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轩辕氏族--轩尚朱初考兼及鄢陵轩辕氏探源纪略

    中华轩辕氏网 2008年11月8日 轩鸿瑞


 
最早见到轩尚朱的名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当时仅是一名县机制砖瓦厂的合同工,在厂办公室任办事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厂办秘书手里见到了一本民国时的<<鄢陵县志>>. 因为在平时我就有一个嗜好和下意识行为,就是喜欢在任何罗列有姓名的文籍中寻找轩姓族人的名字,甚或是一个轩字。所以,志书上的一个轩字使我眼前一亮.细辨,在鄢陵历史名人的举人栏中记有:轩尚朱, 壬子举人,庐江县知县.我看后非常惊喜,记得儿时,父亲在手把手教我写字时曾对我说过,咱现在写姓轩、说姓轩,实际上是姓轩辕,是两个字的姓,是轩辕黄帝的后代。轩辕黄帝是中华开国第一个黄帝。他的官当的太大,象一棵大树,罩的小树很难长起来了。所以,轩姓的人虽然也都聪明善良,但能当大官的人就很少。他又说,你的老老爷(即高祖)是父子秀才,这对我们轩姓来说已是很少有的了。。。而此刻,却真没有想到,觉得秀才已是轩姓了不起人物的我,却无意中发现了在鄢陵历史上,竟然还出过这么一个轩姓举人(我甚至联想到了范进中举),实在教人喜出望外。当时,我不忍释手地细细翻阅那本志书,试图找到更详细的记载,然而却别无所获。
后来,我被调到了县计生委,下乡的机会多了,特别在转干进班子后,好多年一直分管宣传和人口统计.工作性质的决定,使我几乎先后跑遍了鄢陵县的全部382个行政村.下乡期间,我无不留意询访轩姓族人支派源流以及对轩尚朱其人的传闻. 我所询访到的情况是:
在整个鄢陵县境域中,居住有轩姓族人的村落主要有四个:其一,县城东北隅安陵镇轩岗村,现居约30余户。该村族人传说,该村始祖迁来很早,东乡很多地方的族人都是从轩岗迁去的;其二,县城西北二十里东庄头村,现居约50余户。该村族人传说,始祖茔前原有一通墓碑,碑板于1958年前被毁,只记得碑上刻有"轩三公"三字,名讳失传。该始祖排行老三,和老大老二一同迁来,分别落户于轩岗、张潘、庄头三地;其三,县城西南二十五里大马乡龙马村,现居约30余户。传为迁自轩岗;其四,县东南60里孙老庄村,现居约百户左右,亦传迁自轩岗。另在马坊乡周陈乔村和陶城乡扶齐村也分别居有三 、两户的散居。四个较大村落的族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一无宗祠,二无谱牒,三无碑匾,甚至连历史传留下来的一纸史料也访不出有人存放。当然更没有访到能确知轩尚朱其人者。唯在轩岗访询耄耋高龄老人轩兆坤时,听他讲述了一个上辈人口耳相传的故事:说是很早以前,从轩岗迁到"东乡"轩姓族人的一位后人考取了功名,一干人马到轩岗祭祖。当时,轩岗族人贫穷如洗,别说搬不出让人家落坐的桌凳,就是烧一锅茶(白开)水也是困难的,所以那一干人马就又回东乡去了。这个故事有无讹传之处,是否和轩尚朱有关,使人心存疑窦。
