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侯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侯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6 楼

侯氏的历史渊源:

  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二位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百分之零点二

  01,寻根溯源
  (0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晋国国君哀侯和侯的子孙以先人受封爵位“侯”为氏;

  (02)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

  (03)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及《姓氏急就篇》等资料所载,禹(夏后氏部落首领,姓姒)的后裔被封于侯(故城在今陕西泾阳境),子孙有以邑为氏者;

  (04)据《姓角》所载,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赐姓侯;

  (05)改姓或其他。据《魏书·官氏志》、《路史》等资料所载,鲜卑族古口引氏、渴侯氏、古引氏、侯奴氏、俟伏侯氏汉化改姓侯;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世居库斛真水部落的侯莫陈氏随魏文帝迁洛后,后裔有简化为单字侯姓者;傈僳族以猴为原始图腾姓氏,汉姓为侯;瑶、彝、苗等族有侯姓者;

  02,得姓始祖
  晋侯。周初,晋国是唐叔虞的封国。传到晋哀侯时,哀侯发兵攻打诸侯国陉廷,第二年陉廷联合另一个诸侯国曲沃讨伐晋国,双方交战于汾水之滨,结果,晋哀侯成了俘虏,曲沃武公还派韩万杀了晋哀侯。晋哀侯之弟晋侯。成了晋国的国君,在位二十八年,最终也被武公所杀。其子孙后代纷纷逃离晋国,并以祖上受封爵位的“侯”字为氏,称侯姓,并尊晋侯,为得姓始祖;

  03,繁衍播迁
  侯姓的最早发源地为山西境内,其早期的活动地点主要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秦、汉之际,侯姓以河北中部、西部一带繁衍最盛,主要分布于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北方省份。汉末,有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太守侯恕举家迁于北地三水(今陕西旬邑),并发展为当地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侯姓北迁内蒙、辽宁等省,南迁贵州、四川、广东等省。由北魏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改姓后裔在河南发展成为一大望族,治郡为河南郡。河南密县人侯霸后裔于南朝陈时徙丹徒(今属江苏),后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治郡为丹徒郡。唐朝时,侯姓始入福建。据载,唐太和年间有闽县(今属福建)人侯固,以进士登第,官任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宋明时期,侯姓又播迁至湖北、湖南、江苏、江西、上海、广西、浙江、北京等地,可以说是遍布全国了。清代有福建、广东一带侯姓入居台湾,进而徙居海外者。今日侯姓五湖四海皆有其足迹,尤以湖南、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

  郡望堂号
  侯姓郡望主要有三个:
  (01)上谷郡,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02)丹徒郡,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
  (03)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堂号:“上谷”、“却币”、“救赵”等;

  宗族特征
  (01)侯姓始得姓于爵位,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激励着侯姓后人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02)侯姓名人辈出,有安邦治国之能臣,如侯峒曾等;有流芳百世之才子佳人,如侯方域、侯芝等;
  (03)侯姓字行有序,寓意深长。如清代侯捷生所撰《侯氏家谱》中有安徽侯姓一支字行为:“承训继先泽,齐家宜正伦。”;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31:11)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7 楼

姓氏起源——侯姓

姓氏起源

    关于侯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
  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北魏代北鲜卑族复姓古口引氏、侯奴氏、古引氏等姓氏改姓为侯氏;北魏有侯植,先赐姓侯伏,继而姓贺屯,最后改姓侯;随魏文帝南迁洛阳的少数民族中,有侯莫陈氏改为单姓侯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关于侯氏的迁徙分布情况,史料不是特别的多,今天来考察有一定的难度。大体上,侯姓发源于我国山西境内,秦汉之际已遍布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省。其中以河北的发展得最为旺盛。汉末,有侯氏后裔侯恕为北地太守,举架迁居到三水,即今天的陕西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许多新的人口加入侯姓,在河南形成一个望族。西晋末年,侯氏和其他姓氏一样因为战乱迁到南方,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唐代的时候,侯氏开始移居福建、广东等地。宋代以后,侯氏已遍及
全国各地了。
    台湾的侯氏族人,以居住在嘉义县的为主。侯姓,在台湾百家姓中排列第五十八位。据五十年代初统计,全台已超过一千多家,现在忆远非这个数字了。侯姓迁台,为时较早。还在明末永历年间,就有一位叫侯成的人,从福建泉州迁居台湾大榔西堡开基。以后有泉州人侯堪民、南安人侯定,渡海东去,分别入垦大榔同堡的土狮他庄和溪厝庄开基。在台湾的侯氏中,也有不少并非侯氏族人,而是刘氏的后裔。台北一《刘氏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有刘永齐者,名桓,约生当明季,因父被祸,自幼就养于侯、林两家。及长,乃为侯氏,开基于南安侯林乡,嗣又分卢州一派。”本来就是多民族姓源的侯氏,又有了刘氏等 改为侯,这就使得台湾的侯氏先人,也变成多元的了。
    台湾的侯氏族人,以居住在嘉义县的为最多。侯姓,在台湾百家姓中被排为第五十八位。侯姓迁台,为时较早。还在明末永历年间,就有一位叫侯成的人,从福建泉州迁居台湾开基。以后,又有泉州人侯堪民、南安人侯定,渡海东去,到清康熙年间,从福建迁台的侯氏就越来越多。不过,在入台的侯氏中,也有不少并非侯氏族人,而是刘氏的后裔。本来就是多民族姓源的侯氏,又有了刘氏等改姓为侯,这就使得台湾的侯氏先人,也变成多元的了。

