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氏网新闻】长岗(下):“一簏廉使”轩輗耀轩辕
- 中华轩辕氏网 2015年10月8日 马学庆
“记住商丘美丽乡愁”系列之二十一
长岗(下):“一簏廉使”轩輗耀轩辕
2015-10-08 08:57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页面功能 【字体:大中小】 【关闭本页】
http://www.sqrb.com.cn/news/2015-10/08/content_2440243.htm
轩輗像
轩辕氏族谱
商丘网讯 轩辕氏自古人才辈出,自东周始,历代皆有名人,如春秋时期有轩虎,汉有谏议大夫轩和,唐有名将轩辕豹、道士轩辕集,宋有轩彦绩、轩辕损,明有轩茂良、轩尚朱、轩輗,清有进士轩辕允、轩辕圻、轩辕胤、轩辕诰,近代有轩辕珂等。但在正史中有长篇传记者,仅有明代的轩輗。 轩輗为轩辕氏历代宗亲中影响最大的名人,由他可以探索轩辕氏家族的播迁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轩辕氏睢鹿世家(主要包括睢县、柘城、鹿邑、太康等地轩辕氏)。轩輗祖籍睢州长岗轩老家村,其祖父轩辕秉彝元朝末年从睢州轩老家村迁居柘城县,其父轩贵从柘城县迁居鹿邑县。所以在《明史》中记载为轩輗归德府鹿邑人。轩輗一支形成鹿邑轩辕氏望族。《明故处士轩公墓志铭》所载轩仝“其先鹿邑人也”,“高祖讳贵迁寓柘城,以曾祖輗,登永乐进士”。这里反映鹿邑、柘城、睢县之间的关系。河北轩辕氏有族谣:“我家先祖讳惟行,鹿邑城内有门庭。”他们以轩輗(字惟行)为祖,说明有轩輗后人从鹿邑迁至别处。
清光绪《睢鹿世家轩辕氏谱》收录的谱中名宦有:明江西瑞州府照磨轩和、明刑部尚书轩輗、清直隶广平知府轩维名、清江西兴国县知县轩冕、清江南扬州府江都县知县轩辕易、清遂平县教谕轩辕思、清内阁中书(舍)人轩廷葵、清广东惠州府长宁县知县轩辕诰、清山东曹州知府轩玉龙。反映出在明清时期,以睢县为中心的轩辕氏家族中名人辈出。
明初,轩辕氏为避朱元璋之讳“元”,将姓氏“轩辕”去“辕”简化为“轩”,所以轩輗的祖父姓轩辕,其父及本人则姓轩。一直到现在,轩辕、轩作为姓氏是通用的。
轩輗生平事迹 明一代廉吏著世
古人曰:“廉者,政之道也。”为官清廉与否,历来关乎国家的兴衰、政权的得失、个人的毁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吏不清平,则治道衰。”所以清廉之官为世人所尊崇。明代轩辕氏家族中一位廉吏因此而名垂千古,至今其清名仍为世人广为传颂,他就是——轩輗。
轩輗,字惟行,号静斋,明代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中甲辰科三甲56名进士,授行人司副,后累官至刑部尚书。历经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英宗六朝,一生为官清廉正直,多有政绩。以“一簏廉使”享誉后世,备受世人尊崇。
