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丁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丁扬斌先生年谱
第 11 楼
一九二七年丁卯,民国十六年,卅六岁。
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时间一年,作有《西安感触》一诗:
痛哭炎黄后,凄凉镐邑前。头颅交掷尽,烽火尚纷然。
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了南京反动政权,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肖楚女、熊雄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英勇牺牲。
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九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举行第五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代表八十人,代表党员五万七千九多人。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继续推选陈独秀为总书记。
七月十二日,中共中央改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成立,陈独秀停职。
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侯镜如等领导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立红军的开始。
九月九日,毛泽东等领导秋收起义。开创井岗山革命根据地。
起义前夕,叶挺相邀扬斌前往参加,扬斌因事未能参加。
十二月,革命党人发动广州起义。
一九二八年戊辰,民国十七年。卅七岁。
继续在冯玉祥部任职,任旅长兼边防司令官。
冯玉祥五十岁生日,作有十四韵诗一首贺之,诗曰:
五十年间如反掌,不肯低头在草莽。幼年诗赋动乡关,斯人解呵不解赏。
天生君才必有用,安危他日终浈仗。昨夜东风吹血腥,元戎小队出郊垌。
汉家旗帜在东北,犹看一载立奇勋。落落盘踞难得地,龙虎纷腾奔蒺藜。
铁马弯弓固不发,中原父老望旌旗。三顾频频天下计,此间唯有蛰龙知。
五十老翁何所求,王俊楼船下益州。即从巴峡穿巫峡,一片降幡出石头。
将军东门伫献捷,青春作伴好还乡。死节原来只顾馨,晚有子弟传芬芳。
高才脱就名和利,岂是汉人韩张良。英雄景运开日月,南极老人应寿昌。
四月,成立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六月,张作霖兵败,退回东北。
六月十八日至七月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八十四人,候补代表三十四人,代表党员四万多人。向忠发被选为总书记。
七月,彭德怀领导湖南平江起义。
广西大学成立,马君武任校长。
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一九二九年已巳,民国十八年。卅八岁。
冯玉祥部被编遣,扬斌奉令同郝鹏举等十六名军官经陕西,河南,安徽到南京。任西南编遗委员。作有《全球一体》,《上明孝陵》,《中山陵》等诗章。
《登雨花台》
(一)
万里风云帐此身,流阴似水百无成。雨花台上登临日,只见花枝满眼横。
(二)
茫茫何处是家乡,别绪临风惨夕阳。墓到清明谁不扫,我隔先陵万里长。
三月十五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取得了领导权。
十二月十一日,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胜利,建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和红七军。
作者:222.87.72.* (2007/8/15 20:54:23)
回复此贴
回复:丁扬斌先生年谱
第 12 楼
一九三零年庚午,民国十九年。卅九岁。
蒋冯阎中原大战,蒋令率部参战,后将部队率到霸桥解散,遁迹东海。
在海州湾居住,组织成立“生产合作党”,“十人团”,著“四万万救国方略”。发行股票等。
与吴叔御教授,毛金庵乡长,黎幻林乡长,黎季忻,王箐若等交游,作诗。
海州感怀
无端忽影大潮头,饱看洪涛滚滚流。虎斗龙争何时了,鸾飘风泊几时休。
亦担世界兴亡责,莫解亚洲父老忧。髀肉渐生心渐苦,海滨怎好久勾留。
二月一日,龙州起义胜利,建立左江工农民主政府和红八军。
春,马君武任上海公学校长。
