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昝姓发表各种类论文、著作 为社会科学发展贡.. |
第 131 楼 |
1. 草鱼、团头鲂染色体组型的分析比较 昝瑞光 宋峥 遗传学报 1979年 第02期 鱼类染色体的研究,包括各种鱼类之间染色体组型的比较分析,属于鱼类细胞遗传学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发展细胞遗传学理论、对鱼类遗传育种、鱼类分类和进化的研究都具有一定意义。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也较快[11。但国内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我们从1 97 2. 八种鱼类(鲤属和白鱼属)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昝瑞光 宋峥 动物学研究 1980年 第02期 根据Ojima等(1976)的统计,世界上被作过染色体研究的鲤属鱼类只有Cypri打甜scorpz’o一种,自鱼属鱼类则一种也未被研究过[9)。我国鲤属鱼类已经定名的有12个种和8个亚种,白鱼属鱼类定名的有6个种,都是比较重要的经济鱼类,尤其鲤属鱼类,其中不少已成为人工养殖对象。 3. 鲤、鲫、鲢、鳙染色体组型的分析比较 昝瑞光 宋峥 遗传学报 1980年 第01期 鱼类远缘杂交后往往不育,但也有全育和半育的。例如草鱼(ct阴oP加ry馆odon idell“心与细头鱿(材巴galobra,aa,bry仰石ala)的杂交后代是两性不育〔,,‘,,鲤鱼(cy钾i,“,carpt’O)和螂鱼(cara而“,aurat“,)的杂交后代是雄性不育L,,‘,,,蟾鱼(左八‘忿介入t五ys 0... 4. 滇池两种类型鲫鱼的性染色体和C-带核型研究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年 第02期 前 言 滇池现有的鲫鱼(Carassi。s auratus)分低背型和高背型两个种群”、‘’。低背型鲫鱼在滇池早有记录,云南许多地区均有分布。高背型鲫鱼目前在云南仅发现于滇池,是1975年左右才被发现的,其来源不清。本研究使用C-带染色技木和常规Giemsa染色技术研究这两种类型鲫鱼的肾细 。
|
|
作者:085120029 (2010/7/13 15:19:54) |
回复此贴 |
|
|
回复:昝姓发表各种类论文、著作 为社会科学发展贡.. |
第 132 楼 |
5. 滇池高背型鲫鱼雌核发育的研究 崔悦礼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年 第02期 滇池高背型鲫鱼(Carassius auratus)(以下简称高背鲫),是近几年在滇池及其水系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鲫鱼群体,它的资源量增长很快,并且成了滇池目前的主要渔获对象。1978—1979年,我们对该鲫鱼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调查。发现它是一个雌性的种群;染色体初步计数为 150土一160土f‘J 6. 滇池高背型鲫鱼雌核发育的研究 崔悦礼 昝瑞光 动物学研究 1982年 第S2期 滇池高背型鲫鱼CaraSSius 0“r0≠“s(以下简称高背鲫),是近几年在滇池及其水系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种群,其资源量增长很快,且成了滇池目前的主要渔业对象。1978—1979年,我们对该鲫鱼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调查,发现它是一个全雌性的种群;染色体初步计数为150±一160±(崔悦礼等,1 7. 滇池两种类型鲫鱼的性染色体和C-带核型研究 昝瑞光 遗传学报 1982年 第01期 滇池现有螂鱼(Ca)、。l’u;。川Ilt,)分低背型和高背型两个种群汇3,”1。低背型卿鱼在滇池早有记录,云南许多地区均有分布。高背型螂鱼仅滇池有,是1975年左右发现的,其来源不明。木研究使用c一带染色和常规Gicms。染色研究了这两种类型鲤鱼肾细胞和胚胎细胞的染色体组型,目的有 8. 七种鲃亚科鱼类的染色体组型研究,兼论鱼类多倍体的判定问题 昝瑞光 宋峥 刘万国 动物学研究 1984年 第S1期 按我国学者伍献文等的分类系统[2),并根据Ojima等(1976)[30]、Bac舢b㈣(1980)(37]、Arai(1982)[15)的统计和Khuda—Bukhsh(1980、1982、1982)[20一22)的工作,鲍亚科(Barbinae)鱼类中被国外研究者作过染色体和染色体组型研究的约有40个种和亚种,其中... 9. 蛙属中的一个特殊核型——双团棘胸蛙的核型及其C带和银带的研究 刘万国 昝瑞光 遗传学报 1984年 第01期 过去,认为无尾两栖类的核型比较稳定,每个属内,甚至科内的核型都极为相似。这种传统观念已为众多的新核型资料的获得而打破。事实证明,不仅仅在科内(如从详司a-etylidae)『,4,、即使在同一属的不同种间(如Eleurhe,odac,,l。)‘8,,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等也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 10. 四种无尾两栖类带型的分析比较以及C带、银带和次缢痕间相互关系的探讨 刘万国 昝瑞光 遗传学报 1984年 第04期 对无尾两栖类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过去主要是分析和研究它们的一般核型,这曾促进了对无尾类的分类及其核型演化等方面的了解。国外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较早,报道甚多t.llo.ll,l,]。近十年来,随着在人类染色体研究中各种分带技术的兴起,利用c带、银带等显带新技术,不仅在形态上而......