据《明史·轩輗传》载,轩輗的清廉出名是在他首次担任御史的时候。由于政绩突出,轩輗由行人司副任上转任御史,到淮上催粮。在这年冬天,轩輗在乘舟途中不慎落水,衣服尽湿,可他的行李中竟没有一件可以替换的衣服,到地方上后,他只好裹着被子接见地方官员。地方官员要为他赶制一件用来替换的衣服,被他言辞拒绝,只能等旧青布袍烤干之后才穿上。从此,轩輗廉使的清名就广为传颂。
明正统五年(1440年),政绩突出的轩輗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刑法风宪。浙江为富庶之地,历任官员素来奢侈浪费。轩輗到后,决心力戒矫之。他一年四季皆穿一件摞满了补丁的青布长袍。在家中所食皆是素食,即使这些素食也是其夫人亲手所为,一如常人之家。即使家中有客人到,加上一盘豆腐或一盘小鸡,即是极高的待客待遇。轩輗在与同事就食工作餐时也规定,就餐要自己掏腰包。三天方吃一次肉食,而所买肉不得超过一斤。同时,他从不与没有操守的人来往,讨厌吃吃喝喝之风,拒绝吃请,如果参加了真正拒绝不了的吃喝后,他便抚着自己的肚子愧疚地说:“这里面有赃物啊。”由于他身体力行,浙江的吃喝攀比之风大为改观。《明史》称其“居官清廉,一方大治”。
轩輗居官清正廉明,不治家业。所以在他任浙江按察使任满回朝时,所有行李只装满一竹筐(簏)。明英宗得知后,在召见他时问:“浙江有个清廉的官使,离任时行李仅一竹筐(簏),那人就是你吧?”轩輗洒然一笑。于是,轩輗以“一簏廉使”享誉明朝,与耿九畴齐名,《明史》称廉必称轩耿。
此后,轩輗历任浙江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兼南京粮储等要职。《明一统志》卷二十七:“(轩輗)起都察院左都御史,历六年,前后所上三百余疏,皆关军国大计。”其一生清廉耿直,剔蠢锄奸,政绩卓著。《明一统志》卷三十八云:轩輗“俸资之外,一毫不取”。《归德府志》卷二十四:“所至山岳动摇,豪猾屏息。”
正是因为轩輗对己严,对奸臣严,对国忠,以至于轩輗致仕之后,仍被召回。《今献备遗》卷十三载,轩輗“天顺初,召为刑部尚书,数月以疾致仕。上复念之,问李贤,对曰:輗素行海内,共知冉召为左都御史,复总理南京粮储。輗律己甚严,居南都闭门谢客,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处一室,朝服端坐,终事竟归,不告于同事者,同事者亦不乐与处皆避去”。《古穰集》卷二十六也谈及皇帝对轩輗的念想:“因礼部缺人,召至京师,上怜其衷命,为南京刑部尚书,且曰:遂其优闲可也。初,轩在刑部数月,因疾作恳乞致仕还家,后每念輗之为人,亦不易得贤,因曰:二人素行,海内共知。”由此可知,轩輗虽已退休还家,还因其忠君耿廉,而得皇帝思念。历史上,因耿廉而得到这样的结果实不多见。
轩輗于天顺八年(1464年)以年老多病告老还乡,抵家即卒,敕授太子太保、光禄大夫,谥介肃(《轩辕氏世系河南唐邑》)。他在临终前告诉他的儿子轩维名说:“吾食吾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尔等日后入仕,切记洁身自好,要清廉自律。”明英宗闻之后,甚为感动,亲自下旨在其故里归德府鹿邑县兴建“轩公祠”,下令当地官员春秋两季祭祀轩輗。《明史》的纂修者这样评价轩輗:“得百轩輗,而天下不足以治,况三百年而仅一轩輗乎!”
