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侯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侯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11 楼

凤江——潮汕侯氏发祥地  


    侯姓历史悠久

    侯姓来源:(1)源出仓颉。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又是汉字的发明者。他的裔孙历尧舜夏商周,分散各地,其中有一支侯氏移到华阳(今陕西洋县),春秋时东移到侯国(今河南偃师)。(2)出自姒姓。夏禹的后裔受封于侯国(今陕西泾阳),子孙以国名为氏。(3)源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哀侯、侯兄弟被晋武公所杀,子孙逃奔他国,以原爵位“侯”为氏。(4)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叔段谋反,被郑庄公所伐,北渡黄河逃到共邑(今河南辉县),史称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共仲为侯氏。郡望: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宋代列全国第50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45%,约34万余人;当今列全国第82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25%,约330万人。分布板块明显,湘、皖、豫三省占39%,辽、黑、冀、川四省又占24%。

    侯氏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在今河南、山东一带繁衍发展。秦汉时,中原战乱频繁,侯氏向河北、山西、甘肃、宁夏奔迁。两晋南北朝时,越秦岭入川黔湘粤,南下皖苏。唐宋时已播迁到赣闽浙等地。明清进入台湾。

    解元入潮开基

    入潮开基祖侯英茂,福建人。元代延礻右元年(1314)中解元,任揭阳县县尉(掌管军事),后定居揭阳县崇义乡鸿江(今揭西凤江)。这里是平原地带,东临榕江,水陆交通便利,是宜耕宜种宜繁衍的好地方。侯氏裔孙承传解元遗风,为人秉性纯良,持家以勤以俭,待人以恕以忠,教子耕读为重,很快在当地成为望族。这里是潮汕侯氏主要发源地,也是人口最多的聚居地。现凤江镇侯姓人口达2万人,占潮汕侯姓人口70%以上。

    侯确叟,系侯英茂第7代裔孙,于明万历25年(1597)到潮阳经商,在黄陇都长陇(今司马浦镇)定居,成为潮阳侯氏开基祖,是潮汕侯氏人口另一个聚居地。

    潮汕侯姓人口约3.18万多人。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1000多人;潮阳区棉城约100人;潮南区3800多人,聚居司马浦,分布陈店、两英等镇;澄海区约400人,分布澄城等镇。揭阳市区约800人;揭东1200多人,分布桂岭、新亨等镇;揭西2.3万多人,聚居凤江、棉湖等镇;普宁500多人,分布流沙、洪阳、里湖等镇;惠来600多人,分布葵潭、隆江等镇。潮州湘桥区约200人;饶平黄冈等镇约200人。

    当代人才济济

    侯枫(1909—1981),又名侯廉生,澄海县澄城镇人。1926年由彭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彭湃秘书。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党组织决定让他避居上海。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联盟。1934年秋东渡日本学习,1935年春回上海,1940年到四川,主编《戏剧战线》,任中国艺术剧院院长。解放后,曾任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研究员、导演、剧协广西分会副主席。1979年调广东,任戏剧研究室副主任、剧协副主席、广东潮剧院副院长、省政协常委等职。

    侯祥川(1899—1982),揭阳人,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1917年至1918年先后在上海、北平医科大学就读,1924年毕业并获美国纽约州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副教授。1932年至1948年在上海任医学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军医大学教授、生化教研室主任。1958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饮食与营养学》、《营养学进展》等传世。

    侯祥麟,1912年生于揭阳县凤江镇(今揭西)。193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1938年4月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后任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1950年6月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1954年后任燃料工业部主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副司长、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1978年后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1980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当选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十二大代表。曾获国家新产品奖,意大利“马太依国际奖”,在石油化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是潮人的佼佼者。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44:14)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12 楼

访泉州稀有姓氏:侯姓刘姓有过生死情谊  

http://www.qzwb.com  2006年02月17日
 
  来源: 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曹燮

  在泉州一带,历史上曾有“刘侯同宗”之称,据说,两姓曾经演绎过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生死情谊,并在坊间传为佳话。近日,记者采访了南安几位侯姓后人,验证了“刘侯同宗”这一说法。

  晋江刘炳火所写的《晋江刘姓源流》一文对“刘侯同宗”的说法解释称,刘氏世祖刘至敏的先辈与原浙江安抚使王钅奇镒因朝内斗争,祸延宗亲。当时朝廷派林将军包围刘家,林将军怜悯刘至敏年幼,将其藏于战袍之内,飞骑冲出重围后把至敏交托在朝的一位侯氏官员。为保刘、林后裔不受株连,林将军自杀,侯家以一孙顶替抵命,救了刘至敏,至敏遂改姓侯。宋景炎年间,元兵入侵,宋太常寺正卿侯宗贵及夫人杜端慈携九子扶幼主端宗入闽,先住泉州古榕境旧馆驿,后卜居南安十八都侯乡,随后把至敏和林将军的后裔也安置于侯乡,至敏恢复原姓刘。至敏后裔为纪念这段生死情谊,大门灯写上“刘侯”,祠堂门匾也写上“刘侯宗祠”。

