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昝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昝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昝氏人物 第 26 楼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获得者(3721人)
济南军区:
001赵炳安  002吴怀才  003周水朵  004李克林  005陈福胜  006曾昭林  007冯志湘  008赖仲生  009何东家  010丁瑞林  ......  016马达卫  017徐  清  018丛芝发  019潘桂林  020张可群  021曾广初  022蔚  彰  023邓和山  024刘大坤  025彭  辉  026杨树元  027刘元奎  028刘鹏旭  029陈玖安  030杨志雅  031郑安心  032张公干  033吴传宝  034黄开群  035王子衡  036温安仁  037马从炘  038赖芳坤  039胡桂林  040贺成健  041徐明乐  042袁力先  043戈亚明  044周平阶  045王德胜  046周克柳  047李  彬  048郭效哲  049张致光  050杜雨生 051朱玉康  052尚学文  053何立臣  054吴嘉德  055龙水文  056吴昌恒  057蒲明海  058贾守仁  059刘世仁  060黄  策  061林  瞳  062宗国治  063赵仲凯  064田长华  065王耀华  066尹特辉  067李家齐  068范希庚  069邓才文  070曾  治  071罗明远  072夏新民  073刘绍武  074赵修德  075谭子银  076孙怀堂  077克  明    078徐  彪  079邓  远    080罗  琪
081余杨正  082苏书轩  083罗克连  084贺屈保  085朱传贤  086贺传修  087周乐亭  088李洪元
089杨宗毅  090刘义惠  091李桂林  092林万夫  093李清顺  094张玉鑑  095王有成  096张兴福  097郭海瀛  098张绍基  099王亚夫  100秦  明 101罗绍福  102曾纪贵  103严长寿  104黄耀华  105李平三  106王月亭  107高友华  108徐承勋  109张福廷  ......115杨大江  116王才定  117陈克明  118易绍成  119彭志海  120胡  斌  121张宗耀  122吕建新  123柳玉陆  124胡玉海  125张志忠  126王旭光  127汤  龙  128王希俊  129王培英  130胡子堂  131祁  林  132王洪歧  133冯顺武  134赵澄清  135李承培  136胡大芳  137冯国委  138胡国华  139高凤舞  140胡  虎  141吴昭贤  142刘裕国  143武英华  144徐维新  145白光年  146李德胜  147牟成昌  148董学义  149王远成  150郭永照 151程  奇  152昝绍西......

作者:58.16.96.* (2008/9/23 0:29:42)   回复此贴
  回复:昝氏人物 第 27 楼

纪念长征胜利70年 百名将军书画展在昆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11:07 云网

  李纪恒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昨日下午,我省在昆明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百名将军书画展开幕式。

  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晏友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光禄、王义明,副省长刘平,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省军区副政委尹伯阶等出席开幕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百名将军书画展,是我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中华慈善总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共同发起的“革命老区慈善万里行”云南活动的重要内容。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徐向前元帅女婿张元生、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秦邦宪总书记之子秦铁、董必武主席儿媳李黎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亲属专程,到云南参加了开幕式。

  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开幕式上讲话,他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向出席纪念活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亲属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加过长征以及为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老红军表示亲切的慰问。李纪恒指出,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在长征途中,中央红一、红二方面军经过了我省的8个州市,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谱写了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传奇篇章,红军还与云南许多民族人士结下了兄弟情谊。毛泽东同志著名的七律《长征》中“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生动地描述英勇顽强的红军在云南的经历。红军在云南播下革命火种,使云南的地下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重建,为云南革命斗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李纪恒说,举世闻名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伟大的长征精神鼓舞下,几十年来云岭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进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今日的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境安宁、山川秀丽,一派勃勃生机。

  李纪恒强调,今天,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进行新的长征。我们的事业无比伟大,我们的责任无尚光荣,我们的前途无限光明。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为推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在开幕式上,罗东进中将、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颜义泉分别代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亲属和我省老红军发言,“革命老区慈善万里行”组委会向我省老红军代表赠送慰问金,并向我省革命老区捐建2所“长征爱心小学”和10个“长征爱心图书室”。我省书画家们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为主题现场作画。

  陈家贵、张水发、颜义泉、李文进、郑加平、苏策、赵林枝、昝明德等我省老红军及亲属代表方志敏出席开幕式。(张瑞芳)


作者:58.16.96.* (2008/9/23 0:37:42)   回复此贴
  回复:昝氏人物 第 28 楼

饥寒交迫突破死亡地带老红军昝明德忆苦思甜话长征 http://www.yndaily.com  云南日报网
红军长征翻越雪山       (影视资料图片)
    理想和信念使红军将士产生了强大的战斗力和英勇献身精神。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用数以万计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句直抒胸臆的话,曾经是人们对长征最直接的理解。

    对在滇老红军的寻访中,不少老红军忆起那段经历,虽事隔多年,竟似就在昨日。这,是老人们一辈子的记忆。

    眼泪过后依然坚定

    说起长征,王应元老人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渡过了金沙江、翻越了雪山的自己曾在到达中甸的时候哭了一次鼻子。一天吃饭时,正在发烧的王应元看着碗中的“饭”,委屈地哭了:这哪是饭呀,麦子和豌豆煮在一起,汤汤水水的,家里再穷,也没吃过这样的“饭”!他端着碗正难过时,别的战士连汤带水都吃了,他把心一横:不管了,别人能吃我也能吃!“以后的几天,部队吃的还是这些东西,只是汤少了些。”

