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出团体 厦门小白鹭歌舞团 二、节目内容 绿环 在以热带雨林为背景的舞台前,一根象征吉祥如意的孔雀毛从天而降,一群身着绿色高帽装的傣族少女,围成一圈,手势呈祈福状…… 这是第一章“绿·期盼”中的舞蹈《期盼》。昝编导介绍,这里选用的是汉代高帽女的形式,来体现一种期盼奥运、为奥运祈福的状态。 系列舞蹈后,演员们帽上的特殊灯光,形成了这套节目、同时也是奥运五环中的第一个环——绿环。 蓝环 在第二章 “蓝·畅想”中,有一场迷人的梦境。 一块蓝色的轻纱遮住台口,轻纱之前摆着一台织布机,一位德昂族少女在纺织,轻纱后面则是一群少女翩翩起舞。这是德昂族女子群舞《织梦》。昝编导说,那位织布少女织的,就是中华民族对奥运的梦想。 不久,在舞台升降台的位置,用织布机里织出来的布围出了一个蓝色的圈—— 奥运五环中的第二个环。 黑环 舞台上竖起了一根刀杆,一位女孩爬上了刀杆,男孩则在刀杆下围成了一圈。这是极富民族特色的傈僳族习俗上刀杆,象征着这个民族坚韧不屈、不断攀登、不断超越的精神。将这种精神搬进傈僳族男女群舞《攀登》之中,恰恰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呼应。 舞蹈结束,围在刀杆下的男孩的黑色帽子,自然而然形成了第三章“黑·跨越”中的黑环。 黄环 第四章“黄·曙光”的场景在水边。一艘小木船缓缓驶出,一位彝族少女坐在船上,唱着动听的歌儿。随后,一轮粉色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一群花腰彝族女子载歌载舞,欢快地等待着太阳升起。这是花腰彝族歌谣《等待》。 美妙的歌声漂洋过海,飘到了高山上,一群高山族的男女也在边歌边舞,迎接初升的旭日。很快,演员们形成了一个黄色的环,与背景中的太阳相互呼应,对奥运五环中的黄环进行了一番全新的阐释。 红环 在“红·喜庆”的篇章里,藏族群舞《欢舞》中的演员,个个身穿红装,他们欢歌热舞,使整个舞台语言都充满着欢腾与热烈。 “这种舞台表现形式是比较跳跃的。”昝编导说,“它代表了56个民族的一个共同心态——奥运来了,大家欢腾雀跃!” 最后,演员们挥动着绝色的水袖,连成了五环中的最后一环——红环。 关键词: 中国国际青年音乐周 厦门小白鹭歌舞团 火舞梦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