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赵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赵氏论坛 >> 赵氏新闻 >> 浏览主题 版主
 
 赵氏新闻   赵氏源流   赵氏家谱   赵氏人物   赵氏企业   捐助留名   赵氏起名  全部分类
  回复:赵家征集令 第 6 楼

山东汶上次邱赵氏考证

    元朝末年,黄河在曹县白茅多次大决口,平地水深四仗余,房舍荡然。我族隆、祜、报、标四大支:隆支长支桓、次支珍、三支冉、祜支晋、报支全,标支嘉善叔兄弟六人及堂叔兄弟等三十余人,奉上喻自山西洪洞县八里屯迁居山东省各地。桓迁登州府黄县乾山北马坡,永乐二年又迁居巨野县西三十五里合兴营(今太平乡林屯)。珍迁居巨野县城南五十里327国道北定居,后建三层楼,故称赵家楼,传至四世分为二支,二支翠之子为进迁肖官屯。冉迁青州南关,后又迁郓城县南五十里赵王庄,晋迁青州府诸城县,又迁巨野大义集北程庄,后有迁巨野县东关街北,传至三世分为乾、坤、地三支。乾迁城南三里赵庄(因碾米多故称碾米赵庄)。五世二支广纪字绍先孙氏迁赵山岭。坤迁城南八里赵庄(因有一井故称八里井赵庄)。六世二支仲祥迁荷泽县沙土集北五赵庄。地外迁不详,报支祖全迁济宁州西北三十里二八屯,传至四世分四支,长支志刚留二八屯。二支志能字汇迁汶上县次邱镇。三支志强字邦珍下分方元、昂、方钦三支,方元迁巨野县城南三十五里赵胡同,昂迁巨野县城南六十里赵庙,方钦迁金乡县小大义北五里赵庄。四支志名字壁,迁巨野县西南十六里粱家阁,五世敬复迁任家菜园,因庙宇声誉大,后改为比干庙赵庄,标支嘉善迁荷泽县城东四十五里赵屯。我各祖迁居至今六百余年矣!所迁之地连年黄泛,田野荒芜。我祖积德行善,辛勤耕耘,艰苦倍偿,瓜绵椒衍,家道兴旺遂成旺族。

    ——联系人:赵飞博  QQ  30263071

                                      紫芝眉宇荡山河  供稿


作者:赵秘书 (2013/6/14 17:40:58)   回复此贴
  回复:赵家征集令 第 7 楼

济南赵氏宗族

    据明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进士、广汉人赵常岳寄传来居住在成都府广汉县柳树镇的《六世族谱》称:一世祖为赵吉、赵纯兄弟二人。其后二世赵辅、赵政、赵顺,三世赵林、赵西、赵金,四世赵灿、赵甲、赵丙、赵贵,五世赵科、赵周、赵贤、赵英、赵鉴,六世赵唐。
    六世唐4子:赵元、赵仕、赵绪、赵立,兄弟4人被征,迁往山东;在蜀地他们是七世,迁鲁后则成为一世。

    ——联系人:赵钟剑 QQ  346553771


                                                   赵钟剑  供稿


作者:赵秘书 (2013/6/14 19:17:24)   回复此贴
  回复:赵家征集令 第 8 楼

云南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赵氏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赵氏,祖籍为江西省临江府旺里八甲红十字街,先迁贵州省遵义后迁至现居住地600多年,可考证的先人碑文中记载,第一世到现地的始祖叫赵大伦,其他无从考证。

