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北省劳动模范昝贺伏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16:11) 演绎波澜写人生 ——记河北省劳动模范昝贺伏 本网特约通讯员 杨章锁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河北农民,凭着土打土闹的木工技术,十年拼搏,转战南北,使一个由六千元起家的小厂子,一跃称雄全国同行。这位农民就是河北省劳动模范、保定市人大代表、河北帅康座椅有限公司董事长昝贺伏。 艰苦创业甘争先 昝贺伏今年 40有余,生于雄县昝岗镇梁神堂村。 60 年代初,他家的日子苦似黄连,十几年的煎熬令自己只好初中辍学,帮父亲承担家庭的经济重负,在生产队务农挣工分来维持全家的生计,供养两个饥寒交迫的小弟上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甘寂寞的昝贺伏开始在天津、香河与北京、通县等地巡回穿梭,做小生意赚小钱。后来,昝贺伏偶然发现香河一带做沙发的门店不少,就打起了沙发的主意。他学过木工,把做小买卖的钱用来购置了电锯、电刨子等工具,租了一辆小拖车,回家建起木器厂,并自任厂长。 1985年初春,昝贺伏又瞄上了新项目——搞注塑。他一干就是 6年。此后,他又看上了汽车装饰,一干又是三年。 1994年 7月,昝贺伏看到市场座椅走俏,毅然决定生产座椅。无厂地。昝贺伏靠以前的积蓄,买了几亩地,十几车红砖,干码了几间简陋的厂房。无资金。昝贺伏嘴皮磨出了茧,腿跑细了一圈,终于在县内三家银行贷出支撑企业开张的 6000元。无员工。昝贺伏跑遍全村,物色了几名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汉来“保驾”。终于竖起了“河北帅康座椅有限公司”的木牌。 昝贺伏认为,产品无销路,公司无出路,企业只有死路,必须自谋生路。他不愁“女儿”嫁不出,硬是肩扛着座椅的样品,南征北战闯市场,驾着“三马”车求“神”拜“佛”,风餐露宿寻“上帝”,脚蹬自行车叫响省城,穿街跑巷揽生意,敢和国内同行竞技市场空间比高低,能与各路客商诸侯共谈合作论英雄……办法总比困难多,苍天不负苦心人。昝贺伏总算在省会石家庄市跟省电影公司下属的一家影乐宫“拿下”了 600个座椅、价值 25万元的第一笔定单。从此定单纷至沓来,“帅康”走红全国,现在全国新增电影院 70%以上的座椅均产自他的企业。 昝贺伏注重科技创新,痴迷对座椅专利的研究,别人工作时他在研究,别人吃饭时他在思考,别人休息时他在修改图纸。几年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先后获得座椅附加桌面的折叠机构、座椅靠背结构、座椅、座椅座位缓冲装置、座椅与靠背联动的座椅、座椅座位结构等 9项座椅国家专利。由“帅康”先后承担的国家公安部礼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院、国家广电总局音乐厅、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和省部级重点工程,赢得了国内各界的盛誉, 2005年又成功批量出口美国和非洲。现在帅康座椅的营销网络已经远销美国、乌克兰、欧盟、东南亚、韩国等国家,形成了国际十余个国家的营销体系。 人才兴,企业旺。昝贺伏千方百计招贤纳士,广揽兴业之才。公司迄今已有三十几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加盟到该公司的销售行列。本地的王宝亮二十刚出头,聪颖过人,办事机敏,高中毕业后到“帅康”求职,是棵管理型的好苗子。昝贺伏出资把他和其他 4名同样杰出的年青员工一起,送到北京大学深造。结业后都成了独挡一面的将才。上海的陆广发 50多岁,过去在本市一家国企管了十年销售,有一定的产品推销经验。昝贺伏效一辈古人,以迢迢三顾之诚,恳请援手相扶,共谋“帅康”之发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年春节后,老陆多方缜密思考,终于辞去国企工作,自愿“嫁”给昝贺伏,担起“帅康”驻上海办事处经理的重任。不到一年,他在座椅推销方面的工作不仅十分出色,还凭自己多年的关系,无私帮助其它省份的“帅康”同仁,开辟新的销售途径,受到广大销售员的尊敬。十年中,“帅康”由创业时的 6名员工,较高学历者为零,现在已发展到有管理、生产、推销等人员 350多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 50余人,达到七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