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完璧”的皇城遗梦 文/福建省漳浦县 严利人 摄影/严峥 漳浦县湖西乡赵家堡是福建省南部一个被险峻的丘陵环抱的小村庄,千百年来它与世隔绝,直到20世纪80年代,游人的足迹才惊醒了这座沉静的小村。这个聚族而居的小城堡历经四百年的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体,如今正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被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微型宋城仿汴京 古堡新妆庆升平 走近赵家堡城楼,迎面耸立的是巍峨的城垛斑驳苍翠,古老城门上方的横石匾镌刻着“东方钜障”四个大字,城门口站着两位身穿盔甲、手执长矛的武士,眼前景观使人时空倒置,仿佛回到了历史。走进城门,扑面迎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重点古迹的原貌得到保护与修膳、新铺设的千米石板路宽阔平坦、新增加的绿化带郁郁葱葱,还建起旅游公厕,树起旅游指示牌,办起博物馆。昔日拥挤、脏乱差的赵家堡,经过“梳妆打扮”,已变得整洁美观、雍容典雅。 据漳浦县分管文化旅游的副县长林仲文介绍,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漳浦县政府和各级文化文物部门,聘请专家对此地进行了详细规划。针对堡内居民过多会造成对文物的破坏,政府将原有的161户、680人陆续迁出,使堡内的现有住户保持在82户,约320人。迁出城外的赵氏村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如今,随着视野的打开,他们的思路也豁然开朗起来,更多的人开始走出黄土地,做起了买卖,开办了企业,还注册了“赵家城”牌龙眼肉,更多的人将自家出产的鲜活土鸡、土鸡蛋、甘薯摆上集市,做起了生意。赵家堡的居民正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融入商品经济的大潮。 进入这座石头古城堡,眼前便是楼堡塔坊,古宅深院,鳞次栉比;古榕参天,翠竹映池,绿荫覆地;石刻碑记,遗迹胜景,琳琅满目。人们处处能看到仿宋的建筑、怀宋的题刻,时时能听到以宋室为题材的故事传说。林副县长边走边向我们介绍,设在三进三开间志堂内的“赵家堡博物馆”,陈列的500多帧图片,以及大量的文字资料,形象地描述了北宋、南宋的兴衰史。 在漳浦县博物馆长王文径的讲述下,使人仿佛漫步于宋代历史长廊,触摸到沉甸甸的分量。 宋朝末年,元兵与退守广东崖山的宋兵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宋朝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帝投入了大海,宋军全部覆没。而闽冲郡王赵若和在侍臣黄材等人的护卫下,驾着16条战船逃到了福州,准备伺机光复宋朝。但当船队航行到浯屿海面时,遇到了飓风,最终只剩下4条小舟在浦西登陆,并就此隐居于漳浦沿海。 到了明朝万历庚子年(公元1600年),赵若和第九世孙、进士赵范归休后,于是“寻先王缔造故处,昔构犹存”,便在湖西硕高山下建楼筑堡,聚族而居,终于在1604年建成了一座内城堡。他死后,其子赵义又扩建了外城,形成今天赵家堡的规模:其内城周长220米,外城周长1082米,占地137亩。城内共有150间府第、6座堂屋,有古建筑房屋51座、321间;另有武庙、石坊及水池、园林区以及宋、明两代著名书法家的刻石、碑记共有15处。 赵家堡的建筑令当今专家惊呼:这里是微缩的汴京。1984年,著名文博专家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考察赵家堡后题词:“赵家堡遗址丰富,建筑犹存,是一处不可多得之古城堡。遗迹其布局立意处处仍沿汴京之旧。”这里被称为世界上惟一的灭国王族建居的城堡,是国内仅见的明朝仿宋建筑群体,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故都汴京在明代时因经历了多次黄河泛滥,大部分宋代建筑早已被泥沙埋于地下而不复存在了。于是,赵家堡便成了宋都汴京的“缩微景观”。