    从中甸经定乡到稻城是多雪山区,王应元跟随部队又翻越了五六座大小雪山。尽管此前有了翻雪山的经验,准备了一些必要的物资,但部队还是在出中甸后的10多天,吃完了青稞炒面。为了充饥,山上又酸又涩的刺果也摘完了。还找不到吃的,战士们开始吃草。开始几天,吃一种可以用来洗衣服的茴茴草。后来茴茴草没有了,就什么样的野草都吃,只要咬得动就行。后卫部队就更苦了,能够吃上较嫩的草都成了一种奢望,只能找到一些草根。

    过藏区时,粮食吃光了,盐也消耗殆尽,部队就开始杀骡马,今天一匹,明天一匹,只留下一匹驮东西。再后来,牛皮斗篷、皮带、皮鞋也都吃光了。王应元的一双皮底鞋,穿烂了也舍不得丢,皮底烧着吃了;小时候买的一根很喜欢的皮带、一个装钱的皮兜,也解下来煮着吃了;过石鼓时发的带皮的帽子,晚上睡觉时垫着坐,实在饿了,就割下一点来吃,也吃完了。

    “到了甘孜,红四方面军的同志给了我们每人一件毛衣,我的那件洞眼有手指头粗,但还是暖和,只是会长虱子,多得很。”王应元回忆,“后来到了腊子口,部队下令烧水烫虱子,毛衣脱下来放到锅里煮,虱子在水面上漂起了白白一层。烫过的衣服晒干了穿上,才到晚上,虱子又开始在毛衣里长了。”

    缺吃少穿成最大难题

    昝明德老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过草地时的缺吃少穿是长征最大的难题。“那时一年四季穿的都是一身衣服,衣裳单薄一点还不算什么,但没有鞋子却会直接影响行军打仗,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最先要准备的就是草鞋,那时穿的草鞋都是用稻草编成的,不经穿,几乎每天行军都会穿烂一双,如果不及时打好新的,第二天行军就只能光着脚走。有时打土豪分得一些衣服,就可以把衣服撕成布条和草编在一起打草鞋,这样就可以耐久一些。”

    “草地的气候也非常恶劣,狂风暴雨说来就来。而可以遮风避雨的,也只是一顶斗笠而已,头上是雨,脚下是水,身上是又单薄又潮湿的破衣服,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叫,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在泥泞中饥寒交迫地前行的!”昝老说,天气好时,大家就可以找一块高地或树林,烧一堆火,把湿衣服烤干,把已经煮了多少次根本就没有肉味了的牦牛头放到锅里,再放上些野菜什么的,就是一顿热乎乎的美餐了。说起牛头,昝明德笑着说:“那可是好东西啊,当时有个排长,就是因为嫌牛头难带,而且也没有一点肉了,就扔了,结果因此犯了纪律被罚去抬担架。”疲劳、疾病再加上粮食稀缺,好多同志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在草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有时一天要经历好几次这样的失去战友的痛苦时刻。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昝明德说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退却,只是一心一意地往前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走出草地,走到延安,直到革命胜利!昝老说,他们当时确实也没想过胜利以后如何如何,只想着打跑了日本鬼子就可以回家种田,过太平日子了。心中宏大的革命理想就是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走出草地后,红军战士们只剩下皮包骨头了,衣衫褴褛,伤病满身,队伍损失惨重。但也正是走出了草地,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革命斗志更加昂扬,个个都是目光炯炯的百炼金刚。  


                 实习记者  杜杉  

     本报记者  锁华媛  马益华(春城晚报)


作者:58.16.96.* (2008/9/23 0:41:14)   回复此贴
  回复:昝氏人物 第 29 楼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_百度图书
昝明德 昝绍南 饶子健 彦鹏 施正福 施传银 闻盛世 姜钟 姜玉坤 姜正芹 姜仕安 姜立清 姜启化 姜绍宏 姜振海 ...徐明德 徐金树 徐朋人 徐育山 徐学万 徐承勋 徐绍华 徐绍恩 徐荣华 徐相田 徐胜洲 徐高金 徐海东 徐海珊 徐...
0.book.baidu.com/zhongguotushu/m6/w6/h3/4 ... 62K 2008-2-29 - 百度快照


作者:58.16.96.* (2008/9/23 0:45:55)   回复此贴
  回复:昝氏人物 第 30 楼

楚雄州人大常委会
昝明德 普光耀(彝族) 何祖元 南华县代表(28名) 张鸿兴 李恩儒 张九峰 马福芝(回族) 普荣昌(彝族) 刘国芝(女) 谢桂仙(女) 罗二丫(女,彝族) 窦有才 陈绪普 杨松润(白族) 何开聪(彝族) 周正兴(彝族) 周以能(彝族) 普照才...
www.cxzzx.gov.cn/pubnews/doc/read/rddb/18 ... 14K 2004-11-24 - 百度快照

作者:58.16.96.* (2008/9/23 0:48:0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14 每页5条 当前6/43页 首页 上一翻页 [6] [7] [8] [9] [10]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昝氏论坛  执行时间:3,412.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昝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