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氏家谱源流】西门姓氏渊源
- 中华西门氏网 2013年12月4日 西门氏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郑大夫居西门,因氏焉。”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夫居住在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的西门,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卫国大夫石厚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石厚,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是姬州吁的心腹臣子,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卫州吁之乱”的核心人物。
春秋早期,卫国第十一代君主卫庄公姬扬有三个儿子:长子姬完、次子姬晋,三子姬州吁。
姬州吁生性暴戾好武,善于谈兵,因此深受喜欢以强硬实力治国的卫庄公之喜爱。不料姬州吁就此竟然为所欲为起来。
当时,卫国大夫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他对姬州吁的作为很不满,曾忠言直谏卫庄公:“臣闻爱子,教以义方,费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并以“六逆”、“六顺”陈之。然而,卫庄公溺爱小儿子姬州吁,根本就不听忠言,对姬州吁听之任之,终于埋下了祸根。
卫庄公逝世后,长子姬完继位,即卫桓公。卫桓公生性懦弱,大夫石碏知其作为不大,便告老辞朝。没有前朝重臣的监管,姬州吁更是肆无忌惮,骄横奢靡。
石碏有个儿子叫石厚,聪明已极,却不学好,他与姬州吁交情甚密,时常并车出猎,肆意所为,以骚扰百姓为乐。石碏曾鞭责其子五十下,禁其于府中,不许出入。然而石厚却越墙逃出,干脆住进了姬州吁的府中,竟不再回家,从此二人更加打得火热。石蜡也无可奈何。
原来卫庄公的夫人乃是齐国东宫得臣之妹,名曰庄姜,貌美而无子。次妃乃陈国之女,名曰厉妫,亦不生育。厉妫之妹,名曰戴妫,随姊嫁卫,生下的就是长子姬完和次姬晋。庄姜性不嫉妒,抚育姬完如己子,又进宫女于卫庄公,卫庄公与宫女生下三子姬州吁,原先赐居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的西门。
重臣石碏归隐后,姬州吁便日夜与石厚商量篡夺君位之计。
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周桓王姬林元年,公元前719年)农历3月,适逢周平王崩讣适至,周桓王新立,卫桓公欲到周王室吊贺。
古代吊丧,人们都要经过西门出行,石厚认为时机来了,遂对姬州吁说:“大事可成矣!明日主公往周,公子可设饯于西门,预伏甲士五百于门外,酒至数巡,袖出短剑而刺之。手下有不从者,即时斩者。诸侯之位,唾手可得。”姬州吁当然大悦,提前命令石厚领亲信壮士五百人埋伏西门之外。姬州吁在西门府邸早已排下筵席,之后亲自驾车,迎卫桓公至自己的行馆。
当卫桓公进门后,州吁躬身进酒曰:“兄侯远行,薄酒奉饯。”
卫桓公一无所知,说道:“又教贤弟费心。我此行不过月余便回,烦贤弟暂摄朝政,小心在意。”
姬州吁假意道:“兄侯放心。”
酒至半巡,姬州吁起身满斟金盏,进于卫桓公。卫桓公一饮而尽,亦斟满杯回敬弟弟姬州吁。姬州吁双手去接,假装失手,坠盏于地,慌忙拾取,亲自洗涤。卫桓公不知其诈,命取盏更斟,欲再敬姬州吁。姬州吁乘此机会,急腾步闪至卫桓公背后,抽出短剑,从后刺之,刃透于胸,即时伤重而亡。
当时从驾的那些臣子们,素知姬州吁武力胜众,石厚又亲引五百名甲士围住公馆,大家自度气力不加,只得降顺。姬州吁以空车载卫桓公之尸殡殓,托言暴疾。于是,姬州吁遂代立为君。而卫桓公之弟姬晋则逃奔邢国去了。这段历史,史称“卫州吁之乱”。
姬州吁轼君篡位之后,入主卫宫,拜石厚为上大夫,赐居于已之故邸西门。
姬州吁弑兄而立,又穷兵黩武,因此卫国人都不拥戴他。于是,姬州吁便让石厚去请教其父石碏“安定君位之策”。这老臣石碏早就想除掉二人,于是将计就计,让二人赴陈国去请求陈桓公妫鲍在朝觐周天子时帮说好话,以定其位。姬州吁与石厚二人傻呼呼地上了大当,石碏则早与陈桓公安排了计策。
周桓王二年(卫宣公姬晋元年,陈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18年),当姬州吁与石厚二人一到陈国后,陈桓公当即拘留了二人,然后将姬州吁关押在濮城(今河南濮阳旧濮城),将石厚关在陈国国都,使他俩不能稍通音信。
之后,陈桓公通知卫国诸臣,石碏即派右宰为使臣至陈国,下令其在濮城诛杀了姬州吁,又令自己的家宰獳羊肩杀掉亲生儿子石厚,为卫国除掉了二害。之后,再去邢国迎回公子晋为卫国君主,是为卫宣公。
左丘明在撰写这段历史时感叹道:“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在石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石碏《六逆、六顺》之陈:“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是谓六顺也。”
六逆:即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幼的欺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人离间故人,权势小的超越权势大的,淫邪破坏道义。
六顺:即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奉命执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友爱,弟弟恭敬。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居于城池的西门,其子孙也有以西门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官吏西门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西门豹之后,改为西门氏。”
