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司徒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司徒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景观 侨乡一绝 已阅:2858 / 回复:14(楼主)

独特的“欧陆风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600多座骑楼延绵3公里,赤坎镇的景观因此被誉为侨乡一绝。今年5月31日,赤坎镇因为其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成为了我市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如今,借助开平碉楼的世界文化品牌,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做赤坎镇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方案,350年坎地故街有望重现昔日繁华风貌。

作者:122.195.228.* (2008/11/20 16:50:36)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景观 侨乡一绝 第 1 楼

350年坎地

  故街洋风貌

  “赤子同心建商埠,坎地故街洋风貌。怀乡建馆两钟楼,古雅文化艺人稠。”

  这首流行于赤坎镇的小诗,高度概括了赤坎镇的形成历史。从司徒氏家族最早在顺治初年在赤坎东头潭江边摆摊算起,赤坎镇距今已有350年历史。赤坎原名“赤堪”,赤坎镇区主要由司徒族和关族人兴建的。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司徒族在上段设市并建拱北等街,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清廷定墟赤坎,这就是赤坎镇的前身。自此,拉开了赤坎镇发展的历史序幕。康熙十二三年间(公元1673至1674年)关姓将原早已建的“二七市”迁至上段并建有从庆等街,由此逐渐形成赤坎上下埠,镇区初现雏形。赤坎镇自古以来是开平的重镇,解放初,曾作为开平的县城,近年来被评为省、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珠三角重点卫星镇。现在赤坎镇总人口4.8万,海外赤坎人却达到了5万多人。


作者:122.195.228.* (2008/11/20 16:51:13)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景观 侨乡一绝 第 2 楼

赤坎镇名人辈出,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归侨飞机设计师司徒璧如、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画家司徒乔、摄影家沙飞……,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些在中国各领域曾经有过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都是出自赤坎这块热土。

  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与中国传统古朴的古镇不同,赤坎具有独特的“欧陆风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是其鲜明的个性。


作者:122.195.228.* (2008/11/20 16:51:46)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景观 侨乡一绝 第 3 楼

“在最后的评审中,赤坎镇总分不算非常高,有的古镇甚至评上了90多分,最终也没有入选。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成为赤坎镇压倒多数的优势,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规划建设办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了这一细节。

  赤坎镇有6条历史街巷,关氏和司徒氏依江而建商铺,以现人民桥南北向为上埠和下埠,分别以中华西路和堤西路、中华东路和堤东路作为两埠的主干道,以小巷连接其他街道以及内河,各自形成棋盘式布局并在中轴处以四条主干道相接,从地图上粗看浑然天成,细看则壁垒分明。


作者:122.195.228.* (2008/11/20 16:52:30)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景观 侨乡一绝 第 4 楼

600多座骑楼延绵3公里是赤坎镇被誉为侨乡一绝的景观。西方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相融合的骑楼,是在传统“金”字瓦顶及青砖结构的基础上,融入当时先进的西洋混凝土建筑材料。骑楼一般高至2、3层,从下向上依次为柱廊、楼层、山花。楼顶的山花和女儿墙,是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大量西方风格装饰浮雕和中国传统吉祥材料纹饰被应用到骑楼墙面的装饰上,整体风格被中西合璧成哥特式、古罗马券廊式、巴洛克式、伊斯兰式和中国传统式,可谓中国近代建筑吸收泊来建筑精华博览大全。

作者:122.195.228.* (2008/11/20 16:53:17)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景观 侨乡一绝 第 5 楼

大量文物古迹也是赤坎镇的一大特色。开平市一中红楼,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爱善堂、公福纪念亭、加拿大村等都是赤坎教育、宗教和历史繁华一时的标志性建筑;开平第一家酒楼“华新酒楼”、开平第一所书院“康乐书院”、关族图书馆和司徒氏图书馆两家民营图书馆……这些则是赤坎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古迹。

作者:122.195.228.* (2008/11/20 16:53:5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4 每页5条 当前1/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司徒氏论坛  执行时间:9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司徒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