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鴻英出身寒微,浪蕩半生,迨年近不惑,始因參加辛亥革命而步入仕途,從此官運亨通,飛黃騰達,幾年之間便擢升將帥高位,統率數萬大軍,馳騁於桂粵湘贛等省,成為民初叱吒風雲的梟雄人物。
一、沈鴻英的身世
沈鴻英字冠南,原名沈亞英,前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甲戌十月十五日誕生於廣西雒容縣,先世是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客家人,清康熙年間,遷居恩平縣涼傘村,以農耕為業。道光末年,其族裔已繁衍至三百一十八人,時因天旱荒歉,謀生困難,且與鄰村爭水失和,無法安居樂業,嗣經早年遷居廣西的客家鄉親指引,遂決定舉族遷往廣西,在平南縣鵬化山區開荒墾殖。是時,廣東花縣(今花都市)洪秀全、馮雲山等人創立之「拜上帝教」正風行於潯、鬱各州縣鄉村,洪、馮等人先世亦係嘉應州客家人,沈氏族人基於客家鄉親同聲同氣之情誼,全族男女老幼都參加拜上帝教。
道光三十年庚戌十二月初十日(西元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是洪秀全三十八歲的生日,洪氏藉祝壽之名,秘密召集各地教民集中金田,隆重祭告天地,宣佈武裝起義,定名「太平軍」,附近州縣漢、壯、瑤各族教民都踴躍參加,也有舉村舉族前往參加的,沈氏全族也都加入太平軍隨軍征戰。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太平天國覆亡,沈氏族人有部份已死亡外,餘多星散各地,沈鴻英的父親則回到廣西,落籍雒容縣墾荒耕山。同治六年,長子出生,十三年次子(沈鴻英)又繼長女之後出世,一家數口,樂也融融。沈鴻英八歲時,因家裏貧窮,未能進入學塾讀書,便跟大哥去隨水泥木工師傅當學徒;長他七歲的大哥晚上到武館習武,他也跟去在旁觀摩,日久年深,竟然學得一身好功夫。年歲漸長,生得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而且身手矯捷,機智過人,雖因家貧未曾入學讀書,但他天資聰穎,又能自覺自動,勤奮好學,因此也認識許多文字,還能通曉字義文理。據沈鴻英的三公子榮明說,他父親的秘書長或參謀長呈閱的文稿偶有不妥之處,渠父親都能指出其用字措詞的錯誤或缺失,只是不太會寫而已。
沈鴻英逃出長塘圩後,為避仇家追殺,往投援桂湘軍忠字各營統領黃忠浩麾下充當兵勇,數年後升充獎五品藍領(相當連長軍階),迨與李德山結識後不久辭職。李德山曾任羅城縣龍岸圩民團管帶,為人四海,氣度恢宏,江湖志士及綠營軍人或綠林會黨,都喜歡和他結交;沈鴻英小他一歲,故對李德山以兄稱之。據沈鴻英在其沈氏族譜中自述:「嗣觀清政不修,遂矢志奔走革命。」這可能是他受李德山之影響而辭職的原因。沈鴻英辭職回鄉後,不久便與柳州地區之豪強莫顯成、王冠三、韓彩鳳、李天民等結識交往,這些人除了王冠三外,都是擁槍自重的強梁,亦民亦匪,但卻有俠義心腸,嚮往孫中山先生救國救民的革命大業。光緒三十年五月十一日,陸亞發在柳州起義之役,李德山曾邀他們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