直到2003年年初,一次带孙女到好几年没曾去过的鄢陵塔下游玩,蓦然见到塔前巍然圪立了两通石碑,这是前些年所没有的:一新一旧,旧碑在东,新碑在西。素喜浏览文字尤其是碑文的我,不自主地又趋身碑前。新碑简体行书,清晰易识,是鄢陵县政府于1997年整修该乾明寺塔的记述文字;旧碑残破斑剥,字迹模糊,并装有钢筋护拦 。见此等古朴敝旧的文物,更激起了我探究的兴趣。真没想到,攀栏仰观,首先赫然映入眼睑的竟是"轩尚朱"的名字。那一刻,我激动得心跳加剧,似乎感到了胸口发闷,对着碑的最右两行字" 鄢陵縣乾明寺創建浮圖圍廊記"和"鄉進士仁山軒尚朱撰文"凝视了许久许久。后又在文末看到了此碑系明代"隆慶元年春三月吉旦立 ", 这真是踏破铁鞋呀。我不禁肃然而立,对着巍巍雄碑,如睹先祖尊容,深鞠三躬,以示敬意。后经了解,原来这通碑是不知多少年前,被寺侧的一户人家从地下挖出并被用作了铺门石,近年才被县文化部门发现立起来的.祸兮福兮,若非如此,此碑恐怕或早在文革中被毁掉,或纵然不毁,风雨剥蚀也会使字迹更加难辨了。
细细拜读碑文,"乡进士"三字使我思考良久,<<鄢陵县志>>把轩尚朱归入了举人栏,莫非是漏记了进士身份。但由于自己历史知识的疏浅,对乡进土的含意和它与同碑文中赐进士的异同,一时还难以确释。
两年前,我脱羁公务,一身轻松。没想到这时,作为我,一个一向鄙弃网络、近乎对新事物僵化的老翁,竟被晚辈"诱"教成了"网虫",且从此闯入了追根溯源、寻宗联亲的新天地。记得,初登QQ便取网名为"轩姓墨子"和"轩轩",查阅问题所输入的头两个字便是"轩姓"。自然,从此也便在未曾谋面的情况下"见到'和结识了诸多族亲。其间,就碑文一事,我曾偕由网上得识而专程来鄢访亲的长葛县烟草局族人轩玉民到塔前拜读过,也给当代我族联谊事业的"中坚"轩强介绍过。他们一致认为,这个碑文是至今所发现的,我轩姓族人所撰写的,时间较早又较完整的文章之一,非常珍贵。轩强还特嘱,希望能把碑文抄下来或最好是拓下来.可惜 由于碑文字迹残损过重,我又缺乏拓印技术,只好攀上爬下地抄录了一遍,后又请了两个曾是教高三语文的老友同样攀上爬下的校核了两遍。尽管如此,还是有两个字不能确识,兹照录如次:
鄢陵縣乾明寺創建浮圖圍廊記
鄉進士仁山軒尚朱撰文
邑庠生右川陳尚仁書篆
佛氏之說先賢論之详矣我 明典制沿前代故佛寺得遍天下在两京为尤侈按浮图之建始于阿育王盛于梁魏隋唐之间如瑶光永宁之建浮图掘地筑基下及黃泉上凌霄漢鈴鐸聲聞駭人心目矣本縣乾明寺浮圖乃創于隋仁壽四年迄今千載巍然雄鎮一方地里家謂為吾鄢文筆兆啟科目大司寇劉公撰論信不為誣予垂髫借讀梵宮見殿宇傾頹僧房敝毀衲徒老者病餓物故少者乞丐轉徙浮圖圍基磚圮見者慮傾每造寺止聞風動琅璫而已奚有于廊又嘗怪昔之論者謂佛樂也今曷厄于鄢哉有僧續暹偕徒宗林駐錫睹寺廢墜痛教弗行乃滌浴心行申五戒守五要絕六根靜求沙門法昕夕焚誦為 國祝釐時則整新殿宇增飭僧房手植松柏數百株于階前誓心重修浮圖懇祈今水□汲泉梁君祖母孫太儒人施金若干兩命其家嗣封君蘭溪翁約眾捐金若干兩創建圍廊若干楹內塗諸天佛像外飭金碧丹堊棟宇輝煌鈴鐸振響稱鄢首寺焉每一造遊見殿宇巍峨浮圖壯麗僧徒焚誦樂奏聞于遠邇且松柏郁蔥鵲巢鶴鳴者聲雜音樂固鄢勝概也而倦遊者忘歸或談苦空僧有不慚于支遁者回視昔日寺宇之廢墜僧徒□凋乏迥然頓異不二十年間寺之廢興僧之复盛固時之豐歉人之敬怠而凡好沙門貴慈悲者則釋教始行適以勸誘愚俗使知向善耳豈俗有意于其間哉夫殿宇以妥法像浮圖以藏舍利浮圖而圍廊其所以永妥舍利奉佛教者誠至矣非勸善之機耶廊成梁君託予為記迺述其藩以記歲月云
隆慶元年春三月吉旦立
賜進士第知鄢陵縣事今陞大理事評事張希稷 主簿薛瑞 儒學署教諭事徐弘箕 訓導周書李恪
賜進士第工部營繕司主事邑人汲泉梁策