一九三一年辛未,民国廿年。四十岁。
在海州湾居住,所住《四万万救国方略》已经偏成书,正准备发行出版。
与吴教授及乡人交情加深。作诗数首记其志向。
发行所印行的股票。每股100块大洋。
常务理事:丁扬斌,王显庆,黄汉勋。
常务监事:李方庸。
游“五州公园”
高瞻远瞩困风尘,聊向桥头寄此身。盖世人豪闲里过,中原安得不沉伦。
四月,红七军,红八军与中央的红军汇合。
五月,马君武返桂复任广西大学校长。
九月十八日,发生“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府下不抵抗令,致使东北沦陷。
十一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十一月十二日和十八日,宁粤双方分别在各自的所在地南京及广州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十二日,南京,广州,上海三方中央委员在南京联合召开四届一中全会。宣告国民党的又一次统一。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
蒋介古、汪精卫、胡汉民三人为中央政治会议常务委员。
一九三二年壬申,民国廿一年。四十一岁。
被国民政府选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
已经发行的股票被人告到蒋委员长介石那里,被蒋通辑,四处避难。作《后湖避难》诗三首。
(一)
千愁万恨随人行,行到西湖变笑声。顿觉天高云散尽,一轮红日最晶明。
(二)
万里身随云雾飘,不知何处放高标。终将揭地掀天去,暂把行踪托小桥。
(三)
万仞高情凝作痴,痴坐湖头自咏诗。留念山青兼水绿。雷云飞去待何时。
黔西县里调整行政区划,分为十个区,八十二个乡,三十七个镇。
一月,“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日军侵占上海,蒋汪迁都洛阳。
四月七日,蒋介石在络阳召开“国难会议”,决议要“对日交涉”,“全力剿共”。
六月十六日,国民党反动派“第四次”围剿开始。
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州国政权。
作者:222.87.72.* (2007/8/15 20:54:57)
回复此贴
回复:丁扬斌先生年谱
第 13 楼
一九三三年癸酉,民国廿二年。四十二岁。
继续避难,后被蒋介石的人抓到,并入监狱,不久得中央政治大学校长张伯龄营救出狱。
另外是贵州乡贤,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从中调合放出。作有一首《狱中谢王文培女士赠酒》诗,诗曰:
酒饭眼前兴,先由心太平。天边愁作客,狱里好修行。
死交华盖运,生入凤凰城。亲见庖牺姝,天高地厚情。
五月,“塘沽协定”签定。日军打开入侵华北的门户。
十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五次”围剿。
一九三四年甲戌,民国廿三年。四十三岁。
承陈英生少将介绍访亲扬州,并与张孝宜女士订亲。张系南京商业专科大学的学生,已毕业。并于当年结婚。
《扬州湘园订婚于粉团花下》
年来事事与心违,大陆虽宽不够飞。谁教冥鸿霄两翼,湘园花让团粉肥。
《焦山结婚感怀》
(一)
毕竟中华最有情,青山绿水远相迎。本来愿作国家婿,无奈情仇四面争。
(二)
聊舒醒眼望神州,万浪千波尽下流,惟有焦山知我意,千秋稳住大江头。
(三)
唱到南朝催肺肝,和战皆非啼笑难。且留剩水残山外,结个冤家图苟安。
中央国术专校校长张之江贺联日:
扬斌兄焦山结婚志庆:
双圭共亲爱;万岁长相随。
内弟张之江、张迁碑同贺
到国民大学,边政学院任教。有《元霄节同普通科二十四人毕业同学私晏》及《春夜赴卫生科卅人毕业同学私晏》等诗记之。
乡贤侯伯猷被侯之担请去军部当秘书长,因嫌军旅生活苦累,未行。
十月十七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九三五年乙亥,民国廿四年。四十四岁。
继续在国民大学,中央国术专校,边政学院,中央政治大学等校任教,何梦麟任训育主任。
因乡贤何应钦司令官从中周旋,蒋介石才放松对扬斌的迫害。
一月,红军长征到遵义,政治局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政治地位。
这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月,贵州省长王家烈到黔西。
三月十四日,中央红军三军团一部二千余人到岩孔。
