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族谱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增诚(吉涛)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史贻直大学士为江苏吉氏撰写的族谱序 已阅:5373 / 回复:9(楼主)

史贻直大学士为江苏吉氏撰写的族谱序

    在泰州敬胜堂《吉氏族谱》、丹阳有诒堂《吉氏家乘》和江都南燕堂《吉氏族谱》中,都有清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史贻直撰写的序言,在对这三篇“吉氏族谱序”(简称“史序”)进行点校补注的过程中,我发现:
    (1)泰州《吉氏族谱》中的“史序”确为史学士所撰写。史学士在溧阳时,曾与泰州吉氏子琦公(11世)交善,乾隆十七年他在北京为官,时子琦公已故世;子琦公的次子书常(12世)将合族所修谱牒邮寄京师,乞其为谱作序。因此,史学士为泰州吉氏四修族谱撰写了序言。
    (2)丹阳《吉氏家乘》中的“史序”亦系史学士所撰写。史学士在京时与丹阳吉氏梦熊公(17世)系年通加兄弟,他对梦熊公赏识有加,乾隆二十二年时他已致仕(退休)回乡(溧阳),受梦熊公之请,故而为丹阳吉氏四修家乘撰写了序言。
    (3)江都《吉氏族谱》中的“史序”不是史学士亲自撰写的,而是一篇仿制的作品,是模仿泰州《吉氏族谱》中“史序”而作。仿制品毕竟不是真的,故而存有不少漏洞:
    一是内容与泰州《吉氏族谱》中的“史序”一模一样,纯系抄袭,如果真是史学士亲撰,绝不会如此雷同;
    二是时间不对,江都吉氏是乾隆四十四年重修族谱的,而史学士在乾隆二十年就已经致仕(退休)了,一般说来,像史学士这样的高官重臣,不到七老八十皇帝是不会让其退的,史学士在乾隆二十二年时就已说“予衰且老”,他活到乾隆四十四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怎么可能还作序;
    三是官职不对,史学士在乾隆十七年时是“加三级”,到二十年退休前已是“加四级”,这就是说最终他是“加四级”,怎么可能到了乾隆四十四年时又变成“加三级”了;
    四是多写了一个“常”字,从而证明此篇序文确系泰州《吉氏族谱》中“史序”的模仿品。
    现将三篇谱序均录如下:

                              江苏泰州吉氏重修(四修)族谱序
    大江之滨、延令之北,地效其灵、天挺其秀,蔚然而杰出者,厥有环溪吉氏之裔。余尝与其先世子琦公(11世)交善,因得悉其详。公(指子琦公)任吾溧阳时,政简刑清,士民戴德。每当公余退暇,招饮赋诗,辄有奇伟郁勃之气,令人不可逼视,余每心焉异之。其后,志益投、交益固。叙其家世由来,知为泰兴(今属泰州)望族也。自少昊金天氏子封于尹城,因姓焉,源源委委。递传至周尹吉甫,佐命中兴天下,倚为磐石。厥后子孙蕃衍,以王父字为氏,遂有吉氏之支,益其发祥为最远矣。由汉迄元,代有闻人,其间垂竹帛、建旗常,孝子忠臣之班班可考者,国史具在,无烦余之覼缕焉。迨元季不道,燕居公由姑苏阊门卜地于泰兴之雁立沙,即今吉氏之始祖也。抱道不仕,世多隐德,每名公卿,戾止其乡,辄叹山川灵异淑气,亲人不数传后当有伟人出者。既而列胶庠、掇巍科,宦游四方者且接踵起也。呜呼,亦盛矣哉!
    今琦公仲子书常(书常是子琦公的次子,系12世)以合族所修谱牒邮寄京师,乞予一言以为叙。予窃维,我国家孝治天下,凡山陬海,筮之懿行,可师节义可采者,方命珥笔纂修,光昭史册。矧其尊人,久敦世好,届兹盛举,乌能以不文辞夫?
    宗法备于周官,自宗法废而氏族遂无复统纪,迄欧苏两家之谱出,后世遂叹为观止,则凡探源本、笃宗盟,油然动其孝弟之心者,舍此其何昉也?然而,扳引附会,率多不免,千载下岂惟郭崇韬其人哉,何吉氏之谱之详且信也。
    考吉氏创谱之始,在崇祯二年(1629),系八世应公所立;康熙元年(1662),九世瑞之公重修;四十八年(1709),十世奎文公又重修。今其十世君耀公,念切宗谊,复增修之,例有加严,枝无旁杂,知其秉笔之公且明矣!
    古人云:使其后起者皆如其始作之心,则一事之传,至于千百年而可以不废。然则,前人之贤所以启佑后人,而后人之贤益所以光大前人,而又有以启佑后人矣!览吉氏之谱者,于斯言不其信与?
峕(时)乾隆十七年岁次壬申(1752)六月戊申
    赐进士第、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兼管工部事务、加三级、军功加二级
    平陵(江苏溧阳)史贻直铁崖氏拜撰


