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季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季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留言备忘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登记   史上名人(清前)   季氏企业   当今名人(民国后)   季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季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第 11 楼

季氏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会
成员名单
1、终身名誉会长:季资元(澳大利亚)
2、名誉会长:季清武  季双龙(陕西延安)  季绍云(匈牙利)  
季友松(巴西)
3、首席顾问:季盛清
4、顾问:季良茂  季金宝  季少华  季海金  季一善  季资贵  
季云福  季文军  季正昌  季观清  季良珍
5、会长:季伟明
6、首席常务副会长:季樟树
7、常务副会长:季丁山  季明树  季秉长  季秉森  季明环  
季嘉有  季家友  季海荣
8、副会长:(36人)
季根生 季春荣 季金根 季金弟 季景才
季炉生 季善华 季  忠 季祝平 季木松
季光成 季荣芳 季光辉 季传平 季伟文
季资富 季土福 季继华 季嘉伟 季光松
季一进 季根友 季堂华 季资惠(庆元) 季必华(景宁)
季庆曰(泰顺) 季红弟(义乌) 季鉴满(诸暨) 季  萍(嘉兴) 季资清(上海)
季卫民(杭州) 季佳美(扬州) 季春棋(天台) 季之凯(仙居) 季守岐(浦城)
季进东(青田)
9、常务理事:(93人)
季德荣 季大科 季良缘 季森寿 季文峰
季金强 季礼云 季荣弟 季嘉伟 季松华
季益恒 季益泉 季  喻 季明星 季向阳
季继森 季赞长 季少安 季根海 季少伟
季秉东 季建豪 季荣敏 季新华 季显昌
季建平 季秉璜 季德隆 季金生 季月文
季克洲 季荣生 季海瑞 季秉华 季资泉
季建新 季雅婷 季晓辉 季彩雄 季建明
季春达 季新德 季岩平 季文杰 季伟平
季可辉 季叶寿 季小平 季长强 季良盛
季子挥 季嘉清 季资亮 季永敢(泰顺) 季 强(嘉兴)
季金花(扬州) 季加明(平阳) 季久连(闽侯) 季清墨(泰顺) 季永岗(福鼎)
季永顺(福鼎) 季树生(松阳) 季  明(北京) 季永斌(泰顺) 季永旺(泰顺)
季诚斌(义乌) 季文科(杭州) 季家华(泰顺) 季加国(平阳) 季培华(天台)
季敏宽(天台) 季卫民(仙居) 季  康(温岭) 季孟泉(宁海) 季茂山(宁海)
季正方(温岭) 季林华(温岭) 季茂祖(临海) 季善强(临海) 季日才(台州)
季家强(柘荣) 季家两(柘荣) 季庆整(福鼎) 季文爵(浦城) 季秉烛(浦城)
季道周(浦城) 季岩顺(温溪)   季孝平(青田) 季继辉(青田) 季丛生(青田)
季孝中(青田) 季克春(温州) 季日星(南宁)
10、理事:(94人)
季根水 季秉松 季秉文 季永庭 季  展
季嘉强 季美荣 季秉高 季庆廷 季良平
季春元   季子清 季福华 季老来 季老贵
季少珠 季石玄生 季毛俊 季资荣 季资长
季继文     季继武 季嘉胜 季嘉荣 季海长
季建伟 季章良 季美华 季雅芬 季雨频
季成飞 季少华 季茂德 季春元 季继斌
季建荣 季文杰 季子云 项美玲 季香琼
季慧娟 季继膑 季继楷 季宝明 季勤勤
季海根 季文云 季安儿 季世明 季少伟
季少青 季建华 季金亮 季一玲 季昌良
季昌贤 季朝邦 季一长 季秉清 季秉荣
季秉福 季晓川 季茂培 季小清 季建清
季建平 季海松 季山东 季长泉 季  平
季明杰 季继光 季小明 季明和 季盛昌
季庆其 季土基 季德强 季资廷 季福华
季石玄生 季秉文 季爱明 季爱君 季李秀
季根琴 季夏琴 季根荣 季世根 季世平
季嘉和 季林吉 季松余 季海龙
11、秘书长:季丁山(兼)
副秘书长:季嘉有(兼)  季秉森(兼)  季家友(兼)

