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郦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郦氏论坛 >> 青史留名 >> 浏览主题 版主
 
 世系字第   新闻热点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民情风俗   青史留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一代贞女郑上姑(根据《鸡山郑氏宗谱》、《浣江郦氏宗谱》整理) 已阅:3929 / 回复:3(楼主)

乾隆庚子冬(1780年),朝廷钦命吏部左侍郎、提督浙江学政王杰(1725至1805,字伟人,号惺园,陕西韩城人)来到诸暨县城,以“贞孝可矜”的匾额褒奖给贞女郦门郑氏。此后,诸暨境内都传颂着郑贞女的名字,她的事迹也在民间传扬开来。

郑贞女,讳上姑,本县国学生金鸡山后郑敦五公孙女,郑元凯公之女,生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八月十三日午时(1757年9月25日)。自幼聪慧懂事,不轻易言笑,注重自身的举止,其性格就是如此。童年时候,就开始学习女子的针线手工,双脚不迈出门户;她的祖父感到很奇异,就开始教她学习《列女传》,她聪明好学,马融、班昭留下来的传统女训,都能朗朗上口。

上姑到了十余岁时,侍奉祖父母、父母亲极为孝顺,在家乡远近闻名。郡庠生郦公璧(观九十一公,讳祖桓,璞庵公长孙,毓渟公长子),秉性醇厚谨慎,闻听郑上姑的事迹,嘱咐儿子国学生郦觐光(随六十六公,讳宗熙),为长孙郦曰堂聘定了郑氏女。

复五十五公,讳曰堂,字翰居,生于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月廿九日未时(1758年11月29日)。自幼颖悟过人,从师其祖父,学业方成,从小能够创作诗文,远近闻名。然而他的性格谨慎而又细致,整日里埋头书案,严寒酷暑也不停息,从不轻易走到大街上玩乐。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年),婚期已近,谁知曰堂由于长期致力学习,身患重病,竟于这年的六月十六日巳时(7月24日)撒手人寰,年仅十七岁。

上姑得到讣告,放声痛哭,请求祖父母、父母亲,允许她前往横街夫家奔丧,全家竭力阻止。她屡次请求,家人硬是不允许;她就披麻缟素,在闺房之内服丧。她的母亲正色劝道:“你还没有婚嫁,他去世了,与你有何关系?你又何必如此?”上姑答道:“女子从一而终,一丝为聘,千金不易,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女儿接受了郦生的聘礼,已经成为郦生的女人了;哪有夫君去世,我却不去奔丧的道理?如今即使不能和郦生完婚,我也甘愿为郦生而死!”说着,止不住泪流满面。

母亲又请来各位叔伯母一起来劝解,上姑说道:“我心如同磐石,不可转变!”说着,她竟然抽出短刀想要自尽,众人赶紧冲上去夺下短刀,她说:“父母不依从我的意志,我早晚都会死去的!”她母亲认为,女儿刚听到不幸的消息,因为悲情而激动,时间久了就会遗忘的,只好暂时作罢。


作者:郦林春 (2011/4/7 18:01:02)   回复此贴
  回复:一代贞女郑上姑(根据《鸡山郑氏宗谱》、《.. 第 1 楼

曰堂去世后,婚约因为丧事而中止,双方的亲情也随之断绝,两家都绝口不谈婚嫁之事。这天,上姑忽然哭泣着对母亲说:“女儿有话要说,虽然不便说,但是不得不说。”母亲要她明说,她就开口说道:“郦门因为女儿的名声,下了聘礼,定了婚期。郑家既然许下了婚期,那么女儿生为郦家人,死为郦家鬼,一旦婚期到了,必然不会留在郑家了。”

母亲知道她的心意已决,赶紧禀告她的爷爷敦五公,敦五公亲自出面阻止孙女。上姑打算自尽,三天不进茶饭。敦五公无奈,只得邀请公璧公前来解劝。曰堂的姑奶奶(公璧之妹)郑郦氏,就是郑上姑的族嫂。郑郦氏非常同情上姑,时时过来劝慰她。上姑哭泣着说道:“我生生死死都是郦家的人,姑奶奶难道不为内孙着想吗?”郑郦氏见她意志非常坚决,暗中派人前往横街郦门,转达上姑的心意。

曰堂的去世,给横街郦家带来沉重打击。曾祖母章氏日夜哭泣,祖父公璧公卧病在床,全家人昏昏沉沉,正常的生活都被打乱了。就在这时,郑家的敦五公和郑郦氏送来了郑上姑坚守贞节的消息,公璧公从病床上跃起,说道:“果真如此的话,那可是曰堂再生,全家复兴啊!”当即整肃衣冠,来到郑家。上姑白衣素服出门跪拜,打起精神重申自己的意志。

公璧公说:“坚守贞节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我家遭逢不幸,怎么忍心拖累你啊?”上姑答道:“谈什么拖累?说什么艰难?孙媳立誓不再改做别家的媳妇!远的地方不说,就看看本县吧,元代的杨氏,明代的孟蕴,近期的黄氏与汤氏,也都是未婚丧夫。她们能够守节,孙媳也一定能够守节!”说罢,泪水流淌不止。

公璧公知道她的心意很坚决,就在这年十一月十一日会合郦姓族人以礼迎娶。族人都很敬佩上姑,欣然跟从前来迎娶,上姑正式嫁入郦门,时年十八岁。城中士绅闻讯,肃然起敬,数百人站立浣纱江边和大路两旁,恭迎贞女郑上姑进城。