轩輗故里之争 南守祠堂北守坟
《明史》记载轩輗为“鹿邑人”,因此明清《鹿邑县志》载其事迹当属常理。1992年版《鹿邑县志》在“人物篇”中有“轩輗”条,并称他为“县西轩庄(今赵村乡轩庄村)人”。反映他的故里,在今周口市鹿邑县赵村乡轩庄。
但是翻开清光绪《柘城县志》,在《人物志·流寓》中,亦有轩輗的事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轩輗本是睢州长岗轩老家人,其祖父轩辕秉彝元末从睢州迁居柘城县轩庄(今属张桥乡)“寓居”,轩輗幼时随父亲轩贵在此居住读书,因不是原住民,因此称“流寓”。后来,轩輗又随父亲迁居相距不远的鹿邑县轩庄(今属赵村乡),因此他中进士时籍贯为鹿邑县,《明史》便记载他为鹿邑人。
再翻开清乾隆《归德府志》,在《人物志·乡贤》中,亦有轩輗的事略,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明清时期鹿邑县属于归德府(今商丘市)辖县,轩輗为鹿邑县乡贤,因此亦为归德府乡贤,这也是同属归德府属县的商丘县人沈鲤、宋纁和宁陵县人吕坤称轩輗为“同乡”并为之赋诗作记的重要原因。
轩輗从睢州迁居柘城,再迁鹿邑,形成了轩辕氏的一支睢鹿世家望族。去世后,在鹿邑敕建有“轩公祠”。清康熙《鹿邑县志》县城图中,文庙西侧有“轩公祠”。该书卷之二“祀典”有“轩公祠:在县治东,为刑部尚书轩輗建,兵燹后旧址仅存茅屋数椽,碑记被流寇残毁,祀田为不肖者盗卖,知县吕士鵕为之整理,复旧,题其额曰:勳垂奕世。”清光绪《鹿邑县志》卷三“建置”对轩公祠载:在县治东。祀刑部尚书轩輗,流寇之乱,旧址仅存,祀田亦为人盗鬻,知县吕士鵕,董理复旧。”该书卷十一下提到清乾隆三十九年“轩公祀田碑”,说明在明代至清光绪年间,轩公祠基本上在县城内有所保留,还有碑刻。
轩公祠在鹿邑县,轩輗墓却在柘城县,因而有“南守祠堂北守坟”之说。关于轩輗的墓葬,《鹿邑县志》均无载。清光绪《柘城县志·陵墓》却明确记载:“都御史轩輗墓:在城西南三里。”《归德府志》卷三十三:“左都御史谥介肃轩輗墓:在柘城县西三里。”1991年版的《柘城县志》在“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表”中标注“轩輗墓:在邵园乡郡园村北”。 轩輗住在鹿邑,为什么葬在柘城呢?墓主为轩中规的《明故庠生独岗轩君墓志铭》载:“因柘邑有族祖名臣轩公輗之御葬土田在,遂补为柘庠弟子员,既而以道远不便,定省寻政入睢庠,睢之士论谨厚者,内以君为是。”这里讲道轩輗葬在柘城的原因,是因为柘城有轩輗的“御葬土田”,但轩中规因家居睢县而为睢县庠生,并终葬于睢县。可见睢县、柘城、鹿邑三地轩辕氏关系,非同一般。
轩輗纂修家谱 归德名人作记颂
轩輗是中国历史上除黄帝轩辕氏之外,轩辕或轩姓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所以被于谦称之为“文臣如轩輗者宜用巡抚”。清康熙《鹿邑县志》卷五记载,轩輗的祖父轩辕秉彝、父亲轩贵,均受赠资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轩輗之子轩维名,“字克清,以父輗荫,任北直顺德府广宗县知县”;孙轩冕,“字服周,号文通,以礼记中辛卯科,任江西兴国县知县,卒于官”。周口市博物馆现存诰封轩輗父母圣旨一卷。
轩輗在明朝重修了轩辕氏族谱。据1986年新修撰的《睢县轩辕氏家谱》记载,自唐朝至宋朝,由于多次战乱与黄河水患,轩辕氏家谱全部丧失。明永乐年间,轩輗这位“清操闻天下”的尚书公主持修谱,才使轩辕氏家谱得以重新整续。当时,轩輗并非睢州人,而是柘城人。
轩輗的事迹为世人尤为同乡所称道,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载,明代归德府沈鲤有《咏都御史轩輗祠堂》诗:“玉器竹笼事有年,至今祠宇始巍然。蘸楼西倒池边影,泮水常连阁上烟。任旧枣阳袁大尹,春新关里映飞仙。伴香鼎礼先都悦,尽是尔等俭俸钱。”商丘县宋纁有《轩公祠田记》:“公鹿产后卜居柘城,故两邑俱有祀田:在柘城者二百亩,在鹿邑者八百亩,岁蠲其租。”宁陵县吕坤有《轩辕公祠堂记》:“今大学士归德沈公鲤,时为礼部尚书,念轩辕公吾同乡名卿也,慨然以谏章是请,上允命。鹿邑令袁卓如购地为祠,正堂三楹,后楼三楹。”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2016年庞氏家族年度挂历内容征集
>>书法家弓彦涛10月10日将在山西临汾举办诗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