作者:吉家林 (2008/1/15 21:09:47)   回复此贴
  回复:史贻直大学士为江苏吉氏撰写的族谱序 第 1 楼


                             江苏丹阳吉氏重修(四修)家乘序
    吉氏为尹吉甫后裔,考据典籍,以字称姓由来最古。及唐大历吉中孚,与卢纶等并以诗名号“十才子”,宗风特著。至丹阳之有吉氏,则宋南渡以后,居族始繁。前明侍御讳棠(10世),以正德甲戌(1514)进士列,谏垣有声,常抗疏,劾谷大用,诸璫用事者一时敛迹;嘉靖时议大礼坐贬,亮节炳然。国朝纂修明史采录于篇,其为一代名臣,增光典册,班班可考。乾隆七年,邑中绅士呈请奉入乡贤,馨香俎豆,食报千秋,家其子孙之寖昌而寖炽也。
    今其七世孙渭厓太史(17世吉梦熊),予因壬申(1752)廷试忝备读卷,心加赏识,每来谒,详悉其世履,素为一郡望族。兹适以家乘重修,问序于予。夫揄扬世室,导美风化,予亦重有责望,况其为通家雅谊,有可亲切言之者哉!
    按谱中显扬事业侍御(10世吉棠)而外,膺乡荐贡成均者,代有闻达令贤。固知阀阅簪缨,恩荣世胄,久为邦家光。而族属联系,贵和、贵中、贵华、贵高(4世)凡四分,数各相等。侍御建节有明,渭厓现复待补斯职令,弟会亭(17世吉梦兰)亦选入丁丑(1757)庶常(翰林院庶吉士)。一门之内,兄弟科名比肩接踵,继继承承与先烈相辉映。而谱系之美,犹欲泛引支派,侈陈扬厉,渭厓许之否也?紬繹(翻译)斯谱,萃孝子悌弟之心,观合族敬宗之义,于吉氏宝若彝鼎。
    予衰且老,待命纶扉于乡党不获,时时过从。忆乙亥(1755)秋月,圣天子准予归田里,来往曲阿(指丹阳),望气象郁葱,德门佳瑞如吉氏之发祥,未可量矣,行将于斯谱递徵之。是为序。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四级、军功加二级
    年通加弟史贻直拜撰
    (补注:此序撰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年)


                             江苏江都吉氏重修(四修)族谱序
    大江之北、广陵(扬州的别称)之东,地效其灵、天挺其秀,蔚然而杰出,厥有周吉庄吉氏之裔。叙其家世由来,知为广陵望族也。自少昊金天氏子封于尹城,因姓焉,源源委委。递传至周尹吉甫,佐命中兴天下,倚为磐石。厥后子孙蕃衍,以王父字为氏,遂有吉氏之支,益其发祥为最远矣。由汉迄元,代有闻人,其间垂竹帛、建旗常,孝子忠臣之班班可考者,国史具在,无烦缕述焉。迨元季不道,熙公由姑苏阊门卜地于圌阴(江苏丹徒东)之下,后因寇贼频临,复迁邗江之东吉家庄(吉家庄在今江都市浦头镇),即今吉氏之始祖也。抱道不仕,世多隐德,每名公卿,戾止其乡,辄叹山川灵异淑气,亲人不数传后当有伟人出者。既而列胶庠、掇巍科,宦游四方者且接踵起也。呜呼,亦盛矣哉!
    今文昌公常(“常”是多余的字,由此可知此篇序文乃模仿泰州族谱序而作)以合族所修谱牒,乞予一言以为叙。予窃维,我国家孝治天下,凡山陬海,筮之懿行,可师节义可采者,方命珥笔纂修,光昭史册。矧其尊人,久敦世好,届兹盛举,乌能以不文辞夫?
    宗法备于周官,自宗法废而氏族遂无复统纪,迄欧苏两家之谱出,后世遂叹为观止,则凡探本源、笃宗盟,油然动其孝弟之心者,舍此其何昉也?然而,援引附会,率多不免,千载下岂惟郭崇韬其人哉,何吉氏之谱详且信也。
    考吉氏创谱之始,在崇祯四年(1631),系七世慎德公所立;康熙五年(1666),八世敏效公重修;四十年(1701),九世公又重修。今文昌公其十世也,念切宗谊,复增修之,例有加严,枝无旁杂,知其秉笔且明矣!
    古人云:使其后起者皆如其始作之心,则一事之传,至于千百年而可以不废。然则,前人之贤所以佑启后人,而后人之贤益所以光大前人,而又有以佑启后人矣!览吉氏之谱者,于斯言不其信欤?
    峕(时)在
    大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仲夏上浣  之吉
    赐进士第、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兼管工部事务、加三级、军功加二级。平陵(江苏溧阳)史贻直铁崖氏拜撰