|
|
作者:085120029 (2010/7/13 15:31:37) |
回复此贴 |
|
|
回复:昝姓发表各种类论文、著作 为社会科学发展贡.. |
第 133 楼 |
11. 鱼类中的多倍性及其在鱼类演化中的作用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年 第02期 士口 曾普遍认为,两性生殖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演化巾,多倍性极少作用甚至全然无作用.但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的研究证明,至少在鱼类,情况决非如此. 最先以足够而可信的证据证明鱼类中存在进化多倍体(亦称自然多倍体)、监对多倍性在鱼类演化中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和阐明的,是Ohno及 12. 鱼类中的多倍性及其在鱼类演化中的作用(续)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年 第03期 两性生殖多倍体的适应和j演化能力 Stebbins曾提出,由于基因的大量重复,削弱了新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作用,从而使多倍体很难真正产生出新适应的基因复合体,因此演化的主要趋势是二倍体种的演替¨们.Ohno及其同事们的看法正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只有由基因重复而造成的多余的、不负责 13. 裂腹鱼亚科中的四倍体—六倍体相互关系 昝瑞光 刘万国 宋峥 遗传学报 1985年 第02期 { 鲤科(CyPrinidae)是鱼类中最一早被确证为涉及多倍化进化的一个科山一l,J。进化上的多倍体不仅在该科的鲤亚科(c¥prininae)、肥亚科(Barbinae),而且在的亚科(Gobioninae)也有发现t81。特别在鲤亚科的卿属(cara“iu‘),多倍化显得更为活跃,这里不但存在自然的四倍体种和亚种, 14. 鱼类胚胎发育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 宋峥 昝瑞光 实验生物学报 1985年 第01期 两栖类的双咖口piPie九s从原肠期发育到蟒蚂、伪刀q户‘Pyrrhogaster从桑棋胚发育到神经胚时,两者的染色体长度都显著缩短[1二];0刀叩sorienrall’s和Triturus阴ac口ratu夕从胚胎期发育到成体时,前者的染色体不再显G带,后者第2、6、8、9和12号染色体的次溢痕全消失〔”’4〕
|
|
作者:085120029 (2010/7/13 15:34:12) |
回复此贴 |
|
|
回复:昝姓发表各种类论文、著作 为社会科学发展贡.. |
第 134 楼 |
15. 金线巴鱼属两亚种mtDNA的序列变异(英文) 肖春杰 李梅章 李维贤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03期 MitochondrialDNAVariationinTwoSubspeciesofSinocyclocheilusasRevealedbyDNASequences①XiaoChunjieLiMeizhangLiWeixianZanRuiguang 16. 免疫沉淀法分离纯化感染细胞中的甲肝病毒RNA 周翔 谭德勇 王晓燕 赖建华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05期 分离纯化病毒RNA是进行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改造利用这类病毒的基础.目前,分离纯化RNA病毒通常采用超速离心,聚乙二醇沉淀法沉淀病毒[1],然后再按RNA提取方法分离纯化RNA.由于超速离心法需要较贵重的超速离心机,其设备要求高;聚乙二醇法所 17. 5种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怀孕早期小鼠卵巢中的表达研究 谭德勇 罗兰 赖建华 舒坤贤 李鹂 昝瑞光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S4期 在培养细胞中,。yclinDI,PCNA和。dd基因的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增殖,而PZI和P16基因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它在生殖细胞中的作用与离体培养细胞中的作用不一致(结果待发表)‘小鼠处于怀孕期间时,由于没有卵泡成熟,此期卵巢中的卵泡处于 18. p53基因对U251细胞中基因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谭德勇 舒坤贤 罗兰 赖建华 李鹂 昝瑞光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S4期 p53基因是一个抗癌基因[‘,2],它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原因[3].p53基因也是一个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导致细胞的生长抑制.