十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十一月十一日至二三日,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选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蒋介石,立法院长孙科,司法院长居正,考试院长戴季陶,监察院长于右任。
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十二月九日,“一•二九运动”瀑发。
国民政府成功地发行“法币”统一了全国货币,形成了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
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何梅协定”,拱手将河北让给了日本。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
一九三六年丙子,民国廿五年。四十五岁。
移居晓庄新居,自作对联贴上:
前方虎踞龙盘,柔山软水;此地鹰扬豹隐,缓带轻裘。
季国庆教授结婚,以诗贺之:
回首何堪望北平,劝君失妇好安营。我闻昔年香孩子,要向如皋再转生。
二月一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等的领导下长征进入黔西。
五日,二、六军团贺龙,肖克,关向应等在县城新川祖庙召开重要会议。
红军到白坭田打土豪,多人参加红军。
侯伯猷先生家爱护民众,称为开明绅士,被红军保护,家产完整。
七月,马君武到广州培桂中学任校长。
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发生,爱国将领张学良,扬虎城逮捕蒋介石,逼蒋抗日。
经中共调停,蒋同意抗日主张。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作者:222.87.72.* (2007/8/15 20:55:35)
回复此贴
回复:丁扬斌先生年谱
第 14 楼
一九三七年丁丑,民国廿六年。四十六岁。
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日本侵略中国,大片土地论丧。全国掀起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热潮。
八月十三日,日本进攻上海,冯、张奋起抵抗。
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九月改称第十八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叶剑央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一二零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全军四万五千多人。南方八省边界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一万零三百多人。
秋,平型关大捷。
九月二十二日,国共两党合作,发表合作宣言,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十二月,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人民,欠下了血债。
十二月,扬斌先生新居被日本飞机炸毁,遂毁其诗书,率其家小,辞别南京,准备回故乡。辞南京诗曰:
百万雄尸逐水流,鸥巡浦口共悲秋。南京至此无人守,一片降幡出古头。
轮停汉上三日走笔谢叶将军(叶挺)
殷墟又见黍离离,风起龙潜总费思。率性先安林下宅,决心再覆手中悒。
黔西父老如容我,舍北渔矶肯让谁。只恐劳人天不佑,一棺误到无穷期。
时叶挺将军在武汉组建新四军。
一九三八年戊寅,民国廿七年。四七岁。
经过汉口等地到达贵阳,应老同学,女中刘校长之聘任国文教员及清华中学、贵阳师范教员。
下半年,日机轰炸贵阳,女中迁花溪,草建草堂三间,定居花溪石头村。
时中国科学院院长竺可桢,副院长李四光把科学院迁到桂林。
浙江大学迁贵州媚潭县。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昆明,办成西南联合大学,中国名教授西迁众多。
三月二十九日至四月一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国民政府礼堂召开。
十月,日寇占领武汉。
十二月,周恩来到重庆创办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
腊月三十日,次子天雄生。
是年国民党县党部成立,书记钟华明。
一九三九年已卯,民国廿八年。四十八岁。
继续在花溪女中、清中、贵阳师范任教员。
把平生所学编为《应用文》,《美术文》等授与学生。
同平刚先生等同盟会老会员老朋友聚会。