    (吉家林点校补注并评说  2008-01-15)


作者:吉家林 (2008/1/15 21:12:47)   回复此贴
  回复:史贻直大学士为江苏吉氏撰写的族谱序 第 2 楼

史贻直 字儆弦,号铁厓,是詹事史夔的儿子。十岁时就能写诗,等到长大后,器宇非凡,才识过人,人云其将来有位列公卿成为国家辅弼之臣的希望。 康熙三十九年登进士第,授检讨。曾任云南的主考、广东的督学,历官选善、侍讲、庶子、讲读学士。 雍正元年升内阁学士。大将军年羹尧平定青海的叛乱回朝时,声势烜赫,排场极大,公卿以下的文武百官都到郊外膝地而迎,唯有史贻直长揖不拜。年羹尧乘黄色缰绳的紫骝马,从驰道直奔京城而来,经过膝地而迎的文武百官时眼睛看都不看一下。唯独望见史贻直大惊,立即勒马翻身下鞍,上前招呼道:"原来是我的同年铁厓呀!"把他扶上自己所乘的马,自己另外换了一匹马,并辔入章益门。第二天史贻直升吏部右侍郎。清世宗雍正,一日之中三次召见,进行咨询与褒奖,贻直也感激皇上恩德。他深刻领会朝廷旨意,勤恳地到四方施行。先后到直隶、河南审理案件,为雁平道(注:查《地名大辞典》,只有雁门道,可能有误)的谢王宠与福建省闽县县令梅廷谟等案平反,甄别福建省官员的优劣,舆论一致赞扬。署理福建总督,改署两江总督;升左都御史,协理西安巡抚;又升为户、兵两部尚书,留陕西。 清高宗乾隆时,历任湖广、直隶总督,经筵讲官,户、工、刑、兵、吏五部尚书。乾隆九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使部尚书。史贻直周巡六曹(注:六曹,指吏、户、礼、兵、刑、工部),出入九镇,曾说:"天下办事人多,懂事人少。一味地深入苛求者不能说他是明白治世的道理,对事情马虎松懈者不能称为宽容大度,与人交际者不能一概斥为谋私,与人恭敬相处,互相密切协作办事者,不能说他们是结党。"他一生中对待自己与办理政事,一贯以维持大局,保卫国家的安定为原则。以前派往台湾去轮流驻防的军队,来回都要由内地营伍里的军官押送,对朝廷与属地都带来了扰累。史贻直改为委派台湾驻军的原部队押送回来,这弊害就没有了。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地势低湿,仓库的谷子很容易霉烂,他申请将四府旧谷运至厦门碾成米运到台湾作军粮,运转比较方便。当陕西发生战事时,楚地的总督建议开丹河用来转运军粮辅助接济。贻直详细地向朝廷说明那里水流湍急、山石嶙峋,船只行驶十分危险,如果那样做将会劳民伤财。这个建议才没有采用。西安的常平仓(注:常平仓与义仓相类似。《汉书·食货志》:"耿寿昌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以赡贫民,名曰常平仓。"后来历代统治者都设立此仓),过去只有民户借领,贻直请将军队供给多余下的谷子拨贮到常平仓,用来救济屯户。(注: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荒地,称为屯田,屯田人户称为屯户,他们对于所占田地并无所有权,与民户不同)屯户有常平仓从此时开始。