12、研究会部门设置及负责人名单
1、办公室主任:季松华          副主任:
2、组织部长:季嘉有(兼)      副部长:
3、学术部长:季家友(兼)      副部长:季建新  季承飞  季少华
4、信息部部长:季明环(兼)    副部长:季新德
5、策划部部长:季明树(兼)    副部长:
6、外联部部长:季秉森(兼)    副部长:
7、财务部部长:季秉长(兼)    副部长:
8、礼宾部部长:季海荣(兼)    副部长:季善华  季秉华  季观森
9、《季氏之声》编辑部
主编:季丁山(暂兼)
副主编:
编辑组:

2012年10月6日


作者:jzs1952 (2014/10/5 10:11:16)   回复此贴
  回复:季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第 12 楼

季氏文化研究会成立暨季氏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开  幕  词
                          季 樟 树
                    2012年10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们季氏自家人欢聚一堂,畅叙情谊,交流文化,共谋发展,庆祝季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和季氏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好事,是龙泉近两万季氏子民合族欢庆的一大喜事,在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向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族中各支、乡镇季氏代表以及各界来宾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千余年来,龙泉历代季氏子孙,谨遵祖辈遗训,托福祖宗美德悉心带领族人,专心哺育子孙后辈,使我龙泉季氏逐步向兴旺发达。唐代就涌现出进士3位,季纮、季毅、季倘以及大将军季綦,还有右丞相季和。宋明时期涌现进士25名,农师季大蕴,大学博士季陵,王府教授季南寿,兵部尚书季可,学者季仁寿。其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已迫在眉睫。
由于龙泉季氏进士异地做官,大多移居全国各地及高丽等国,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异地安家,成了各地季氏的开山鼻祖,如青田季宅乡的开基祖季辉。义乌开基祖季凤翔、诸几开基祖季仁寿,其祖均来自龙泉,他们的后裔不乏名人企业家,同时龙泉季氏草根族中亦不乏能人巧匠,尤其是宋元明清制香菇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并举家迁往,成为那方的季氏开山鼻祖,近几年他们先后来龙泉寻根问祖,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加快季氏文化研究会的建设,是件十分有意义之事。
近几年来,其他姓氏宗族为寻根问祖,建立了许多民间组织。而中华姓氏群族中季氏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其他相比,我们季氏却发展得比较缓慢。为此,在各地宗亲的支持下,我们着手季氏文化研究会的筹备工作。
一、广泛联谊,做好宣传发动。
通过集思广益,利用多种方法和渠道,与各地季氏宗亲联络,我们于2008年起,先后组团到义乌、上海、泰顺、福鼎、柘荣、浦城、台州各县(市)参加联谊、祭祖等活动。并与远在澳大利亚的季资源老总、巴西里约华人联谊会主席季友松、匈牙利欧洲商贸总裁季绍云、陕西延安农副产品总经理季双龙等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二、健全组织,做好筹备工作
历代领导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等皆认为姓氏和族谱是维护和巩固家族和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多次协商,取得相关部门,特别是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从组织上做准备,如会员登记,组建研究会的申请报告,会员情况分析等。大会筹备组花费大量精力,就筹备会议开了五、六次,为大会准备文件,资料,并打印成册,秘书长季丁山为此付出了巨大劳动,对此,筹备组各成员从未计较个人得失。我们喜欢低调干事,实实在在地干事,所以我希望大家为我季氏的兴旺发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做无私奉献,完成好季氏文化研究会的各项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朋友们!看我季氏、贤哲辈出,先祖为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文财富,愿我季氏后人,英才辈出,与时共进,与国同昌!
现在,我宣布季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幕!