    该族字辈

    现字辈是:  啟明国虞大,方圆贡举进;
    孝友仁义兴,忠书立志信;江湖万里全。

    ——联系人: 木生火旺 QQ  478857790, 邮箱  478857790@qq.com

                                                木生火旺  供稿


作者:赵秘书 (2013/6/14 19:27:52)   回复此贴
  回复:赵家征集令 第 9 楼

鄂湘西松滋宋太祖派赵氏

  
    鄂湘西松滋宋太祖派赵氏,尊赵伯先为祠祖。系西汉京兆尹赵广汉后裔赵弘殷所出,赵弘殷后汉时官拜护圣军都指挥使。亦尊赵广汉为本支系之始祖。
    赵弘殷生五子:长夭末亡,存活有三:赵匡胤,赵匡义(后改光义),赵光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此,赵姓再度成为国姓。《百家姓》成于宋代,我赵氏发端,亦开族谱编纂之先河。皇室赵姓亦分为三个派系:赵匡胤之太祖派,赵匡义之太宗派,赵光美之魏王派。据史载,太祖于宋乾德二年亲笔钦定《宋太祖御制玉牒序》,为三派各立十四字,作排辈之用:
    太祖派: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并同时规定:以上三派十四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本派源于太祖派,为宋皇室嫡脉,系宋太祖长子、燕王赵德昭之后裔。因宋皇室有“庶民不敢祖天子”之家规,故依律尊赵德昭为本族之宗祖。
    据考证,从北宋之末,中原板荡,仕族南迁,至金元纵横,赵氏太祖派分流江西,宦游楚地,其时赵德昭一支后裔迁移江西丰城县大栗树。时至南宋中叶,德昭公第七世孙从五品盐课提举赵伯先,率本族众从江西经水路徙迁湖北松滋,落籍于今程子山。故尊赵伯先为我松滋赵姓之祠祖。
    明初,本族赵应三(亦名应山)公为朝廷户部主事(正六品),夫人傅氏,人称傅太夫人,系傅瓛公元配所生长女。应三公生子赵铎,名振文,明初擢升广东巡盐御史(正七品)。
    是时,傅姓与赵姓同为松滋望族,傅姓贤达傅璘,出任江浙榷茶提举,我应山公岳父傅瓛,曾出任汉王陈友谅“江西行省”中书省官、吴王朱元璋“中书省参知政事”,明史载与李善长、杨宪并列帷幄重臣,官居从二品。由是尊傅瓛为松滋赵姓之戚祖。
    赵姓一族,自迁松滋,世代相承,明德忠厚,或耕或读,克勤克俭,居庙堂而后天下之乐,处平野而先天下之忧。代有人出,享誉一方。
    自伯先公始,越七世,生应三。三生子赵铎,铎生二子,长曰信一,居今纸厂河镇程子山,谓之长房;次曰信二,居今街河市官田坪,谓之二房。赵姓由此人丁兴旺,气宏不俗,代代相荫,世世香火。乾隆年间,赵氏祠堂由程子山迁至官田坪(即今苦竹甘泉附近),斗拱飞檐,美轮美奂。至共和国六十年代初,宗祠尚存。现赵家山(又称月亮山)顶部有应三公墓遗址,惜已改建民房;南坡山脚有傅太夫人墓遗址,当地人皆称,六月酷暑之时,此地歇息,俄而大汗全收,且独此方寸之地,蚊虫不生,暗喻太夫人荫庇一方也;程子山有伯先公、铎公坟墓,历经数百年风摧雨涤,至今巍然耸立,奇崛不群。土人皆叹:此乃发坟也,后人必兴!另据目击者称,五十年代伯先公、铎公墓碑尚在,其中铎公墓碑更是高达丈余,上刻“明御史赵铎公之墓”一行大字。

    本族字辈

    自太祖开基,钦赐御派,世事变迁,修谱不易,本次修谱,重新梳理红绫老谱至本支系所有辈份,并由本次修谱总纂赵继涤拟定,经编委会审定,新增后世辈份二十辈,现就全部九十三派辈份之排列,予以公布,长幼有序,谨望从遵。
    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原魁应铎(此十六派乃太祖赵匡胤所赐之御派)。
    信-仍道思明,士代守良(此分支为信一公房谱,此八代后并入“文国之嘉”派别)
    信-三忠是月,泰廷元时(此分支为信二公房谱,此八代后并入“文国之嘉”派别)
    文国之嘉,永远新大,(以上十七派先代所定者无从查考)
    继绪承先业,积善庆泽长,
    茂昌开鸿运,显达万年光。(此二十派乃举人嘉修题)
    体祖敦仁孝,贻谋本义方,
    祯祥天自锡,佑启桂兰芳。(此二十派乃泰公裔先铎炎伯题)
    一朝越南北,礼乐铸中华,
    吾源皇太房,程子官田发。(此二十派乃本次修谱总编、松滋原常务副市长赵继涤题)

    ——联系人:赵先知  QQ 1439261910

          中国儒商研究院副院长、天水堂宋皇室太祖第三十八世孙赵先知  供稿
    

该帖子被赵秘书在2013-6-14 20:05:35编辑过

作者:赵秘书 (2013/6/14 20:03:28)   回复此贴
  回复:赵家征集令 第 10 楼

云南省玉溪县研和镇东山乡(现贵州安顺)赵氏族人

    云南省玉溪县研和镇东山乡(现贵州安顺)赵氏族人,为明洪武年间随黔宁王沐英南征的右参将军赵轮公。据记载赵轮公原住南京府六合县赵家湾,另记载随军出征的还有两兄弟,一名赵坨,一名赵堹,征战结束后定居云南省玉溪县研和镇东山乡。在玉溪的分布还有天子庙后所营、曲陀关等地。传至咸丰年间赵万春公入黔当贵州军门,至今已是入黔的第六代,其间因年代久远、历史变迁等诸多原因导致,无法联系南京府六合县赵家湾赵轮公之上的祖先,以及失散宗亲。

    联系人:赵金刚  QQ:1071370377


                                                    赵金刚  赵论书  供稿

该帖子被赵秘书在2013-7-4 14:41:43编辑过

作者:赵秘书 (2013/7/4 14:32:4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7 每页5条 当前2/8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赵氏论坛  执行时间:2,128.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赵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