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屈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屈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屈氏研究:屈氏得姓探源 已阅:5575 / 回复:14(楼主)

人文始祖黄帝像,亦是是屈氏的远祖
    屈氏源起黄帝,楚之同族。关于屈氏得姓说法较多,本文只认可其中的两种,即屈氏的主流是起于楚,芈姓屈氏;后来又有代北复姓屈突氏、关西复姓屈男氏的加入。本文认为屈氏的受封始君是楚王熊渠的长子熊伯庸,屈瑕是第一位以屈为氏的人物;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有新的成员加入,使屈氏的队伍不断壮大。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8:07:51)   回复此贴
  回复:屈氏研究:屈氏得姓探源 第 1 楼

屈氏,中华民族之中一个古老的姓氏,起源较早,影响深远。对于屈氏起源的说法比较混乱,综合各类资料有以下五种:
     一、夏时有屈骜,曾经被夏王讨伐。他是屈氏的祖先。
     二、是根据《淮南子》的记载,商纣王时有大臣叫屈商,屈商拘周文王姬昌于羑里,这说明楚以前就已经有了屈氏。
     三、春秋时晋国公子夷吾居屈地(今山西省永济县一带),屈地出良马,夷吾的后代以地为氏,称屈氏。
     四、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莫敖。春秋时,楚王的儿子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瑕于屈地(今湖北省秭归),把屈作瑕的食采之邑,故史称屈瑕或莫敖瑕。屈瑕的后代以封地命姓,遂称屈氏。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成为楚国公族中有势力的大宗。
     五、北魏时,孝文帝改鲜卑族屈突氏(代北复姓)、屈男氏(关西复姓)为屈氏,其后子孙亦称屈氏。
      以上五种说法前三种并不可靠,只是后人依据某些零星的记载得出的推测性的结论,不足采信。第四种所言屈氏为楚之公族,黄帝裔孙才是正宗,乃屈氏的真正源头所在,并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至于第五种说法当然是历史的真实,但从严格意思上来讲并不能算是屈氏的得姓起源,应是屈氏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个新成员加入,是屈氏在后世的繁衍和扩展。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8:09:11)   回复此贴
  回复:屈氏研究:屈氏得姓探源 第 2 楼

屈氏源起黄帝,楚之同族,已是公认。但屈氏是何时从何人起受姓得封的却有异议,今主要依据赵逵夫先生之《屈原与他的时代》做如下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屈原《离骚》开篇先表家世云:“帝高阳之苗裔。”屈原的先世是楚人,据《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古帝颛顼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的曾孙重黎与吴回生活在帝喾时代,重黎担任帝喾的掌祭火星的火正官,因功劳显著被帝喾誉为“祝融”。当时共工氏作乱,帝喾让重黎诛灭共工氏,重黎因平叛不力获罪被杀。帝喾又任命重黎的弟弟吴回为火正,封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与鬼方氏的女媿结婚,生子六人,后又分出二姓,形成“祝融八姓”(包括芈姓、曹姓、妘姓、彭姓、斟姓、己姓、秃姓、董姓)。
      祝融八姓子孙繁衍,人丁兴盛,从八姓之中又分封出诸多“氏”,其在东周之前的分封已很繁盛,约略有近百个姓氏。
      陆终第六子名季连,芈姓,季连生子附沮,附沮子穴熊,穴熊之后此支不再显贵,子孙有居中原地区者,也有迁徙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从姓氏“芈”的释义“羊叫的声音”来看,这应是一支擅长放牧羊的畜牧部落。到商朝末期,季连后裔中有一个名叫“鬻熊”的能人,很有学问,周文王、周武王都拜他为师。由于他被尊为帝师。子孙后代就以他的名为氏——芈姓熊氏。周成王时,鬻熊的曾孙熊绎因祖宗之功被封到荆蛮,建都丹阳,国号荆,子爵。其后改国号为楚,移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屈氏即是从这支芈姓熊氏中分出的新氏。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8:09:55)   回复此贴
  回复:屈氏研究:屈氏得姓探源 第 3 楼

楚之世系在《史记·楚世家》中可大致辨清晰。
       关于屈氏之始以王逸之说影响最为深远,为一般民众所熟知,然而王逸之说颇有令人可疑,很不准确。
      王逸《离骚章句》云:“其(指若敖)孙武王求尊爵于周,周不与。遂僭号称王,始都于郢。是时生子瑕,受为客卿。因以为氏。”既说屈瑕是楚武王之子,又说“为客卿”,则自相矛盾。客卿产生于战国而不见于春秋,王逸说屈瑕为客卿,明显有不实之处。所以林宝《元和姓纂》修正其说云:“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其后宋樵《通志·氏族略》、明董说《七国考》、清张澍《世本》按语以及《姓氏寻源》、《姓氏辨误》等书说屈氏本源皆从《元和姓纂》。然而,王逸所谓屈瑕是楚武王之子,为屈氏始封君的说法,虽经后人弥罅补漏,仍有一大疑窦:从《左传》看,屈瑕根本不是楚武王之子。《左传》中说屈瑕称楚王为“王”,武王夫人邓曼对楚武王称屈瑕为“莫敖”,仅是君臣之分,看不出有父子、母子关系。屈瑕兵败,便缢于荒谷,不感回命,也不象王子的身份。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8:10:26)   回复此贴
  回复:屈氏研究:屈氏得姓探源 第 4 楼

林庚先生曾说:“王逸对于人物的注释一向就非常不认真。”他举了王逸以蹇脩为伏羲之臣,将“夏康娱以自纵”一句的“夏康”二字连读,以为启子太康,以堵敖为屈原同时之楚贤人等五例。王逸以屈瑕为楚武王之子,也应是一例。屈瑕是楚武王时人,屈暇以前的屈氏人物《左传》中没有叙及,是因为《左传》记楚事起于楚武王。屈瑕是楚武王时人而屈氏又是楚宗族,王逸大约就根据这一点断定屈瑕为楚武王之子。然而,不但王逸以前的典籍都没有说过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而且古今任何记载都没有能指出屈瑕受封的这个屈在什么地方。因此,杜预注《左传》,虽对人物每喜考核其世系,于屈瑕仍不取王逸之误说。另外,按王逸之说,似乎莫敖当由王子担任,然而《左传》所记屈瑕以后的莫敖没有一个是王子,楚国的习惯莫敖似乎并不由王子担任,我们有理由认为屈氏在屈瑕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并非由于屈瑕受封于屈,因以为氏。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8:10:55)   回复此贴
  回复:屈氏研究:屈氏得姓探源 第 5 楼

现代楚辞研究专家、西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赵逵夫先生通过多年仔细研究,指出王逸之书可疑之处,提出屈氏受封之祖即楚三王之一句亶王熊伯庸一说。我认为此说理由充足,应采用。《史记·楚世家》云:


    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咢。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才、长子康为句亶  王,中子红为咢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 楚蛮之地。


       这里把熊伯庸名字当作“康”而不做“庸”应是错误。熊渠征伐和分封三子紧密相连,把被 降服的国名作儿子的名字,正表现了他克敌得地的心情,以旌其功;把长子庸封在近庸之地,为句亶王,以纪其最初向西南用兵之功。另一古籍《世本》则明确指出熊渠长子名庸。《世本》云:


    (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为庸,为句袒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就章王。


作者:122.94.215.* (2009/3/13 18:11:4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4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3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屈氏论坛  执行时间:74.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屈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