  侯耿东先生告诉记者,南安侯姓主要分布在:南安康美,梅山镇明新村,罗东镇维新村。南安洪濑刘氏宗亲会负责人刘佳水介绍,刘姓是与侯姓同宗的。据他了解,南安的康美镇有侯姓约500多人,洪濑有侯姓后人100多人,在南安梅山镇的明新村有侯姓3000多人,罗东镇维新村有侯姓1400多人,在仑苍、英都、金淘三个镇共有侯姓人口1000多人;在惠安洛阳桥附近,也有少数侯姓后人;其余侯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晋江深沪。

  侯姓源流与迁徙

  侯姓来源的四种版本:一是出自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二是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三是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另一种说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北魏北鲜卑族复阳的少数民族中,有侯莫陈氏改为单姓侯氏。

  大体上,侯姓发源于山西境内,秦汉之际已遍布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省。其中,以河北的发展最为旺盛。西晋末年,侯氏和其他姓氏一样因为战乱迁到南方,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唐代的时候,侯氏开始移居福建、广东等地。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49:12)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13 楼

姓氏起源----侯

作者: 天下名士   发表日期: 2006-07-17


姓氏起源:

  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
  
郡望:

  1、上谷郡:战国燕时开始置郡,秦朝的时候治所在怀来东南。相 当于今河北保定、易州、宣化一带。
    2、丹徒县:秦置丹徒县,既今江苏省丹徒县。此支为上谷郡分支,其开山始祖为东汉大司徒侯霸的后代。
    3、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阳。此支侯氏为北魏时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后裔形成。
  
堂号:

  救赵堂:这两个堂号有一个同一的来源,战国的时候,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不能指挥军队,于是拿着金币就找到侯赢,侯赢是一位71岁的隐士,职位 是魏国大梁看门人,家里很穷却坚决不要信陵君的金币,他给信陵君出了一计,让如姬偷来了兵符。侯赢又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参与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秦国,救了赵国。
  
迁徙分布:

  关于侯氏的迁徙分布情况,史料不是特别的多,今天来考察有一定的难度。大体上,侯姓发源于我国山西境内,秦汉之际已遍布今 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省。其中以河北的发展得最为 旺盛。汉末,有侯氏后裔侯恕为北地太守,举架迁居到三水,即今天的陕西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许多新的人口加入侯姓,在河南形成一个望族。西晋末年,侯氏和其他姓氏一样因为战乱迁到南方,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唐代的时候,侯氏开始移居福建、广东等地。宋代以后,侯氏已遍及全国各地了。  


作者:220.172.216.* (2007/8/31 22:53:07)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14 楼

侯恕为北地太守


关于侯氏的迁徙分布情况,史料不是特别的多,今天来考察有一定的难度。大体上,侯姓发源于我国山西境内,秦汉之际已遍布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省。其中以河北的发展得最为旺盛。汉末,有侯氏后裔侯恕为北地太守,举架迁居到三水,即今天的陕西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许多新的人口加入侯姓,在河南形成一个望族。西晋末年,侯氏和其他姓氏一样因为战乱迁到南方,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唐代的时候,侯氏开始移居福建、广东等地。宋代以后,侯氏已遍及全国各地了。


作者:220.172.215.* (2007/9/23 22:25:35)   回复此贴
  回复:宁夏侯氏探密 第 15 楼

历史名人
1. 侯方域: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曾与方以智、陈贞存慧、冒襄齐名,称为明末“四公子”。入清后入河南应试,中副榜。共诗,古文,字学韩愈、欧阳修。清孔善任的名剧《桃花扇》即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恋爱故事为题材。
2. 侯芝:江苏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侯学诗之女。她写的许多词流传于世,其中以《再生缘》最为著名。
3 .侯白:隋代著名幽默家。
4. 侯谨:东汉敦煌人,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 》,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
5 .侯叔献:抚州宣黄人,北宋时任水监丞。多次治理黄河水有功。
6 .侯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时任兵部侍郎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中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

作者:220.172.215.* (2007/9/23 22:26:2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9 每页5条 当前3/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侯氏论坛  执行时间:720.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侯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