作者:jzs1952 (2014/10/5 10:14:35)   回复此贴
  回复:季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第 13 楼

睦族•联谊•图强•发展

季氏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上季伟明会长的
致    辞
(2012年10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理事会成员: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季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是我季氏族人的一件大事,是在国家富强昌盛,祖国综合国力更加强劲,国际威望不断提高,龙泉迎来第七届青瓷宝剑节之际,以及龙泉季氏联谊会成立五周年之时!我们倍感欢欣鼓舞,在中共龙泉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市文联的指导下,为我们的聚会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我们万分感谢!
在本次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我并有幸当选为会长。首先,感谢全体理事对我和理事会的信任,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做好工作,为季氏文化研究与繁荣尽职尽责。其次,我个人才疏学浅,而且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为此,需要发挥全体季氏宗亲的集体智慧,调动全体季氏宗亲的积极参与热情,通过共同努力,把季氏文化研究与联谊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龙泉季氏来源于两支,而这两支季氏都来自北方。一支在唐武后长安年(705)由季毅自西京,凤翔府汧阳县(现河南省洛阳市进阳县)迁居龙泉。季毅的太祖季广王果是唐代诗人,曾仕隶宗,代宗两帝,官拜徐州等五州节度使,因永王李璘案被贬温州制史,其后辈都先后来龙泉,这一支先定居竹州,后迁居宏山。另一支,在唐玄宗开元间,因避安史之乱,由季锦自延陵迁杭州武林铜锣巷,因铜巷地处铁板桥边,故有杭州铁板桥头之传说。
以后季锦之孙季倘,与何蕃等人犯案被贬迁任龙泉县令。这一支就是今天龙泉季延陵郡的第一代始祖。无论是季毅一支,或是季锦一支,现在都已成为龙泉季氏的共同祖先。两宋时期,都发展成为龙泉的旺族,已成为显赫的名门望族。所以,不少省、市、县的季氏开基祖均从龙泉迁出。由此可见,龙泉季氏历史文化源渊流长,底蕴深厚。为了加强龙泉季氏与全国各地季氏的文化交流与经济诸方面的合作,并申报有关部门批准,季氏文化研究会已于今日成立了,这是季氏族人的一大喜事。
据全国第四、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龙泉季氏人口为1.5万,是龙泉第五大姓,目前已近两万人,名列浙江及至全国县级季氏人口比例第二位(第一位是青田),故中华季氏网站对龙泉非常重视,认为龙泉季氏历史悠久,名人之多,人口比例之大,影响度广,并希望龙泉有相应的季氏社团或文化研究组织,以便于与全国乃至世界联络沟通,这是季氏文化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是最亲密的,由此组成社会最原始的细胞——家庭。而家庭——家族——宗族——民族——国家就结成了一条相互关系、密不可分的纽带,因此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的安定首先是民族团结、宗族和睦、家庭和谐。要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要想了解自己家族的发展渊源和繁衍迁徒的血缘之史,要想了解自己在季氏宗族中的明确世系地位,这就是我们宗亲的共同的血缘情结。今天我作为季氏文化研究会的首任会长,就要牢牢抓住这条血缘情结,发扬我们祖宗季氏诸公那爱国爱民爱家乡的伟大精神,以“睦族•联谊•图强•发展”为宗旨,力求在推进季氏文化建设,促进季氏族群经济发展,加强季氏文化研究和季氏研究会基层组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全组织,推进季氏文化建设
姓氏族组织是维护和巩固家族及至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为此,在今后适当时候,通过大家的努力,编著一部贯通古今、涵盖中外的经典巨著《论中国季氏》,尤其要实现“上可通天,下可落村”的特色,需要收集对祖源的各种说法,需要广泛收集各省、市、县和季姓聚居地的开基祖历史有关情况及历史名人等相关资料,因龙泉是季姓人口大县,同时在全国季氏先贤中,龙泉就占了很大比例,仅两宋期间龙泉就涌有季氏进士24位,其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已迫在眉睫。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季氏文化研究会分会机构,增强基层凝聚力,以促研究为已任,推进季氏文化建设。
