际上,由于商鞅是“卫之诸庶孽公子”,他应该是卫国姬姓的庶出贵族,所以它的祖先可能被称为公孙某,后来的人(包括司马迁)按照汉代人的习惯,以为公孙就是商鞅的姓。可能是是受了《史记·五帝本纪》的影响。司马迁说,“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认为“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公孙作为姓,在五帝时代就存在了。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把五帝、三代之王并入了同一(以炎黄为祖)谱系,卫国始封之君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康叔。按司马迁的观点,周人是黄帝之后,又与黄帝同姓。所以作为姬姓之后的“卫之诸庶孽公子”商鞅,同时又是以公孙为姓氏的。从文字来看,文从字顺,其实大谬!不符合先秦的姓氏制度。
如果公孙是氏的话,则各国皆有以此为氏者,久而久之则会发生混淆。实际上并不是如司马迁所理解的那样。随着“祖迁于上、宗易于下”的宗法等级关系的推衍,公子公孙如果没有才能,就不能取得禄位,照样会沦落到下层社会。这时表明其等级身份的氏也随着湮没无闻,只有祖先赐予的与生俱来的姓了,那也只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的发生。西周春秋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同姓结婚,恶不殖也”。有“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说明平民只有姓,无氏。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由于血缘宗法关系松弛,世袭社会逐渐解体,原来作为宗族核心的大宗也失去了庇族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先秦古姓的弃而不用,其别婚姻的功能自然只能由十来担当。至此,氏的概念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3](p466)原来区别宗族的氏变成了所有宗族成员的姓,现代意义上的姓形成了。由于平民地位的提升,也纷纷以职业、居地名、祖先的名号等为姓,而原先用来表示贵族身份的氏也逐渐与姓合流了,其意义也逐渐无人知晓了。
所以,先秦时期的“公孙”只是宗法分封制下表明诸侯子孙血缘等级身份的称呼而已,只能终其一生,既不是氏,也不是姓。“公孙”是宗法血缘关系下产生的一个专有名词,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血缘宗法内涵与“亲亲”的等级特色。战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姓氏制度发生了变化,加之战国史料“史文阙(缺)轶(佚),考古者为之茫昧”。汉代以降,人们对先秦时期的姓氏制度已经搞不清楚了。就目前的史料来看,《史记》首先记载了公孙为姓的说法,公孙也被误解成为姓,并作为一个姓普及开来了。
注释:
① 《战国策》中已经出现了公孙衍、公孙龙、公孙起、公孙昧等名字,但是没有明确说这个公孙是姓,司马迁在史籍中明确提出了公孙是姓的说法。
参考文献:
[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尹盛平:《西周史征》[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絜:《周姓氏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地址: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历史组
邮编:730700
电话:13830049935
电子信箱:zhaozhenzuo2000@163.com
分享按钮>>【公孙氏家谱源流】辽东公孙氏事迹杂考
>>【公孙氏家谱源流】汉魏时期辽东公孙氏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