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柴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柴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残瓷寻踪——考古学家禚振西)——柴窑 第 26 楼

秘色瓷

  地宫内的挖掘已接近尾声,只剩下前室的阿育王塔、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和后室的一个用丝绸包着的大包裹没有打开,考古人员开始小心地解这个包裹已经炭化的结,光彩夺目的宝函露出来,宝函一层套着一层,一共套了8层,最里面是一座闪闪发光的纯金四门小塔,

  韩伟:“我把那个宝珠顶的单檐四门纯金塔动了一下,我发现它是可以移动的,然后我就把那个盖子揭开,揭开以后呢,就在那个塔座上有个银柱,银柱上套着一个白色的管子,这下大家全都愣了,这是什么?”

  秘色瓷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此时是1987年5月5日凌晨1点,在古老的东方历法上恰好是佛诞生的时刻,那个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在古籍中记载、在信徒心里膜拜的佛指舍利真的在法门寺地宫出现了,

  然而,人们激动过后仔细鉴定,发现这枚舍利是玉质的,就在人们有些失望地离去前,一位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已经清理空的地宫后室,有一个角落有片松动的浮土,一个密龛显露出来,密龛中有个不大的包裹,里面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

  考古人员在法门寺地宫以外发现了20多件玻璃制品

  打开铁函,里面又是一层套一层,最里面是洁白的小玉棺,一枚佛指静静地躺在玉棺里,这枚骨质的舍利,毫无疑问就是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

  接下来,人们从汉白玉灵帐和阿育王塔中又发现了两枚玉质的佛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制品

  在唐朝,人们一直相信法门寺塔30年开启一次,把佛骨请出来让世人瞻仰,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32年命令开启法门寺地宫,让人们礼拜佛指,祈祷佛祖保佑平安,这个先例开创了唐代狂热的迎送佛指活动,

  事实上,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有6位皇帝迎奉过佛骨,每一次开启法门寺地宫,都会引起人们理性的眩晕和情感的痴狂,

  然而,唐代第15位皇帝唐武宗却不喜欢佛教,他上台后,颁布法令抑制佛教并要毁灭佛骨,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8/3/10 8:26:13)   回复此贴
  回复:(残瓷寻踪——考古学家禚振西)——柴窑 第 27 楼

法门寺地宫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佛塔施工现场,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洞口。
    传说洞里是一个地宫密室,而且有许多青蛇盘踞其中。手电光划过洞内密室,里面文物清晰可见。那些令人困扰又让人兴致勃勃的谜,在持续发掘中,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和人们重新见面。
  法门寺地宫里,传说有佛祖释加牟尼的真身舍利。
    1981年8月25日,韩金科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对方语无伦次地讲述,使他好一会儿才明白,法门寺那边出事了。
    原来8月24日夜晚,伫立在法门寺中的唐建佛塔,因年久失修和雨水侵袭,中部出现裂缝,佛塔遭到了严重破坏。令人震惊的是,佛塔东北边的部分基本上已经完全坍塌,而剩下的西南一边虽然出现倾斜,却仍然神奇地矗立着。
    在普通的外表下,法门寺佛塔可谓大有来头。佛经上记载,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统一印度,连年的征战,建立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帝国之后,为救赎战争中的杀戮,阿育王开始力推佛教。
    为此,他派出了大量僧众和信徒去到国外,宣扬仁慈和非暴力,大力宏扬佛法。传说阿育王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数座佛塔,供人们礼敬佛祖。其中中国分布有19座,最早的法门寺佛塔,即是其中之一。传说,法门寺中一个神秘地宫里供奉了佛祖释加牟尼的真身舍利。那么真身舍利是什么?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
    对于残塔的处理,上级主管部门极为重视。反复论证的结果,形成了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把塔拆除后重新修建,另外一个方案是保护半边塔。
    鉴于佛塔倒塌的情况十分罕见,修复工作必须按照一系列严密程序进行。但在考古专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时,发现先前确定的那个方案,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因为塔里全是土坯,怎样把土坯保护起来在技术上非常难,而且造价高。最后决定还是把塔拆除重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因为重修,一个埋藏了1000多年的绝世秘密终于重见天日。
无意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白玉石板下的神秘洞口。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8/3/10 8:27:32)   回复此贴
  回复:(残瓷寻踪——考古学家禚振西)——柴窑 第 28 楼

【地理位置】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初建法门】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扩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开塔瞻礼舍利。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原塔俗名“圣冢”,后改建成四级木塔。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唐代供奉】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 “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8/3/10 8:28:23)   回复此贴
  回复:(残瓷寻踪——考古学家禚振西)——柴窑 第 29 楼

【宋明至今】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隆庆三年(1569),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清顺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地宫发现】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法会。海内外诸山长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参加法会。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前任方丈澄观、净一法师的住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


【十大之最】

一、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

二、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三、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

四、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六、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七、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八、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九、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十、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法门寺,实际都是1987年以后的重建品。建筑物为现代仿唐式建筑,塔也是崩塌了半边后重修的。所以,游客没有多少历史感。

2006年0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清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8/3/10 8:28:48)   回复此贴
  回复:(残瓷寻踪——考古学家禚振西)——柴窑 第 30 楼

景区导游图 景区天气预报 景区火车查询 景区景点 电子地图 旅行常识 宝鸡法门寺  门票价格:电话咨询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距西安百余公里,是我国境内安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始创于东汉。原寺规模很大,寺内占地面积100余亩,拥有24座院落,唐时有僧人500余。寺内有一座八棱十三层宝塔,高47米,1至12层共有89个佛龛,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每层有出檐斗拱,工艺精巧,纹饰华丽。塔底还有题额,分别为“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露”、“浮图耀日”等字。塔因年久失修,于1981年8月,塔身半壁倒塌。1987年,国家拨款重建法门寺塔,在清理塔时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地宫。地宫内珍宝之多,令人目眩。
  法门寺地宫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这里珍藏着藏于八重宝...


作者:平阳郡柴氏 (2008/3/10 8:29:4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8 每页5条 当前6/8页 首页 上一翻页 [6] [7] [8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柴氏论坛  执行时间:4,730.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柴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