二、宣扬宗祠概念,巩固发展宗祠文化
古墓、祠堂、族谱历来是宗族赖以生存的三大载体,巩固和发展宗词载体,以增强宗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为此,季氏文化研究会决定重新选址,按季氏老宗祠的图样(或略加变动),重建龙泉季氏总宗祠。因为,一旦季氏宗祠的建立,它既弘扬了季氏传统文化,也会对促进龙泉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今后我们要筹措资金,维护、完善季氏宗祠文化的建设,要把它建设成供奉季公和历代季氏名人祖灵的圣殿,安放龙泉季氏各支开基祖神主牌、生禄牌的灵寝,使其真正成为龙泉季氏族人每年清明节都要到这座季氏总宗祠和示范祠堂文化陈地祭拜祖先。
三、各方筹措资金,建设季氏文化场所
我会是个民间团体,为使这一组织日益强盛起来,目前靠损赠的生活绝对不是长久之计,而必须走自立、自养、自强之路,才是立于不败之计。我们要学习其它地方的好经验,解决活动经费的来源。要争取政府支持,各方筹措资金,尽快建设一处有商业价值的季氏文化场所。我常与几位常务副会长多次探讨,提出一个设想,就是争取在龙泉市黄金族游区找一块宝地,建设龙泉季氏名人纪念馆,除了陈列龙泉历代季氏名人事迹外,还要陈列当代季氏名人的成就,展示其风采,以供人们参观学习。因中国老人这支队伍发展迅速,我们还要建设老人服务中心,并附属建设有商业价值的健康会所,包括住宿、餐饮和文化娱乐、茶道等。用这块盈利来养育季氏文化研究会和季氏联谊会。我认为以上建议应该说是个金点子,我们要很好地吸收,一旦目标准确,作好前期包装,土地征用工作,要制定建设总体规划,精心设计图纸,提出经费概算,多方募集资金,举全族之力分期分批贯彻实施。
四、发展会员  加强组织建设
季氏文化研究会章程指出:“在条件成熟时候本会还要组建龙泉季氏联谊总会和世界季氏联谊总会浙江分会龙泉支会。本着精简机构的原则,季氏文化研究会和龙泉季氏联谊会二会合一,合署办公,即同一机构二块牌子”。同时指出:凡拥护本会章程,有加入本会意愿,经登记填表,按规定缴纳会费或提供捐赠的季氏社团和族人均可入会,为加强这项工作,本届将设立组织部由季嘉有兼管这项工作,做好会员的发展。
各位代表,今天召开的季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亦是季氏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希望大家要认真贯彻和宣传本次大会精神。
各位代表、各位宗亲,让我们高举季氏先祖爱国爱民爱家乡的伟大旗帜,我们季氏宗亲要紧密团结,全面发展祖宗事业,为建设美好新龙泉作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作者:jzs1952 (2014/10/5 10:15:30)   回复此贴
  回复:季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第 14 楼

希望研究会发挥好规划设计、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平台搭建等作用,为发掘提炼、研究提升私杨光大我季氏乃至全国的姓氏文化作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作者:jzs1952 (2014/10/5 10:16:44)   回复此贴
  回复:季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第 15 楼

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的
贺  电

季氏文化研究会:
欣悉龙泉季氏文化研究会成立,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
希望研究会发挥好规划设计、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平台搭建等作用,为发掘提炼、研究提升私杨光大我季氏乃至全国的姓氏文化作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季盛清
2012年10月26日


作者:jzs1952 (2014/10/5 10:17:2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8 每页5条 当前3/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季氏论坛  执行时间:1,050.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季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