此后不久,为了进一步核对尚朱公所撰碑文和期冀查阅到更多的包括轩尚朱在内的鄢陵族人信息,我通过一个在档案局任局长的朋友,借出了鄢陵的全套县志。经两天的翻阅检索,竟没有在文献志中发现该篇碑文的记载。但聊可慰怀的是,除又看到了关于轩尚朱的前述记载外,又在清乾隆时代的孝友栏发现了关于轩岗村轩辕大成的记载,和文献志卷三十一人物志耆寿栏,清咸丰元年(1851)关于孙老庄村轩有鄰的记载,另在鄢陵文献志的"参阅校对抄录采访"人员中还发现了一个鄢陵藉人轩冕的名字。后来,为释读尚朱公碑文,我专程拜访和请教了文化馆一名资深的、多年前曾编审过鄢陵文化志的老馆长 。我让他释读碑文后,他一时惊愕,说现在看来,这个碑文相当重要,前几年编写文化志和写鄢陵塔介绍文字时,没有对该碑文认真研读,以致出现了一些疏漏和讹误。。。
与此同时,轩强和睢县轩老家我族年轻精英轩威等也在广为搜寻族人的历史资料.在他们查到的大量的珍贵史料中,也有关于轩尚朱的信息,如:
——轩尚朱 明朝万历庐江知县。字宗姚,甲午举人,候选教谕。〈〈庐江县志〉〉
——史载:明万历初知县轩尚朱、李旸吉相继将土城墙改用砖砌,墙上阔6尺,下宽9尺,高1.5丈,周长852丈。。。
2007年,当轩强把重新影印的睢县<<轩辕氏族谱·首卷·>>寄达之后,我如获至宝。当即沐手恭阅,又惊喜地在贞观徙 睢轩辕氏第二十二世,发现了轩尚朱的名字。族谱记载,尚朱父名至善,生子五:长子大顺,字宗文,明庠生(其子孙传承甚藩、甚悉);次子尚朱,字宗尧,甲午举人,候选教谕, 配宋氏 ,继王氏, 生子一, 名佩 ;三子公文,庠生,生子一,名伏;四子公鼐,贡生,生子二,长修次丙;五子公礼,增生,生子一,名信。除尚朱长兄外,其余包括尚朱在内的兄弟四人,皆从其孙辈失记传承.并且我还发现,在二十二世的十八人中,都有子辈记载,而在二十三世的三十人中,竟有二十四人无子辈及其以下记载,二人无孙辈及其以下载。也就是说,该辈只有四人在老家的传承记载甚悉。我以为,三十人中仅四人有传承的这种反常情况,很难一慨以无后论之,极有可能是由于大的天灾人祸(比如李自成起义之前若干年的饥荒和起义过程中若干年的动乱等)造成了这个时期族人的大量外迁。又因当时的世情荒乱、信息难传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外迁族人的嗣传情况,在老家人接续族谱时已很难确知,故而阙如。然而,具体何因、某人某支都徙迁何地,却概在谱中失记,致成阙疑。
值得庆幸的是,2008年3月下旬,我应轩强和轩威之邀,第一次回到了思望已久的睢、柘老家。在那里,我切切感受到了族人的热忱,那种不须客套、寒喧,一见就如自家兄弟叔伯久别重逢的激悦和亲密无间的情感,是在其它任何场合所难以体味得到的。在族人的引领下,我们拜祭了贞观徙睢轩辕氏始祖豹公之墓和几个青史留迹、名位显赫的宗祖龙牌,瞻仰了古老的匾额和文物,研读并拓印了数通或清晰或斑剥的珍贵碑文。同时,还参与商讨了老家戊子清明拜祖的一些事宜。其间,在睢县轩老家刻于清咸丰年间的一通<<源流支派>>碑上,我惊喜地发现了震撼人心的"鄢陵"二字。老家前次续谱的骨干理事敏长、纯信等,都直替我高兴,说我此行收获不小。甚至纯信还情意切切不无自责的说,见到你,想到鄢陵族人,我觉得好伤感,因为上次老家续谱是我负责派人联络的,怎么就没有联系上鄢陵呢,真遗憾!我说,不管是老家人寻访到游子,或者是游子寻访到老家,或早或迟,其浓浓的血缘亲情都是一样的。那时,我默默地想:此时此刻,"在天先祖当笑慰,星散子孙已互知,岁月沧桑枝繁茂,盛世喜逢亲聚时!"