堂号
  却币堂和救赵堂:这两个堂号有一个同一的来源,战国的时候,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不能指挥军队,于是拿着金币就找到侯赢,侯赢是一位71岁的隐士,职位是魏国大梁看门人 ,家里很穷却坚决不要信陵君的金币,他给信陵君出了一计,让如姬偷来了兵符。侯赢又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参与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秦国,救了赵国。

家乘谱牒
  天津:侯氏谱不分卷
  河北:南皮侯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侯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宗谱十二卷、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八修宗谱二十卷
  浙江:侯氏支谱不分卷、临海夏馆侯氏宗谱卷、临海夏馆侯氏宗谱、临海县邵东乡山下坦村朱家峦临海夏馆侯氏宗谱十二卷
  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
  湖南:大庸永定侯氏初谱不分卷、湘乡湘西侯氏三修谱卷、衡山若驿侯氏三修谱十六卷
  广东:侯善行堂族本不分卷、番禺金钱村侯氏族谱不分卷、南海亨田乡侯氏族谱不分卷
  四川:简阳侯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高县上启侯氏话谱一卷
  云南:洱源邓川侯氏族不分卷
  香港:新界丙冈侯氏族谱不分卷
  北京:侯氏家乘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38:03)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8 楼

历史名人
  侯方域: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曾与方以智、陈贞存慧、冒襄齐名,称为明末“四公子”。入清后入河南应试,中副榜。共诗,古文,字学韩愈、欧阳修。清孔善任的名剧《桃花扇》即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恋爱故事为题材。
  侯芝:江苏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侯学诗之女。她写的许多词流传于世,其中以《再生缘》最为著名。
  侯白:隋代著名幽默家。
  侯谨:东汉敦煌人,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 》,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
  侯叔献:抚州宣黄人,北宋时任水监丞。多次治理黄河水有功。
  侯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时任兵部侍郎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中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39:12)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9 楼

侯 嬴:战国时代魏国隐士,曾献计于信陵君,使其窃符救赵,由此而闻名于世。

  侯 霸:河南密县(今属河南)人,王莽执政时,任淮平大尹(太守),东汉历任尚书令、大司徒,被封为关内侯,曾治《谷梁春秋》。

  侯 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北魏大将,初为北魏镇守河南的大将,后投降南朝梁,被封为河南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后被部下所杀。
  
  侯 白:隋代临漳人,著名的幽默家、滑稽艺术家,善辩而滑稽,其表演出神入化。曾任儒林郎。

  侯君集:唐代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曾随李世民作战,后太宗即位历任右卫大将军、兵部尚书、宰相等职。

  侯叔献:抚州宣黄(今江西)人,北宋进士。官任权都水监丞,曾多次主持引汴水入蔡的工程,以防止黄河、汴河洪水泛滥。

  侯 显:明朝宦官,曾两次代明进藏入访,并与郑和两次入海航行,被后人列为位居郑和之后的航海家。

  侯 恂:今河南商丘人,明代万历进士,曾任御史、兵部侍郎等职。其在李自成入京后被重用,后事败,逃回家乡。

  侯峒曾:苏州嘉定(今属上海)人,明天启进士,崇祯时任浙江参政,为官忠直,后在嘉定与清兵抗击中城破而投水自尽。

  侯方域: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被人誉为“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冒襄为其中之三)之一。其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孔尚任编成戏剧《桃花扇》。

  侯 芝:江苏上元(今南京)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其所作弹词大多流传于世,以《再生缘》最为知名。
  
  侯 康: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清道光年间举人,曾仿裴松之注例《三国志》之法,注隋代以前诸史,其所注书目有《三国志补注》、《补后汉三国艺文志》、《谷梁疏证》等。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41:28)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10 楼

侯俊山:祖籍山西洪洞,寄居张家口。近代著名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演员,饰演花旦,成名于十三岁,被人称为“十三旦”。

  侯绍蟒:江苏人,早期革命家,中共党员,领导过上海“五卅运动”。历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党团书记,后被国民党杀害。

  侯宝璋:安徽凤台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曾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病理学教授等职。

  侯宝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大师,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技艺为广大群众奉献了无数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醉酒》、《关公战秦琼》等。

  侯耀文:相声明星

  侯 勇:南方娱乐名人

  侯 宁:名家证券评论员

  侯晓兰:体育明星

  侯 强:音乐明星

  侯孝贤:导演

  侯美仪:闽南语台语明星

  侯逸凡:国际象棋明星

  侯玉珍:体育明星

  侯 珍:侯宝林女儿侯珍(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侯耀文:侯宝林儿子侯耀文(著名相声演员)

  侯耀华:喜剧明星,主演了电视剧《大马路小胡同》、《请拨315》、《编辑部的故事》

  侯 军:侯耀华的儿子叫侯军,现在在央视主持一个教人做菜的节目《天天饮食》。

  侯耀华,没有像他的父亲侯宝林、兄弟侯跃文那样在相声界大显身手。他演过话剧,当过记者,也做过节目主持人,在演艺界跌打滚爬了几十年,最后,一部《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侯跃华在该剧中主演“余德利”这一角色,他出色的演技加上他的幽默,把“编辑部主任”演得极为生动。另外,在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制作拍摄的电视剧《美容院》里,侯跃华串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系列剧《广告人》中,虽然侯跃华客串的角色篇幅不长,但也技的娴熟。如今,他又一心扑在《大魔方》这个剧本上,继续过他的演员瘾。访中在记者采访过的名人中,侯跃华算是最能侃也最直爽的一位了。他风趣而又实在的话语深含许多哲理。

  侯炳莹,演艺女明星。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42:1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9 每页5条 当前2/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侯氏论坛  执行时间:806.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侯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