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郝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郝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太原分流與東遷 第 16 楼

匈奴大量內徙盛于東漢時期。
建武二十六年(西元50年)冬,由於北匈奴經常襲擊南匈奴,光武帝令南匈奴各部徙居西河、美稷、北地、朔方、雲中、雁門、五原、代郡等緣邊八郡,即今內蒙古南部,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北部,都有匈奴各部落居住。經過幾十年的繁衍,到西元90年,南匈奴人口由三萬多人發展到三萬四千戶,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多口,勝兵五萬多(《後漢書•南匈奴傳》)。大約這個時期前後,南匈奴郝氏部落又遷徙到了陝妣、晉北一帶。此後,其活動蹤跡屢見於史載。《晉書•惠帝紀》載:西晉元康六年(西元296年),“匈奴郝散弟度元師馮翊、北地馬蘭羌、盧水胡反,攻北地。”盧水胡即匈奴的一支,因原居於張掖郡臨松山下的盧水之濱,故名。到了北魏時,渭北的盧水胡的分佈中心已到杏城(今黃陵境內)一帶。太平真君六年(西元445年),杏城的盧水胡爆發了兩次反魏運動。其首領一個是郝溫,一個是蓋吳,同為匈奴盧水胡人。北魏以後,這些匈奴餘部又被統稱為稽胡,也不斷發動起義。《周書•稽胡傳》載:北周明帝武成元年(西元559年)延州(今延安)稽胡首領郝阿保、郝狼皮,聚眾起義,並自任相國、柱國。周武帝天和二年(西元567年)延州蒲川稽胡別帥郝三郎也率領部眾起兵反周。當然,也有匈奴郝氏其他支系的部落酋豪進入統治階層,如郝伏願家族,從夏曆北魏、北周至隋代,世居夏、延兩州之地,世代為朝廷命官兼部落酋長。
這些長期留居陝北各地的匈奴郝氏部落,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與各民族錯居雜處,不斷接受漢文化的薰陶,最終都融入漢民族中去了。他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徙居外地,而另一部分則在陝北繁衍生息,如今已成陝北大姓。郝姓主要分佈在延長、子長、延川、清澗一帶,與北朝至隋代郝伏願家族的活動區域相吻合。如今上述幾縣以郝姓命名的村落比較常見,單清澗縣就有郝家灣、郝家石鹼、郝家山、郝家溝、郝家畔、郝村等十餘個;府谷縣有郝家畔塌、郝家寨、郝家中墕等;子長縣有郝峪家岔;延長縣有郝家塌等。據《延長縣誌》載:至1986年,延長縣的郝姓人口達一千九百八十一人,成為延長縣大姓。現在,全國的郝姓主要分佈在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遼寧、河南等省區,人口已逾三百六十萬,為當代百家大姓中排在第七十一位的大姓(袁義成撰《中國姓氏》)。其族源,除出自三千多年前的商湯的後裔郝省氏(封于郝鄉,今陝西盩厔縣東,後遷於山西太原附近)外出自匈奴的郝氏又是一個重要來源。《郝伏願墓誌》則是陝北郝姓出自匈奴郝氏有力的歷史佐證。


作者:郝烈祖 (2014/2/15 14:46:1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6 每页5条 当前4/4页 [1] [2] [3] [4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郝氏论坛  执行时间:962.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郝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