赵家堡建筑依汴京设置了外城、内城和完璧楼三重;修有鱼池、荷花池;汴京有铁塔,赵家堡修有石塔,高度是其十分之一;连带有圆拱的平板石桥也仿照汴梁桥的立意,桥上特意刻有“汴派桥”三字,申明这桥源之于汴京。这种对故都的刻意摹仿,在赵家堡内随处可见,因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宋城。开封为修复宋都一条街,还特地派专家组到赵家堡考察取经,当作建设的参照呢! “完璧”遗梦话沧桑 敞开城门迎宾朋 赵家堡内最高的建筑,当数周长88米、高13.6米、计33间的方楼完璧楼。站在完璧楼前仰视,导游员总要指着大门上方的匾额石刻“完璧楼”三个大字评讲一番。“完璧”隐含着归赵之意,而“璧”字的写法却很独特,下面的“玉”字少了一点,成为“王”字,又移到左下方,躲藏起来。本应占据字体三分之一的“辛”字,却拉长占到了一半。你看这个“王”多么“辛”苦!灭国之痛是多么心酸! 据赵若和20世孙、年逾七旬的赵和斌介绍,赵家堡内现存有赵若和晚年编修的《赵氏族谱》,赵若和详细叙述了当年崖山兵败、国破家亡的惨痛经过。赵若和属匡美一脉,按照“兄弟相及”的传统,还是有机会登上皇位的。据旧《漳浦县志》记载:宋理宗无子,赵若和幼年曾被留在宫中,拟为储君,差一点就要黄袍加身。后因皇族争位,退封为闽冲郡王,就藩福州。因此,赵若和及其后裔就不仅以王族而且以皇族自居了。在构建赵家堡时,这种皇族意识就顽强地体现出来,那官厅前的龙凤石鼓、那大堂下陡直的石阶、那内城墙中盖顶的通道,都属于天子享受的待遇,可在当时都是违制违法的。可见,他们心中那“完璧归赵”的复辟梦做得多么执著!对祖先帝业的思慕之情是多么深沉!但是,落花流水春去也,王朝遗梦只能成为历史凭吊的话题。 历史已在赵家堡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凝聚了宋氏皇裔的渴望与悲怆,也留下一段动人的故事,吸引了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在古堡中寻觅着独特的感受。原文化部部长朱穆之题词:“宋城明建,利在今朝”。国家城建部副总工程师严仲雄题词赞誉赵家堡为“国之瑰宝”。新加坡南洋赵氏总会送来锦旗“宋城重现,华夏之花。”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副研究员郑国珍说:“赵家堡世界罕见,出类拔萃,体现了中华民族亲缘关系永不衰败的传统,是我们与遥远祖先心灵沟通的物质载体,是台湾同胞寻根谒祖的历史见证。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不但牵动赵氏宗亲的心,而且牵动海内外华夏子孙的心。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科学适度合理地利用。” 2004年11月27日,赵家堡迎来建堡400周年的庆典,福建省委副书记梁绮萍等省市县领导、侨港台同胞、外地赵氏宗亲及本地群众近万人参加盛会,为世人所瞩目。漳州市市长何锦龙提出,作为漳州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漳浦县要树立起赵家堡品牌。宋城赵家堡的开发要注重古迹原貌的保护、修膳和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要充分挖掘赵家堡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抢救保护工作,进而丰富赵家堡,介绍赵家堡,提高赵家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动漳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全面发展。 新近一家开发商已签约,计划投巨资在赵家堡外建设仿宋一条街,作为配套旅游项目。仿宋街占地16亩,长130米,宽12米,还建设一条畲族文化巷,充分展示当地风土民俗,目前已完成策划和设计方案。漳浦县委书记谢毅泰表示,漳浦县正以宣传、保护、开发赵家堡为突破口,将赵家堡与邻近的诒安堡、新城、赵若和墓,以及火山地质公园、“唐山过台湾”石雕园、东南花都等景区连成一个整体,全力打造全省旅游强县。赵家堡已撩开神秘的面纱,正迎来旅游的春天! 插图: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