时广西大学改为国立,马君武复任校长。
九月一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秋,中共党员在黔西城区成立党支部,蓝运富任党支部书记。
一九四零年庚辰,民国廿九年。四十九岁。
在花溪女中及清华中学任教员。
同时写有《与帝国主义者抗日》诗曰:
万古伤心无道秦,硬收兵甲铸金人。英雄恨少横磨剑,苦认外仇是内亲。
彭德怀领导并指挥百团大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
马君武任广西大学校长,师生为他六十祝寿,他致词表明自已一生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明明做事”。
三月三十日,汪精为在南京成立伪组织,卖国求荣,遭人痛骂。
八月一日,马君武逝世,国民党政府举行隆重悼念仪式,
周恩来送的挽词是“一代宗师”。
朱德,彭德怀送的挽词是“教泽在人”。
冯玉祥送的挽联是:
大雅云亡,击铎临风思国士;冠氛是亟,挥戈洒泪哭先生。
柳亚子写诗纪念:
卅五年前投赠诗,伤心重检泪涟而。论才黄叶终同调,人海红桑换旧枝。
晚岁喜能年少重,高名留遗大家知。朱颜碧血牺牲泪,碑碣端应有怒词。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建议在桂林雁山建立“马君武植物园”和“君武小学”,以纪念他为民主革命,为祖国的教育与科学文化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秋,国民革命军陆军三零五师在师长陈明仁的率领下在黔西休整,到沙窝,侯肇源夫妇主持欢迎会,陈曾相邀侯任秘书长,侯嫌军队生活清苦未行。后到汪安任县党部书记。
作者:222.87.72.* (2007/8/15 20:56:10)
回复此贴
回复:丁扬斌先生年谱
第 15 楼
一九四一年辛巳,民国卅年。五十岁。
在花溪女中及清中等学校任教员。
值五十寿辰,师生亲朋为其祝寿。
平刚先生贺以对联:
湖上人家初识马;金陵子弟旧怜君。
时写有谢《平刚行先生祝寿联》诗:
最低任务未完成,逝水流年过半身。马齿日增无走劲,其将何以对同盟。
中国发生了“皖南事变”蒋介石攻击新四军,项英将军死难,叶挺将军被扣。
一九四二年壬午,民国卅一年。五十一岁。
继续在花溪女中任教员。
《回黔西》
(一)
北海惊回游子梦,西山堆满故人坟。离前种树能遮亩,别后生儿己见孙。
(二)
晋文去国三千里,苏武牧羊十九年。苏武晋文何足道,令威今日已称仙。
冬月返回故里,在亲朋支助下建房五间,应农文小学董事长,老朋友侯廷模之聘在农文小学任教,四乡学子闻之踊跃入学就读。
到同盟老友侯仲章府上,睹物思人,作诗三首以记之。
《过同老朋侯君仲章府上》
(一)
登堂不见老同盟,只见一群小后生。我欲呼来问往事,不知何姓与何名。
(二)
惟有青山待我归,本来面目己全非。茂林虽己糟踏尽,抬轿坡前草尚肥。
(三)
人生何事最神伤,旧时姻亲一扫光。虽有二三硕果在,头童齿豁鬓如霍。
遍访乡中父老,并作诗记之。
时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运动。
一九四三年癸未,民国卅二年。五十二岁。
应黔西中学校长之聘,任高中国文教员,为期二年。
时乡贤侯赓言先生,史秋萍先生一同看望丁扬斌先生,三人一起联吟赋诗:
《与史君秋萍,侯君赓言小园夜宴联吟》
(一)
胭脂月下共飞觞,把酒三人兴倍长。暂学青莲开夜宴,狂歌醉舞满庭芳。
(二)
蜗鼓频敲向晚中,游园桃李笑春风。花明柳暗村相接,水软山柔气自雄。
渐觉夜深衣若露,乍看天上月如弓。此时此地欢歌极,把酒三人意共融。
注:第一首,一、四句为丁吟,二句为史吟,三句为侯吟。
第二首,一、六、七为史吟 ,二、三、八为侯吟,四、五丁吟。
一九四四年甲申,民国卅三年,五十三岁。
在家办私学,远近闻名,求学者众。
当选为黔西县参议员。
与乡友以诗唱和,诗集记之。
乡贤侯赓言先生逝世,丁扬斌,史秋萍等写诗悼之,诗曰:
遐想侯公,乘性温良。曾游畔水,远近名扬。
后任公务,维持地方。为士林范,增家族光。
年登耄耋,鹤返仙乡。神依木主,驾归天堂。
子孙奉祀,俎豆馨香。
姻侍弟 史秋萍敬挽
民国卅三年五月吉旦
作者:222.87.72.* (2007/8/15 20:56:4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9 每页5条 当前3/4页 [
1
] [
2
] [
3
] [
4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2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丁氏论坛
执行时间:1,679.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