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干氏家谱源流】段干氏迁徙分布

    中华段干氏网 2013年9月24日 段干氏


段干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六十六位门阀。

据史书考证,段干木是段干氏的始祖,出自战国时期的魏国,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魏国当时在今山西省芮城及以北地区,因此段干氏首源地应在山西,后来逐渐向东播迁。段干氏望族出扶风郡、鲁郡。

段干氏,其渊源在历史上一直是最含糊的姓氏之一,有两种主流说法:

第一种:

段干氏与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颇有渊源。“段、干”本来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两个邑名。根据史籍《史记·老子传》中的记载,老子的孙子叫李宗,是魏国的大将军,先后受封于段、干两个地方,故而得复姓,称段干氏。近有学者认为,段干氏不见得就是李宗的后裔,因为“联邑为氏”的现象在历史上很稀少,且在李宗分衍的姓氏中绝无仅有,因此不能因李宗先后有两个封邑,就认定段干氏就是其后裔“联邑为氏”的结果。此说很可能是一种宗源无考而产生的牵强之说。

第二种:

段氏起源于姬姓,姬姓的始祖是黄帝。黄帝打败蚩尤后,为他的二十五个儿子中的十二个分封了不同的姓氏,其中就有姬姓。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黄帝的第三十一世嫡孙郑武公(姓姬,名掘突),他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二代君主。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生二儿子叔段时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没有答应。叔段与姜氏合谋,并准备袭击庄公。庄公获悉后派兵讨伐。叔段大败,逃到一个叫共这个地方,所以叔段又叫共叔段,共叔段的后代为了记念他,把姬姓改为段氏。传到第五世,为段干木,由此产生了段干复姓。

段氏先祖世系:黄帝(姬姓)→玄嚣→娇极→高辛(帝喾)→后稷→……→西伯昌(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姬静)→郑桓公(姬友)→郑武公(姬掘突)→共叔段。

共叔段到段干木之间的世系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古本段氏家谱都有相同的记载):

第一世:共叔段为段氏始祖。生子公孙滑(春秋时期)。

第二世:公孙滑。公孙滑生子定叔(春秋时期)。

第三世:定叔袭封一世卿(由周惠王郑历公请命王诏),生子段规(春秋时期)。

第四世:段规因为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承相,生子段干木(战国时期)。

第五世:段干木为战国初期魏国名士,名声很高。生子段復环(战国初期)(一些家谱中记载为第七世,前面还有段丰、段涓两世)。

第六世:段復环任举参大政、拜国相。生子段薜(战国初期)。

……

第十五世:段颖

……

第十七世:段韶

……

第三十四世:大理国第一世王段思平。

姬姓段氏家族分为四大分支:

1.段干木分支:

段干木,为共叔段第五世孙,其后代久居关外,受北方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父子名字中第一个字都相同。后人误以为是段干氏。加上老子之后李宗封地于段、干两邑,后人将人名和地名混为一谈,遂将段干木误为老子之后。

2.大理段氏分支:

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并不是“段思”氏,而是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姓名中的习俗。由此,有些学者以此证实:大理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甘肃武威在公元前后的一、两百年,确有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段氏先祖久居于此,所以也有这样的习惯,同样段干木的一些后代,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中原汉人的学者,搞不清这种关系,以为是“段干氏”。所以把段氏分成了段干氏和段氏,实际上都是段氏,只是说,有些段氏迁居在西北方,慢慢地受此习俗的影响。从历史资料上看,那时段氏实际向西迁移。

3.鲜卑族或北方少民族分支:

汉朝以前段氏在北方有很大的名望,当时居住地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从共叔段到他的的第十五世后裔孙段颖任武威太守,已经历了几百年,几十代,段氏子孙散居于北方。一些段氏后裔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夷化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这是这正常的,但却不是段氏的起源。而是一个分支。如:《姓氏寻源》、《辞海》等资料所载,鲜卑人檀石槐之后段务目尘、段匹石单等西晋时受封领地,族人多段氏。

4.共叔段的直系分支。

又如: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并不是“段思”氏,而是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族)姓名中的习俗。由此,有些学者以此证实:大理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甘肃武威在公元前后的一两、百年,确有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段氏先祖久居于此,所以也有这样的习惯,同样段干木的一些后代,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中原汉人的学者,搞不清这种关系,以为是“段干氏”。所以把段氏分成了段干氏和段氏,实际上都是段氏,只是说,有些段氏迁居在西北方,慢慢地受此习俗的影响。从历史资料上看,那时段氏实际向西迁移。

要分析段干氏的来源,先从大理段氏姓名特点开始分析:

在段玉明《大理国段氏为云南土著说质疑》中说:大理国段氏实行父子重名与连名制。所谓重名制,指其命名世代以一字相重,“思”、“素”、“正”、“智”即在其王室命名中反复被用。有时有重,有时没有重。重名习俗,渊源于我国古代西北的氐羌。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大理段氏来源于西北的甘肃武威。《资治通鉴》载甘肃武威太守段颖:“段颖击破之,追至罗亭,斩其,酋豪以下二千级,获生口万余人。三月,沉氐羌寇张掖、酒泉。”《晋书》也记载:“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其辞曰: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终于复败;段颖,临冲,自西徂乐。可见甘肃武威的段氏后裔长期生活在氐羌之地。受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影响。采用了父子重名制。

据云南腾冲段氏家谱中记载可知:段颖的孙子是段昭,段韶下传11世就是云南的南诏大将段俭魏,段俭魏再下传六世,就是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由此可以推测,段韶到段俭魏之间也应该有重名制。而段干木的其它后代,也可能是父子重名字。《三辅决录》说:“段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为段氏。”间接证明了段干木的后代是生活在关外的,也就是氐羌之地。这与《四川段氏家谱》、《湖南武冈段氏家谱》等等很多谱中记载的,段干木是共叔段的后代,段干木有的后代段颖生活在氐羌民族的地区甘肃武威,相吻合。

证明段干木不是段干氏的理由:

1.很多段氏家谱记载段干木是共叔段的后代,有详细的世系。《段氏家谱》

2.段干木的一些后代生活在氐羌之地,或氐羌之地的边缘。《三辅决录》,《段氏家谱》

3.氐羌民族采用父子重名制。《民俗》

4.段氏因此受影响采用父子重名制。(远在云南的大理段氏,段干木的后代)《大理段来源考证》

5.段干木的后代有一些也受影响采用父子重名制,称作段干□,或别的字相重。《史记》,《大理段来源考证》

6.父子联名的段干某被误为段干氏。

7.段干氏现在绝迹。

8.还没有发现自称老子之后的段氏,能提供出老子到段干木之间的完整的世系,也说不清段干木是老子的多少代后裔。

……

以上两种说法何为准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分享按钮>>【段干氏家谱源流】段干氏姓氏渊源
>>【段干氏家谱源流】段干姓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