经过上述持续多年的询考,现综合各种资料和各方意见,仅对轩尚朱其人和鄢陵轩辕氏本源情况归纳如下:
一、轩尚朱,字宗尧,号仁山,为鄢陵人。从他文中"吾鄢..."和"予垂髫借讀梵宮見殿宇傾頹..."看,他从小居住和生活在鄢陵,是随其前辈由祖藉睢州迁居鄢陵的,乃贞观徙睢轩辕氏第二十二世后裔无疑;
二、轩尚朱应为举人。经查阅资料甚至包括点击百度确定,碑文上"乡进士"即是举人的别称。
三、轩尚朱中举时间似应为甲子年。经查,写碑文时间为丁卯(公元1567)年,而之前的甲午为公元1534年,早于其著该文时33年;<<鄢陵县志>>记载为壬子举人,壬子为公元1552年,早于其著该文时15年;壬子之后,推出了一个甲子年,为公元1564年,早于其著该文时4年。我以为,因该文中没有冠以庐江县知县之官衔,说明他在著该文时可能还没有任庐江知县。按距著文时之长短说,中举15年或更长时间还没外任似不可能。所以我以为,甲午、壬子似为甲子之误,但这也仅属臆测,不可定论,存以待考。
四、轩尚朱居鄢何地,后代传承和徒迁情况如何均尚难确知。我推断他可能居于轩岗,因轩岗距乾明寺仅二里许,其它三个轩姓村落距县城均在二十华里以上,一个相距于该寺二十华里以上的"垂髫"幼童,似不可能远赴该"梵宫""借读"。另外,关于中功名祭祖之说,如发生在轩尚朱身上(因鄢陵轩姓,史上中举以上的仅其一人),是否会是因为轩尚朱之"祖"其实在"东乡",而使那一干人马转赴东乡了呢?中了功名专门祭祖的团队,如果确知其祖在某地,他们会因族人家贫而"罢祭"吗?
五、经查,轩尚朱所撰此碑文<<鄢陵县志>>确属失载。古碑巍然屹立,碑文县志失载,这应是一个大疏漏,拟建议补载之;
六、<<鄢陵县志>>中关于对鄢陵乾明寺塔(即浮图)明代的这次大修的阐述,起码在筹资情况和开、竣工时间上有不确和讹误之处(拟将另文详论)。轩尚朱所撰碑文的再现,对纠正讹误显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七、如轩强等族亲所言,此碑文是轩姓祖辈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章之一,是我族之光耀,对我族人而言更当弥足珍贵;
八、鄢陵轩岗等四村轩姓族人皆本自复姓轩辕,为贞观徙睢始祖轩辕豹公之传人:理由之一、睢县轩老家古碑上有族人流徙"鄢陵"的记载 ,这里"鄢陵"二字,其包含的地域虽显宽泛,但鄢陵轩姓族人却主要集中于轩岗等四村,而四村轩姓族人又同属一脉。因为按庄头、轩岗本为兄弟说当属一脉,孙老、龙马皆迁自轩岗说更属一脉,由此可断,鄢陵轩(即轩辕)姓始祖所自,本在睢州;理由之二、轩岗在清乾隆年间正式载入县志的族人大成即以轩辕姓书之,且今之轩岗,其墓尚在;理由之三、轩尚朱在鄢虽无传承记载,但他在睢老家家谱和鄢陵史藉的记载,已清楚说明了他和他的前辈族人迁徒的脉络;理由之四、在我幼小的时候,我老家旧宅老瓦房房顶塌落,废墟中曾见到过一个残破不堪的线装纸本,本皮上依稀写有轩辕二字,估计可能是两秀才(且在前年修路迁其墓时,还发现了一个帽顶子)散失在老棚子上的遗物,这也可以视为,东庄头一支族人正如先辈传说,是轩辕后裔的佐证。
因才疏学浅、资料溃乏,所述以上观点,断难避免讹误之处。姑录于此,聊以待族亲和方家正谬。


分享按钮>>中华轩辕氏族--鸿瑞老先生及诸宗亲赞维克君善举
>>中华轩辕氏族--戊子年中华轩辕氏祭拜会拜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