作者:清溪诵芬堂 (2008/1/18 11:21:34)   回复此贴
  回复:史贻直大学士为江苏吉氏撰写的族谱序 第 3 楼

清高宗乾隆早在皇子藩邸居住时就常听人称道他的贤能,继位后就批答嘉奖他。等到在西安召见他时,乾隆亲切地安慰勉励他好久时间,赐给他清世宗遗赠的鹅黄蟒袍四团龙补服。贻直感激万分。回京赴部后随即上书皇帝提了三个建议。一是科道(注:清制,都察院所属有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及十五道监察御史,统称为科道官)官员的选拔:吏部与礼部的科道官,以从正途(注:旧制文官由科甲出身,武职由行伍出身者,皆谓之正途)出身的人中选拔比较适当。六科各道监察御史,有进献好的意见与劝止不好的事情以及纠弹官员的责任,一定要用当时有清望、行为端方、刚直有骨气的人来担任。吏部是识别人伦的明镜,礼部是各种典籍规章制度汇集的地方,不是读书考查古代事物与熟悉历史的人,不足以担当此任,所以适合用科举录取的人。二是官员提升宜于遵循资格:朝廷选用贤能不能没有法度,确实是有奇才异能的人,当然可以不受官阶级别的拘束。然而有上等知识能为的人比较稀少,中等才能的则较多,不用资格来限制,那么急于求进的人,就会搞那些容易很快见功效使人喜欢的小事,希望自己得到上司的赏识,侥幸地得到不按次序的提拔。那些办事厚重朴实、资历深、工作年限长久的人,反而没有什么来表白自己的政绩。所以宜于按照资格来晋级。三是河南垦荒的捐税,宜于迅速停征。河南省地势低而平坦,百姓勤劳,本来没有荒废的土地。现在报垦的有千百顷,访查的结果都是属于河滩、山麓贫瘠不毛之地。他日按田亩收赋税,贫苦百姓将要卖儿鬻女来应付了。至于劝捐之事,郡、县官向商民慰谕,拿出书簿请他们捐钱,尤其是有伤于国体。所以宜于一并停止。不久,他接到皇帝的圣旨,全部同意他的建议。 湖南省盗匪蒲寅山等占据枧头山反叛,已有十年,尚未平定。贻直去后,想方设谋,命令总兵李椅等将他擒获。容美土司改土归流(注:古称边远的地区为流),分设鹤峰、长乐等州县,赋税比原来赠加了五倍,他上疏请求仍旧征收原来数量,终被恩准,获得这里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欢呼。代理直隶总督不到半年,所题结的事有九千六百多件,他办事就是这样的干练敏捷。他为人明断清峻而高洁,举止审慎文雅,性喜强记,尤其擅长于交际与论事。 乾隆二十年因次子奕昂担任甘肃布政使的事,写了一封信给巡抚鄂昌,得到乾隆帝恩准按原品级离职。乾隆二十二年再入朝拜相。又过了七年逝世,享年八十二。赠太保,入贤良祠供奉,并恩赐祭葬,由翰林院给他立传,谥文靖。 贻直中年即官居督抚,在乡里开设府第,晚年又一次参加鹿鸣与琼林的宴会,得到皇帝赐诗褒奖。他入朝奏事可以坐轿,可以不参加陪祀,大寒大暑里可以不入阁办公,并且常常蒙皇帝恩赐在家休息。清朝廷对他的宠信的深重与恩礼的丰厚是近古以来所没有的。他的性格也喜爱奖励与提拔人才。但他推举人才从来也不对对方讲。三次担任会试的总裁,两次担任教习(注:教习,学官名)庶常,他门下的士子,大都登上显要的职位,有的官至宰辅,成为当时的名臣,可谓门生弟子,人才济济。

作者:清溪诵芬堂 (2008/1/18 11:22:07)   回复此贴
  回复:史贻直大学士为江苏吉氏撰写的族谱序 第 4 楼


    最近,我已从潘荣胜新编《明清进士录》中查到史贻直的简介如下:
    史贻直(1682—1763),江苏溧阳人,字儆弦,号铁崖。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3甲1名),乾隆间,累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坐事夺职,寻复为相。前后在位二十年,行政宽猛得中,务持大体。善词令,得帝赏识。卒年八十二,谥“文靖”。
    由于史贻直卒于清乾隆二十八年,所以,他绝不可能在逝世十六年后(即乾隆四十四年)还为江都吉氏写谱序。除此而外,我也看到有人说吉氏的某人、某人是明代或清代的进士,然而我查遍《明清进士全名录》,也不见其人之名。要知道进士分三甲,所有名录都有历史档案记载,而且载明是哪一朝、哪一科,是第几甲、第几名,一个也不漏。因此我们不能随意认为某人是进士,其实士农工商中都不乏英才,不一定是进士才算先贤,我们在编修家谱时应当实事求是。

作者:吉家林 (2008/4/10 22:38:05)   回复此贴
  回复:史贻直大学士为江苏吉氏撰写的族谱序 第 5 楼

尊重历史,还历史本来面貌,才是撰写家谱的最最根本。

作者:吉正祥 (2008/4/11 12:46:1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9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59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