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标题
搜索作者
搜索内容
登录
|
注册
中华蒙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蒙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广西梧州的
第 6 楼
我们那里有一说法我们是正一公的,不知对否
作者:121.12.176.* (2008/6/21 4:50:07)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蒙姓的起源
第 7 楼
我也是蒙家,听说是山东.但 是 家 谱 在 文 革 的 时 候 被 上 交 了 .请 问 你 有 历 代 家 谱 吗 ?
作者:116.10.133.* (2008/8/16 20:02:59)
回复此贴
回复:蒙姓的起源
第 8 楼
我是贵州的,我们家的蒙氏族谱上记载:源出山东。
作者:121.31.51.* (2008/8/30 1:56:39)
回复此贴
回复:蒙姓的起源
第 9 楼
流传在蒙姓族中的传说
(一)有一天,一个落难的人睡在厨房,他头枕柴薪,脚伸入灶膛内;衣衫破烂,形同乞儿。在外面,有两个书生正观天象聊天,其中一个说:“天子落难,头枕柴薪当枕睡,脚入灶膛来取暖。”这两个书生是蒙氏先人,那个落难的人是秦始皇。秦始皇一听,心想:书生观天象就知我落难的情形,要是传扬出去,那还了得?于是,秦始皇回去后大肆杀读书人,蒙姓族人也被诛杀,或背井离乡,或隐姓埋名。
(二)蒙恬被秦二世胡亥假传遗诏赐死时,被诛连九族。蒙姓族人或改姓,或逃,散落各地。
以上两个传说,只在蒙姓族中口耳相传,历代史书未有记载。
1、秦始皇(公元前259——210年)13岁即位,39岁时统一六国称帝(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试想,堂堂一国之君,“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时落难到“衣衫破烂”、“形同乞儿”?而且要“头枕柴薪,脚入灶膛来取暖”?有此可能吗?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2、先秦时期,蒙氏家族显赫。蒙骜自齐西来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攻魏,取二十城,建东郡。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蒙骜卒。骜子武,武子恬。恬曾为狱官,管典籍。恬弟毅。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蒙武以裨将随王翦攻楚,大败楚军,追至蕲南(今湖北蕲春西北),杀楚将项燕。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蒙武复出兵攻楚,俘楚王负刍,平定楚地。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武南征百越(今浙、闽、粤一带),越君降,秦遂置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灭六国后,恬率三十万秦军北逐匈奴(公元前215年春),收复河套一带地区,并筑长城修直道。蒙恬守边十余年,驻师上郡,威震匈奴,其弟毅也官至上卿。秦始皇外出时,毅同乘一车,在朝则侍从左右。——“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见《史记》)。因此,说秦始皇诛杀蒙姓读书人于史无据。
3、据《广阳杂记》卷一记载:“(诛)九始于隋炀帝”。
又据《唐六典•注》记载:“(炀帝)末年严刻,生杀任情,不复依例。杨玄感反,诛九族,复行辕裂枭首,磔而射之”。
这是史书记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诛九族的案例。
也就是说,诛九族在隋朝末年才有此律法(隋朝<公元618年>到秦朝<公元前221年>相隔839年)。秦时实行酷法,有“连坐”、“诛族”等;处死方式有“坑首”(活埋)、“投首”(斩首)、“车裂”(五马分尸。秦孝公死后,丞相商鞅失势,从秦都咸阳逃走,结果被秦军捉住,处以“车裂”之刑)、“腰斩”(秦二世时丞相李斯被诬陷,以“纵其子李山与盗通”罪名,被处“腰斩”之刑,并“夷三族”,见《史记•李斯列传》)、“磔”(分裂肢体)、“枭首”等。
《史记》记载,秦时律法只有“夷三族”(即诛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没有诛九族。况且蒙恬被秦二世胡亥假传遗诏赐死时,并未牵连到家属: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病重,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平台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当时得宠于少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胡亥暗中谋划,假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史称“沙丘之变”)。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后,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被重用,于己不利,执意要诛杀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蒙毅曾在秦始皇面前毁谤胡亥。
作者:121.10.255.* (2008/9/10 10:54:48)
回复此贴
回复:蒙姓的起源
第 10 楼
于是胡亥囚蒙毅于代郡。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派使者前往阳周杀蒙恬。
蒙恬对使者说:“自我先人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成王终反悟,杀进谗言的人,请回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忠心无二却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室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死,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其间不可能不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啊!”于是吞药自杀(见《史记•蒙恬列传》)。
蒙恬无过却被秦二世胡亥赐死,朝野悲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秦帝国的迅速崩溃。因为当时蒙恬统领着三十万精锐秦军,是秦国的支柱。只要蒙恬在,“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见《过秦论》)。秦国失去了蒙恬,在“巨鹿之战”中,这三十万曾令骁勇善战的匈奴也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最终在巨鹿被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彻底击败,秦帝国便迅速走向了灭亡。
蒙恬墓在今陕西榆林绥德县一中校园内(秦时阳周,属上郡)。墓冢成馒头形,封土为黄土堆积,高45米,占地3200平方米。1984年,有关部门进行考古钻探,清理出秦代夯土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历代文人骚客凭吊抒怀,众乡四邻焚香籍魂之地。墓前有一石碑,高1.42米,是清乾隆年间知州张元林书立,上刻“秦将军蒙恬墓”。古上郡民谣:“二水绕城流,石头土盖头,富贵只三代,忠良不到头”。相传秦军得知蒙恬无过枉死,都深感其忠勇仁慈,悲愤莫名。三十余万将士在大理河畔用头盔、战袍包泥一点一点为其起冢,以寄托对主帅的哀思,遂形成现在的小山丘。朝霜暮尘,“春草离离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笔千枝,难写忠臣一片心。”
秦太子扶苏墓在今绥德县城疏属山顶,与蒙恬墓隔着大理河遥相呼应(扶苏是蒙恬的监军)。在今绥德县城南一公里处,有“杀子谷”、“呜咽泉”,相传是扶苏赐死处:“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七、蒙氏的祖训
蒙氏祖训:百代不入朝。
公元前210年,蒙恬兄弟无过却被秦二世胡亥枉死(见《史记•蒙恬列传》)。恬、毅二公受难时愤而言于其子(见贵州省大方县《蒙氏族谱》):“戒之子孙,当以耕读为本,百代不入朝!”自此之后, 蒙氏子孙遵循祖训,以耕读为本份,不仕于朝。故自秦后,公门宦海,朝中官史摩肩接踵,但几乎没有一个蒙氏后人入朝做官。
蒙姓得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不但是伏羲氏(起源于山东东蒙山)、黄帝轩辕氏(起源于河南)的直系后裔,在先秦时期更是显赫家族。筑长城、修直道、逐匈奴,特别是为秦国攻城略地,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奉劝蒙姓族人在谈及自己先祖时,不要相信那些所谓“传说”,以讹传讹;要以史为据,以免辱没先祖。
作者:121.10.255.* (2008/9/10 10:56:2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9 每页5条 当前2/4页 [
1
] [
2
] [
3
] [
4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
12
人 会员
0
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
查看全部(12)位游客
+
(全部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
中华蒙氏论坛
执行时间:205.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蒙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
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