它还与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以及个体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深人研究P53基因表达与调控对于细胞生长分化,以及...... 19. HCG对U251细胞中p53基因表达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谭德勇 罗兰 赖建华 舒坤贤 昝瑞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S4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IICG是由胎盘分泌的一种激素,他的作用是促进子官内膜增生,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川,因此它是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用孕马血清处理雌鼠可以促进卵子成熟,然后用HCG处理月以促进小鼠排卵.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起排处理的小鼠的卵巢组织,一些细 ...... 20.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四个地理种群同工酶比较研究 邹平 叶辉 谭德勇 昝瑞光 遗传 1999年 第06期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是松科树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1〕。一般情况下,该虫主要危害生长衰弱的树木,但若环境条件适宜或蠹虫种群发生量大时,也可危害健康树木,导致树木枯萎死亡〔2〕。70年代以来,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中、南部的广大地 ......
|
|
作者:085120029 (2010/7/13 22:38:12) |
回复此贴 |
|
|
回复:昝姓发表各种类论文、著作 为社会科学发展贡.. |
第 135 楼 |
21. 云南倒刺鲃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郑冰蓉 昝瑞光 肖蘅 张亚平 水利渔业 2002年 第01期 云南倒刺鱼巴 (Spinibarbusyunnanensis)属鲤科、鱼巴亚科、倒刺鱼巴属[1、2 ] ,地方名为青鱼。其体重可达 2 0kg左右 ,近年曾从抚仙湖中捕捞到体重达 70kg的个体 ,被称为抚仙湖的“鱼王” ,目前青鱼的市场收购价每千克都在百元以上 ,是名优大型经济 ...... 22. 云南倒刺鲃mt DNA D-loop区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郑冰蓉 张亚平 肖蘅 昝瑞光 水利渔业 2002年 第03期 云南倒刺鱼巴SpinibarbusyunnanensisTsu在分类上属鲤科鱼巴亚科倒刺鱼巴属[1 ,2 ] ,仅分布于云南的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和异龙湖 ,是云南高原湖泊的特有经济鱼种类。但由于其种群数量的日趋减少 ,甚至在一些湖泊中已绝灭 (如异龙湖 )或几近绝灭 ...... 23. 鲤属鱼类mtDNA控制区(D-环区)序列的变异性分析 郑冰蓉 张亚平 肖蘅 蓝家湖 昝瑞光 水产学报 2002年 第04期 鲤属(伽rin泌)隶属鲤科(cyprinidae)中的鲤亚科(cyprininaJe),是鲤亚科中最繁盛的一个属。在共计17个种和亚种中,除西鲤(c.co巾抽co巾io)的分布遍及欧、亚两洲外,其余的16种只见于我国,其中11个种只见于云南,为云南特有。对鲤属鱼类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上l】“J...... 24. 5种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小鼠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罗兰 余敏 赖建华 江燕 谭德勇 昝瑞光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 第02期 生殖细胞的发育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分化过程 ,也是一个极特殊的细胞周期运行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既有生殖细胞本身和相关细胞 (如卵泡中的滤泡细胞 )的频频分裂增殖 ,又有它们不断的发育分化和死亡[1 ] .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既可探讨生殖细胞的发育
|
|
作者:085120029 (2010/7/13 22:41:06) |
回复此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