战国时期,魏国在魏文侯魏斯执政时期(公元前446~前396年在位),属下有一个大夫叫“豹”,是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他曾立下赫赫战功,赐居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的西门,因称西门豹。后出任邺县令尹(今河北临漳邺镇,一说今河南安阳北十八公里处)。
西门豹到达邺县后,会集地方上年纪大的长老们,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生活的情况。
这些长老们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
西门豹很奇怪,就问这是怎么回事。老人们回答说:“邺县的三老(掌管乡民教化的乡三老)、廷掾(县府助理)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其实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瓜分那剩余的钱。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行巡查看到哪家小户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象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里便沉没了。因此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都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邺县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祝巫们在老百姓中间散布的俗语是:‘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
西门豹听完,不动声色地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老人们都答应了。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老人们相会。当地的三老、官吏、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也都会集在河边,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数千人。
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漂亮的丝绸以上,站在老巫婆的后面。
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女巫的女弟子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
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说完,就下令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就这样,总共抛了三个弟子。
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于是手下差役们又把三老抛到河中。
西门豹插着笔,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越看越惊慌害怕。
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豪绅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立即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象死灰一样。
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
西门豹此举之后,整个邺县的大小官吏们、豪门强势们和百姓们都惊恐异常,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接着,西门豹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入渠道,使农田都得到灌溉。在那时,百姓们嫌开渠劳累,都不大愿意去。西门豹就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苦,但我可以肯定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们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果然,后来邺县由于能得到水利工程的优势便利,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老百姓们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
西门豹做邺县县令,清明、严格、廉洁,一丁点的私利也没有,而他对待魏文侯身边佞臣们却很简慢,于是,魏文侯身边的人就拉帮结伙地说西门豹的坏话。如此过了一年,西门豹在政绩考核中被罢了官。西门豹就说服了魏文侯,要求再做一年邺县令。魏文侯答应了,于是西门豹就在邺县境内重重地搜刮老百姓,并把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奉送给魏文侯身边的那些人,于是魏文侯的耳边喧嚣起赞扬西门豹的声音。
又一年过去了,西门豹回到国都考核,魏文侯亲自迎接他并向他行礼。西门豹对魏文侯说:“前年我为国家和君主您去治理邺县,却被罢了官。去年我为您身边那些臣子的个人利益去治理邺县,您却亲自来迎接我,这说明了什么?我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情了!”说完交出官印就要走。
清正廉洁却恶名罢官,重敛行贿却名美位固,西门豹的举止发人深省。魏文侯恍然大悟,拒绝接受西门豹的辞官,并诚恳地对西门豹说:“我知道自己的过错了。”
在西门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豹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分享按钮>>《金史》一百一十八列传第五十六:燕宁传
>>【西门氏网新闻】西门里常氏家族与明清宁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