进门之时,上姑抱着夫君的神主牌位,拜告天地,行夫妇之礼;跪拜未起,就忍不住放声痛哭。曰堂的祖母赵太君上前劝慰她,她止住泪水不再哭泣。三天后,她跟随郦姓族人进入宗祠庙堂,以新娘之礼叩拜了浣江郦氏的历代祖先。


作者:郦林春 (2011/4/7 18:01:44)   回复此贴
  回复:一代贞女郑上姑(根据《鸡山郑氏宗谱》、《.. 第 2 楼

曾祖母姚氏、章氏以下的整个家族,都敬重上姑的品行,全家以礼相待。上姑说道:“孩儿来到郦门,是来做媳妇的。我做媳妇,要有媳妇的职责,还要承担儿女的职责。怎么可以坐享清闲,加重孩儿的罪责呢?”她请求协助婆婆操持厨房烹饪,婆婆以家口众多菜肴难调为由,婉辞了她的请求。上姑又请求侍奉两位曾祖母每天的生活起居,以及传授众姐妹的针线手艺。

从此,上姑在郦家坚守贞节,竭尽妇道。郦氏家族妇女的道德规范向来很严肃,自从与贞女郑上姑一同居住,众人更加贤良谨慎。各位姑姑和姐妹,算起来也有六七人,每天相处一起,说话声不会传出户外。邻居的妇女们仰慕郦门家风,前来请教持家的方法,上姑以礼相待,既不矜持也不厌倦。这样的生活前后持续了七个年头,上姑与婆婆赵夫人以及各位叔伯母说话之时,始终没有嬉笑的表情,也没有悲切的面容,就像平常那样,妯娌之间的情谊日益加深,她说:“我所期望的家庭和睦,是能够实现的。”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二月(1777年3月),曾祖母章氏去世;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二月(1778年3月),曾祖母姚氏去世。此后,上姑接着孝敬祖母赵太君,如同孝敬曾祖母那样。到了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春正月(1780年2月),年已六十八岁的祖父公璧公患病去世,郑上姑日夜哀伤悲泣,身体急剧消瘦下去。

这年,全家遭受瘟疫之灾,祖母赵太君、婆婆赵夫人、叔叔、姑姑又连续患病,公爹觐光公病情更危急。上姑日夜祷告苍天,祈求以自身代替病危的亲人。她亲自端来汤药侍奉家人,连续二十多天没有睡觉,手脚一刻也不停歇,终因劳累过度,上姑不幸病倒了。

家人把上姑的父母接来探望女儿,打算请郎中给她医治,上姑不许,说道:“人的生死都是命运所定,我难道还要通过医疗来祈求生存吗?”父母告诉她:“话虽如此,可你必须要保重身体,你和曰堂至今还没有继承人啊。”她说:“女儿既已过门,夫婿的香火就不可能断绝的。从前我不求死,是为了保全我身,以尽孝道;如今我不求生,是为了保全我心,以尽妇道。”三月十二日卯时(4月16日),一代贞节烈女郑上姑在内寝去世,年仅二十四岁,夫妇合葬张师里。

郑贞女的节孝事迹,感动了本县的缙绅贤士。楼公西滨、杨公裴午、张公尔锡、会同郦姓族人萼庭公、叔方公、向荣公等数十人,将她的事迹呈送到诸暨县衙门。同年冬季,朝廷将“贞孝可矜”的匾额颁发到郑贞女的家乡诸暨县。嘉庆四年己未十月(1799年11月),朝廷下旨在怀哲堂前为郑贞女建立“贞孝之坊”,族人将她崇祀永思堂西厅,祭祀典礼非常盛大。

曰堂公、郑上姑继三弟曰型(复九十四公)长子全伦(履四十)为嗣,幼殇;又继次子其伟(履五十一)承祧,进入太学府深造。


作者:郦林春 (2011/4/7 18:02:33)   回复此贴
  回复:一代贞女郑上姑(根据《鸡山郑氏宗谱》、《.. 第 3 楼

赞曰:

我们诸暨有许多贞节烈女,这是山川灵秀养育了她们,还是民风淳朴感染了她们?想必应该不是偶然的吧。我曾拜读过毛大可先生(毛奇龄,字大可,1623年至1716年,号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清代学者。)所写的《孟子温传》,觉得比以往的古人更有气节,堪称乡里的楷模。

孟蕴,字子温,号柏楼,1378年至1470年,诸暨夫概十二都人,许配同邑灵泉乡十三都蒋文旭。文旭因触犯明太祖而被赐死,年仅二十四岁,孟蕴时年十九岁,服丧三年,后被父母接回十二都居住,独处一室,终生坚守贞节,以书史诗琴为伴,成为明代著名女诗人和民间才女,卒年九十三岁。

会稽徐廷槐(字笠山,号墨汀,1610年至1695年,清代学者。)所记载的黄九姑(福建省古田县鹤塘乡人,明代万历年间的贞节烈女),人们觉得感动山岳江河,非天地之灵气是无法达到如此境界的。而郑上姑这样的烈女,自始至终坚守贞操,完全比得上以前那些烈女的。

可惜的是,以前那些烈女都能享得高寿,而郑贞女却唯独不能长寿,她的命运岂不是更令人惋惜吗?她在失去夫君之后,就以未亡人的身份来到郦门,竭尽妇道,最终为了尽孝而献出生命。她的名节已经在民间广为传扬,她虽已不在人世,却活在世人心中,郑上姑应该没有遗憾了。

                              峕   乾隆岁次丙午夏月    胡序、赵杭  撰
                               共和国岁次辛卯春月   同族裔孙   编译


作者:郦林春 (2011/4/7 18:03:1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郦氏论坛  执行时间:281.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郦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