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古今名人美誉并称集 ZT 方氏历代名人并称 七 圣 指古代传说中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昏阍、滑稽。《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昏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唐元稹《望云骓马歌》:“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清张尚瑷《仙霞关诗》:“回溪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崆峒。” 七 友 指古代传说中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何建章注:“舜有七友:鲍注‘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 方 虎 指西周方叔、召虎。均宣王时贤臣。《文选·扬雄〈赵充国颂〉》:“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张铣注:“方,谓周卿士方叔也。虎,召穆公名。《诗·小雅》云:‘方叔莅止,其车三千。’《诗·大雅》云:‘王命召虎,式辟四方。’美其有中兴之功。”后因以二人并称。王闿运《哀江南赋》:“德希盛于黄农,贤梦求于方虎。” 宋十五家 指宋梅尧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万里、王十朋、朱熹、高翥、方岳、文天祥。均工诗,清陈訏为辑《宋十五家诗选》十六卷行世,因以得名。见《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宋十五家诗选十六卷》。 两浙三方 指宋方闳与弟方訚、堂弟方闻。《四库全书·万姓统谱》:“(闳)与弟訚、闻同居太学,每试必迭为魁,时人语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钓台三贤 指汉严光(字子陵),宋范仲淹(谥文正)、方逢辰。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唱名状元严州方梦魁,赐名逢辰。……方魁及同榜方登、方吉皆唐诗人缺唇处士方干之后,与严子陵、范文正公为‘钓台三贤’。” 宋 方 批明宋濂、方孝孺。清黄宗羲《〈庚戌集〉自序》:“夫明文自宋方以后,直致而少曲折,奄奄无气,日流肤浅。” 明八大家 指明宋濂、方孝孺、王守仁、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茅坤。八人诗文成就大致相称,所作又均以古文见长,清初张汝瑚辑八人文章为《明八大家集》行世,“八大家”之说遂为文选家、文论家接受。 方 王 指明时方逢时、王崇古。《明史·方逢时传》:“方逢时,字行之,嘉鱼人。嘉靖二十年进士。……才略明练。处置边事,皆协机宜。其功名与崇古相亚,称“方王”云。 崇祯三相 指明末范景文、方岳贡、谢升。崇祯年间(1628—1644),景文累官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岳贡左都御史,兼东阁大学士;升官至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三人中,景文博大好贤,岳贡精勤忧国,升不恂物情,不违公论,均可称贤相。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六。 崇祯五十相 指明崇祯年间(1628—1644)先后出任宰辅的五十位大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崇祯五十相:崇祯朝阁臣五十人:韩、孙承宗、黄立极、张瑞图、李国普、施凤来、来宗道、杨景辰、李标、刘鸿训、周道登、钱龙锡、成基命、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温体仁、吴宗达、郑以伟、徐光启、钱士升、王应熊、何君驺、文震孟、张至发(始由外僚入阁)、林釬、孔贞运、黄士俊、贺逢圣、傅冠、刘宇亮、薛国观、杨嗣昌、程国详、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姚明恭、张四知、魏照乘、谢升、陈演、蒋德璟、黄景昉、吴甡、魏藻德、李建泰、方岳贡、范景文、丘瑜。” 明末四公子 指明末清初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清韩菼《潜孝先生冒征君墓志铭》:“四公子者,桐城方密之以智,阳羡陈定生贞慧,归德侯朝宗方域与先生(如皋冒辟疆襄)也。”四人均出身官宦之家,工诗文。明崇祯十二年(1639)在南京应试时结为好友,尝参加复社活。 西湖八子 指明末清初陆宇鼎、毛聚奎、董德偁、纪五昌、李文缵、周昌时、沈士颖、方授。均为明遗民,清顺治年间(1644—1661),结“西湖八子”诗社于浙江鄞县(今宁波),由李文缵主事。清全望祖《湖上社老晓山董先生墓版文》:“有明革命之后,甬上蜚遁之士甲于天下……。‘西湖八子’为一社:故观察赣庵陆先生宇鼎、故枢部象来毛先生聚奎、故农部天鉴董先生德偁、故侍御衷文纪先生五昌、故枢部昭武李先生文缵、韫公周先生昌时、心石沈先生士颖,而桐城方先生授,以寓公豫焉。其为之职志者,昭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