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屈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屈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屈姓-姓氏渊源 第 6 楼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屈佳氏,满语为Ci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屈氏。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7:11:35)   回复此贴
  回复:屈姓-姓氏渊源 第 7 楼

屈姓-迁徙分布    
屈姓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到2009年1月为止,屈姓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约七十六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8%左右。传统意义上的屈氏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武王之子芈瑕,受封于屈(湖北秭归),子孙后代遂以封地名“屈”为姓。因此,屈氏是楚国的公族,屈氏起源于芈姓。屈氏得姓后十分兴旺发达,春秋战国时屈氏和景氏、昭氏为楚国最有势力的三大王室宗族,显赫一时。这一时期名载史册者达十余人,以三闾大夫屈原最为著名。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屈氏从此开始徙奔四方。一部分为避难散居今湖北、湖南等地。汉灭秦,曾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屈氏亦列其中,为屈氏入陕之始。

西汉后两湖之地的屈氏有一部分迁居浙江临海,一部分迁居江苏泗洪、盱眙等地。而两汉之交的动荡不宁,使关中屈氏有进入山西、河北、山东者,其中一支迁居河南洛阳。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今浙江临海、江苏盱眙、河南洛阳的屈氏家族庞大,人丁兴旺,昌盛为屈氏临海、临淮、河南郡望。屈氏后来在临海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临海望。三国时期,汝南人屈晃因仕宦于吴,落籍今江苏省境。北魏时期,屈遵家族在河北北部、辽宁南部的繁衍也颇引人注目。随着同时期屈突氏改屈氏,极大地壮大了屈氏家族。隋唐时屈氏发展表现为南北争雄,竞相发展。宋、元时期,屈氏在南方的发展压倒了北方,播迁于南方广大省份,今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均有屈氏人定居。明朝初期,山西屈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被分迁于河北、北京、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明、清以后,屈氏分布地进一步扩大。屈氏在中国国分布较广,到2009年1月为止,以湖南、陕西等省为多。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7:12:16)   回复此贴
  回复:屈姓-姓氏渊源 第 8 楼

郡望:
临海郡:
      三国时期孙吴国太平二年置郡,其时辖地在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
丹阳郡:
      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中国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再以蒋州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北宋政和年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河南郡:
     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新丰郡:
      亦称古庸国、竹山县,商朝以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国。周武王伐纣,庸国起兵相从,得袭封。楚庄王三年庚戌庸地被并入楚国,置上庸县。周赧王十一年丁巳秦国将庸地还给楚国。同时,分置上庸郡和汉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汉中郡治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竹山隶属中南行政区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 1950年庚寅2月1日,改属郧阳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壬辰襄郧合并,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1965年乙巳,襄郧分设,竹山隶属郧阳专区行政公署。 1970年庚戌,专区改称地区,竹山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甲戌10月,郧阳地区建制撤销,与十堰市合并,竹山隶属湖北省十堰市。
彭城郡:
     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西汉朝黄龙元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 废郡,隋朝大业三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渤海郡:
     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其时辖地在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7:38:51)   回复此贴
  回复:屈姓-姓氏渊源 第 9 楼

临海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新丰堂:以望立堂。
三闾堂: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楚怀王很尊重其才。后来因为被奸臣靳尚和郑贵妃说他的坏话,被贬到江南。他作了《渔父词》,表明自己的爱国心,自投汨罗江而死。
汨罗堂:同三闾堂。
忠义堂:同三闾堂。
此外还有肇锡堂、香草堂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7:39:3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9 每页5条 当前2/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屈氏论坛  执行时间:117.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屈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