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汉武帝时划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唐朝称江南西道监察区。宋代江西地区被置九州、四军、六十八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明朝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一九三四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一九四七年划回安徽,一九四九年再次划归江西。
对于安徽,秦代推行郡县制,涉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西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三郡和六安国。唐贞观元年,实行道、州(郡)、县三级管理,安徽为河南、淮南、江南三道分领。其中淮南道辖濠、扬、滁、和、庐、寿、舒七州,江南道辖宣、歙二州。北宋实行路、府(州)、县(军、监)三级制,安徽分属五个路。南宋在淮河以南设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三个道。元朝实行省、路(府、直隶州)、散州(军)、县四级制,安徽分属三个行省。明朝,安徽属南直隶西部地区。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正式建省,取安庆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为省名。
江西和安徽是个农业经济大省与人文大省。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徽州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独具特色,主要的文化学术流派有建安文学、桐城文派、新安画派、皖南考据学派。文房四宝(宣纸、徽墨、宣笔、歙砚)。徽州四雕(砖、石、竹、木)、芜湖铁画、阜阳剪纸等,都很著名。而江西历史文化厚重,她既固守了中原文化、传统文化,又建立了庐陵文化、陶瓷文化,等等。江西和安徽却有着如程朱理学、徽州学派、佛学、山水文化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些地域、经济、历史、文化根源,因而滋养、熏陶和大大地影响了詹姓。
在安徽省内,詹姓主要分布在休宁、潜山、望江、宿松、怀宁、岳西、太湖、安庆、池州、桐城、六安、金寨、合肥、淮南、凤台、青阳、芜湖等地。当时婺源县归徽州管辖,婺源詹姓家族是个大族,分布在庐坑、庆源、虹关等处,是繁衍数十代的世族“聚族而居”的村落。其地位显赫,独领风骚。
詹姓是西晋“永嘉之乱”时南迁的一个姓氏。徽州自此有詹氏。隋代江南詹姓始祖詹大公就居住在婺源县浙源乡庐坑村。
浙源位于婺源东北方,是 “书乡”,亦是“侨乡”。境内村庄皆为“四水朝堂”、“雕梁画栋”的明清徽派建筑,饶徽古驿道穿境而过,道盘龙天宝塔、江南第一樟,巍然耸立.有“吴楚分源”界碑、“万善庵”、“同春亭”、“一线泉”等胜迹。庐坑,又名龙川,是婺源詹姓的始迁地和发祥地,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这里山川壮锦,地灵人俊,后代兴旺发达,忠良贤士辈出。庐坑詹氏人物早就闻名于世。明代以来,族中出现了许多簪缨士人。与此同时,族人外出务工经商者日渐增多,足迹也遍及全国各地。。在明清时代,徽商外出贸易经营的大批利润被源源不断地汇回庐坑,刺激了当地社会文化的繁荣。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祖籍即是庐坑,他是前往广东从事洋庄贸易的茶商后裔。
唐开元年间,詹姓一支从庐坑迁来庆源建村。庆源村是以詹姓为主的多姓村,也成为徽州詹氏家族的发祥地之一。到了明代,庆源詹氏被载入了《新安名族志》。足见其部族之繁荣。清初,庆源村里詹姓的宗祠与支祠,达十四个。
村中至今还保存着“大史第”、“大夫第”、“资政第”等达显贵人的旧居。昔日的官邸、寻常巷陌,虽几易其主,但古韵犹在。在庆源众多的古建筑中,以双层石拱桥最具特色,桥上建有二层楼,高十六米,廊桥四门进出,墙窗砌日月之形。原正门二侧有联“描来新月半弓,封成石磴;添得闲云一片,锁住花村”。桥墙上有“半空浮壁,翠映银屏,空谷传声,祥云出岫”等匾题。普陀寺高僧云游此地时,不禁题诗:“翠园深处淡烟笼,古木森森一径通,流水小桥花细落,行人笑指武陵中。”廊桥古朴而独特的造型,堪称江南一绝。
庆源古文化深厚,最突出的是傩舞戏,其历史源远流长。
虹关村于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由詹姓人建村。浙源詹氏八世必明公以山阴令归隐宋村,传至恺公,迁上洪水湾,又数传至同公,复迁方村段(即鸿溪,今浙源乡虹关村)。因“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故取村名“虹关”,又名“虹瑞关”。
由于虹关坐落于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划疆之地(“吴楚分源”)的浙岭南麓,故又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美誉。
虹关的通津桥、古骚道、亭堂民居、古樟、流水,构筑了一幅精美神奇的世外桃园。
明初吏部尚书詹同,晚明学者詹洲,晚清名宦詹应甲等都出自虹关村。
清代詹姓制墨已发展到鼎盛时期,称著的有詹振升、詹鸣岐、詹方寰、詹成圭、詹衡襄、詹子云、詹侔三、詹益三、詹大有等,全部都是婺源虹关人。《清代名墨丛谈》载:“婺源墨铺大约在百家以上,仅詹氏一姓就有八十多家,而詹大有一家就有乾行氏、允成氏、子竹氏、小竹氏、悦庭氏、真瑞氏、成记、文星氏等这些分支,在规模上已远远超过了歙县或休宁,在徽墨之中也是一大派别”。
虹关的徽墨名家以詹振升和詹鸣岐兄弟二人为最。他们的后辈詹方寰、詹成圭都是清代早期的制墨名家,名墨甚多。日本河氏《米庵墨谈》中载有他们各家制品。詹振升的“江汉朝宗”、“龙膏”、“钓黄”及“尚方”等墨,詹鸣岐制的“文华上瑞”墨锭,形制朴实,雕镂深茂,皆为罕见之佳品。詹方寰的“凤阁腾辉”、“清麟髓”、“天下文明”、“龙翔凤舞”、“翦淞草堂”等墨,墨制其精、烟质亦细、磨处湛湛若小儿睛。
也有外地入徽的,如凤台峡山口詹氏,明末清初自山东枣庄移入,始祖是詹伯堂、詹伯春。迁四公后人分布到安徽宿松、安庆。同文公支下有的迁入安徽金寨县、歙县怀金乡。
明清时,又有安徽詹姓子孙随着湖广滇四川浪潮而西迁,最后落籍于西部省区。
徽州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婺源亦然。
由于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徽州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詹鸣铎出身于婺源木商世家。其人阅历相当丰富,曾当过塾师,中过秀才,到过杭州、上海等地经商、游览,流连花街柳巷,出入新式学堂,并以乡绅的身份在桑梓故里邻族间排忧解难,参与晚清徽州乡间的地方自治。自己又在婺源县城开设振记百货店。詹鸣铎既是儒生又是商人,著有《我之小史》、《冰壶吟草》二卷(清宣统元年婺源紫阳书院排印本)行世,另有《振先杂稿》及日记若干册。
安徽山水神奇,物华天宝,文风昌盛,滋润和培育了一代天骄。在为社会进步,为徽州文化构建方面,詹姓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优秀人物不胜枚举,詹同、詹希原、詹景凤、詹方柱、詹天宠、詹养沉、詹沂、詹洲、詹应凤、詹应甲、詹云鹏、詹子云、詹天佑等等,就是杰出的代表。