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是唐代。这一时期,中原人口多次南迁,主要的有三次。一次是唐初,一次在安史之乱以后,一次在唐末。唐初一次在公元669至677年之间,唐高宗派固始人陈政、陈敷、陈敏、陈元光等人去福建平叛,他们所带64姓军校7000多人几乎全部落籍福建,其中包括方姓。安史之乱在公元755年至763年之间。这次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开封人口由82190户减少到8218户,除死于战乱者,多南迁江苏、浙江、福建、云南、湖北、湖南等省。第三次是唐德宗时,都督长史方琡从安徽歙县又回到河南固始龙山居住。方琡长子方殷符有七个儿子,其七儿子方廷滔后裔迁到饶、信、江苏诸郡。三儿子方廷范因官居福建莆田,其支系成为莆田望族。 第七次是北宋末年,京都开封被金兵攻占,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中原寻根》载:“随行的既有皇帝国戚,达官贵人,又有农工商等各界人士,人数之多,超过以前各次,自然所包括姓氏也难以胜计”。这次大迁徙多寄居江浙一带,同时也有迁往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也许是地广人稀的缘故,金在开封建都后把开封府改为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原开封府改为汴梁路,直辖5州38县。元仍置河南行省,“领汴梁等路十二,南阳等府七,荆门州一,属州三十四”省治在开封,地域包括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唐贞观初年置河南道,道治也在开封,领二十八路,地域在河南、山东黄河以南,江苏、安徽淮河以北,不过那时没有大的移民。 第九次是元代。元代是蒙古族入定中原,他们对汉族实行了歧视政策,据《开封市志》记载,元代初期开封周围不少良田都被政府圈作牧场,致使部分汉人的生活无以为继,不得不外迁。当时河南人口只有81万人,县均不足万人,开封城内人口只有五、六万人。兰考方姓大致在这时已基本逃光了。在统治者逐步认识到巩固政权必须使汉人稳定下来后,开始起用汉人为官。如:广西平南六县的方姓,就是曾任平东征西总指挥的方经文后人落藉的。方经文,字方昭,生于元朝的河南浚仪(即开封市),他有弟兄3人,分别叫经伟、经文、经武,经文一生五配生有九男,后发展为广西望族。 第十次是明代。明初朱元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封人口开始回升。当时开封府辖6州36县,经过当时的大移民,开封市人口增至37万。有些南逃的方姓也随着其他外逃者又回到了开封。杞县于镇、竹林、方庄、罗洼等方姓,就是这一时期从安徽桐城归来的。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开封守军为抵抗李自成部队的进攻,于公元1642年9月15日扒开黄河,城中百姓十之八九被淹死,方姓集中居住的兰考县、杞县、开封县也深受其害,有些人又逃到江西、湖北一带去了。 第十一次在清代乾隆年间。据兰考县旧志记载,乾隆26年黄河决兰阳(今兰考),方明胡同被水淹没,一方性人迁到当时的黄河北岸,开一小店谋生,后来就发展为现在的方店村。相传方店村的祖先有兄弟5人,有3人分别去了江西、浙江、江苏一带,l人去了信阳或湖北。现在开封市方姓尚有7000多人,分布在市辖兰考县的三义砦、大营、方庄、刘陈铺、方店、开封县方庄和杞县于镇、竹林及尉氏等地。 方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名列第56位,在现代人口排序中位居第62位,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现方姓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总人口约400多万。 在中国历史上,方姓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了不少名人,与黄帝为友的方明,与舜为友的方回,助周宣王中兴的壮猷元老方叔,封河南万户侯的方显,汉军师方望,扬州六合开国侯方灼,唐封河南郡王的方元荡,诗人方干,后晋屯兵郑州号为郑王的方太,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明代学者方孝孺,清代文学家方苞,近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等,都是方氏的佼佼者。 寻根问祖,知姓溯源,研究方姓族史,开封这一方姓源头背景资料非常值得重视。时间推移,沧海桑田,现居住开封地区的方氏辈序各支自排,很不统一,兰考县方姓现存20 世派字:“有、广、子、登、克、陈、志、东、润、升、为、国、吉、兆、祥、光、辉、创、大、业”。杞县方姓现保留18世派字:“王、永、敬、明、峻、德、斯、民、止、于、至、善、其、道、长、存”。由于辈份较乱,给方姓寻根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相信,随着方姓人的寻根,特别是《方氏全族统谱》的编纂,开封及各地方姓的兴衰史将更加完善,各宗支《方氏宗谱》也将更加充实。 二OO二年四月三十日 作者:王顺兴,河南省开封市老干部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