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句人俗语,两人相见,若互通姓名,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典故应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明朝初年,为了恢复因战乱灾荒而荒芜了的中原广大地区的经济,明政府下令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从明初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时间为500年左右,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及神州大地,人们相见互问老家,都会说:“啊!洪洞老乡。”再问及:“老乡贵姓?”若回答为同姓,问者就会说“啊!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相见,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俗定成语,也就一直沿续至今。
沂武交流泗水通,巨峰独秀耸长空。
地见虹霓千丈翠,渔艇晚照一江红。
圮桥三进泥中履,羊寺遥闻夜后钟。
陵台夜月依然在,惟有官湖景不同。
洪洞古大槐树,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西面二三百米处是汾河。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院,寺院宏大,殿宇巍峨,自唐宋以来,便建有驿站,常住驿官,处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在广济寺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古树上构巢垒窝,年长日久,特别是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老鹳窝在古树上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初移民时,官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起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梦绕魂牵的家乡标志,几百年来传来传去,有的甚至把老鹳窝误传为村庄了。
据说明初大槐树移民时人们谁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这时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的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一个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把人们惊呆了,不久人们醒悟过来,受骗了!人们哭喊叫骂,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移民先祖离别洪洞大槐树时,为了告诉子孙后代不忘故里,特意量了一下树身,当时没有尺子,只好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树量,七个男人连起来还差一段空当,当时正好有一个年青媳妇站在一旁观看.人们就让她站到空当处,正好接上,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七庹零一媳妇”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